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河北面積最大的沿海城市,別稱“獅城”文化底蘊深厚,GDP居全省第三。寫下這個標題,也許有些人已經猜出來是哪個了。是的,就是河北滄州市,滄州位於河北省東南部,面積1.4萬平方公里,是河北三個沿海城市中面積最大的,人口754萬,下轄2區10縣,代管4縣級市(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

2018年GDP達到3588億元,位居河北省第三,僅次於唐山市和省會石家莊。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河北滄州市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河北滄州市

滄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7處之多,滄州的鐵獅子頗為出名,在河北有道是“滄州的獅子定州的塔,正定的菩薩趙州的橋”,其實滄州不僅有鐵獅子,還有許多人文古蹟和景點,只是很多人不太瞭解罷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瞭解滄州,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滄州具有代表性的幾個景點。

滄州鐵獅子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滄州鐵獅子文物管理處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滄州鐵獅子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又稱“鎮海吼”,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滄州市區16公里。鑄成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 。滄州鐵獅子身長6.264米,體寬2.981米,通高5.47米,重約32噸。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於滄州鐵獅子來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時,為鎮滄州城而鑄造;另一說則認為鐵獅位於滄州開元寺前,腹內有經文且揹負蓮花寶座,故應為文殊菩薩的坐騎。也有人根據鐵獅的別名“鎮海吼”,推測是當地居民為鎮海嘯而建造的異獸。

東光鐵佛寺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東光鐵佛寺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東光鐵佛寺

東光鐵佛寺位於滄州市東光縣,是著名國家4A級景區,據《東光縣誌》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碩大而聞名,建國後,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的變遷,鐵佛寺歷盡滄桑。"面積11畝,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為一組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的仿宋古建築群。

滄州獻縣單橋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滄州獻縣單橋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滄州獻縣單橋

獻縣單橋位於滄州市西獻縣城南6公里滹沱河舊道上,是一座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的五孔石拱橋。單橋按地形水勢設計,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寬略高,並在拱與拱之間增添4個小腹拱,以減輕石橋自重,提高洩水能力 。單橋為青石結構,橋身長69米、寬9.6米,共有五孔,中間一孔可行船,各孔之間共有水門四個,跨徑、拱頂高程各不相同,南北橋頭高差1.785米,呈現南北不對稱形態 。單橋出土有單橋建橋功德碑,中間直書“萬古流芳”四個楷字,碑文計146字,是研究古代石橋重要資料,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紀曉嵐墓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紀曉嵐墓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紀曉嵐墓

紀曉嵐墓,位於滄州市滄縣崔爾莊鎮北村村南約300米處,是清代著名文學家紀曉嵐的墓地,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面積南北300米,東西100米,墓地東、南、西南側是茂密的棗林,北、西北側是打穀場。數株高大的椿、榆、槐樹下有一丘封土,即為紀曉嵐墳塋。墳塋向口朝東,往東約3米處豎立墓碑。墓碑為紀曉嵐下葬時所立原物。墓碑上刻有嘉慶皇帝御製碑文。墓碑再往東15.6米處豎一通神道碑。神道碑為紀曉嵐六代孫紀鉅臣於民國9年(1920年)重立。

河北面積最大沿海城市,別稱“獅城”底蘊深厚,GDP位居全省第三

紀曉嵐文化園景區

除了上面的景點,滄州還有吳橋雜技大世界、獻縣漢墓群、紀曉嵐文化園景區、海豐鎮遺址、武帝臺等,滄州,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如果你有機會來滄州出差或旅遊,這些景點都可以轉轉,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這裡是檸檬地理,專注於城市地理人文和旅遊,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