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的"選擇題"該如何選


舉國抗疫,堪稱國難,面對疫情數據持續攀升,又暫無特效藥的局面,如果取消相關限制,必將會擴大疫情蔓延趨勢,如果不取消限制,將會加劇經濟停擺的後遺症,和經濟危機差不多,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該如何選擇呢?

兩難的


我們選擇的是第三條路,一邊加大防疫力度,採取各項措施,如,一是加大一線醫資的投入,爭取降低病死率,同時攜手全球醫療資源加快特效藥研發進程;二是加大疾病的預防和隔離措施,落實到每一村每一戶每一個人,發現一例報告一例、隔離一例、收治一例;三是加大組織協調資源力度,做好物資待遇保障,實行戰時激勵機制,樹立必勝信心,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疫情。是在這種保障措施下,爭取實現有序的復工復產。

這裡面的細節工作非常多,關鍵在於落實和監督,比如,涉及醫療物資生產的單位,由政府派員直接入駐接管,企業只管開足馬力生產產品,其它事情全部由政府落實;其它產業企業,經過檢查符合當地政府發佈的條例,經過允許公示,才可開工復工,比如入廠、用餐、開會等環節都有嚴格的消毒流程、防護要求、特別制度等手段來保障安全。

對於經濟停擺的影響,政府也積極出臺扶持、挽救措施,比如,針對房地產行業,各地紛紛出臺相關針對性減負措施,力度之大,史無前例,對於企業採取緩交、補交、不交、退交相關稅費的承諾,提倡金融機構、富裕階層募捐物資、減免租金等行為,來共同面對時局,攜手度過難關。

針對以上的各種措施,中央只是提倡並未實行“一刀切”,而是由各地方政府“看著辦”,這就會必然出現“旱澇不均、落實監督不到位”等現象,如果你是這場戰鬥的指揮官、決策者,你有什麼良策來面對呢?歡迎評論區獻計獻策,也許高手就在民間啊。

不可否認,很多人和企業此刻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如,剛貸款付了首付,停工待業沒有收入來源的,年前囤貨,特別是生鮮物資,本打算年假期間大賺一筆的,工程項目進行一半的,本來打算在2020年大幹一場的企業等等,一些政策和措施可能還無法拯救到他們,面對空前絕後的境地,他們該如何自救呢?下期,我們專門來討論一個話題就是《中小微企業是否應該取消納稅資格》,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因為,現在網友的意見不僅能夠直達天庭,而且會很快得到重視和落實,大讚,時代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