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一、運命在天,立命在己

生活中有很多人會將自己的不幸歸結為命運的不濟,認為自己就是命運的棄兒。

可是,那麼多從不幸走向成功的人,他們中有幾個曾經的條件比你現在的條件更好?拿他們的成功與你的失敗相較,你是不是更應該反省自己的得失?做一個改變自己的人?

袁了凡,明朝時期江南吳江人,有次他在慈雲寺結識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精通命數推算,孔先生替袁了凡推算命裡所註定的數。他說:在你沒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時,縣考應該考第14名,府考應該考第71名,提學考應該考第9名。到了第2年,袁了凡果然三處的考試,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樣,完全相符。

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以及官職升遷等等無不一一應驗,都不出孔先生所推算。袁了凡因此認為一切都是天定的,沒有辦法改變。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後來袁了凡認識了雲谷禪師,在雲谷禪師點拔下,認識到一個人的命數其實可以改變。

袁了凡後高中進士,官位追增到尚寶司卿。享壽74歲。袁了凡曾寫有4篇短文作家訓,名“戒子文”,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變命數的經驗來“現身說法”,這就是後來廣傳行於世的《了凡四訓》。

從袁了凡這一生的軌跡看來,我們也許會明白很多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如果非要說天命可以註定一些事情,那也應該是機遇的垂青。可是,機遇會給那些有準備的人,也就是說,個人的努力永遠都佔很大成分,你的努力永遠決定著你的成就。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二、與其淺嘗輒止,不如鍥而不捨

專注是一種至高的境界,是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情。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集中你的精神能量,定位在某一特定的想法上,排除一切雜念的干擾。

如果你專注於這些思考,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上面,就會引發你的另外一些與它們相和諧的想法,你很快就能領會到你所關注的這種思想的深刻意義。

你可知道石匠是怎麼敲開一塊大石頭的嗎?他所擁有的工具只不過是一個小鐵錘和一個小鑿子,可是這塊大石頭卻硬得很。

當他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第一擊時,沒有敲下一塊碎片,甚至連一絲鑿痕都沒有,可是他並不以為意,繼續舉起錘子一下再一下地敲。100下、200下、300下,大石頭上依然沒出現任何裂痕。可是石匠還是沒有懈怠,繼續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去。

路過的人看他如此賣力而不見成效卻還繼續硬敲,不免竊竊私語,甚至有些人還笑他傻。可是石匠並未理會,他知道雖然所做的還沒立即看到成效,不過那並非表示沒有進展。

他又挑了大石頭的另一個面敲,一錘又一錘,也不知道是敲到第500下還是第700下,或者是第1004下,終於看到了成效。那不只是敲下一塊碎片,而是整塊大石頭裂成了兩半。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難道說是他最後那一擊,使得這塊石頭裂開的嗎?當然不是,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連續敲擊的結果。

這個引喻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把目標緊緊攥在手心裡,並保持持續不斷的努力,有如那把小鐵錘,就能敲碎一切橫在人生路途上的巨大石塊。

由此可見,專注能提高效率,專注能使目標明確。作為一名成功者,在工作時全神專注於所幹的事情也是其必備的要素之一。只要專心致志地盯住目標,而且不猶豫、不分神,幹什麼都能成功。

就像打井一樣,打到一半深度可能還沒有水,這時如果你轉移了方向,就可能前功盡棄。而只要你堅持下去再深挖一些,這口井就能打成。

透過一些成功人士的自傳可以看出,這些人在生活中都受過一連串的無情打擊。之所以最終成為彪炳史冊的偉人,只是因為他們都能專注做事,從而獲得輝煌成果。

即使是一個才華一般的人,只要他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並不屈不撓地從事某一項工作,他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會飛黃騰達!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