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力量。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在很多人眼中,憤怒就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總是會和不自控、矛盾、暴力相聯繫。

有些人甚至希望自己沒有憤怒這種情緒,那樣就不會做一些失控的事情。

大家常常羨慕那些永遠雲淡風輕的人,他們不會因為憤怒而變得歇斯底里。

但活於俗世,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憤怒是種正常情緒,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剋制憤怒,而是擁抱憤怒。

去年,我去聽了一節關於情緒的課,受益匪淺。

講師在課上說,父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他舉了個例子,我至今印象深刻。

有一次,孩子將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地上還有零食紙袋。他的妻子在書房處理工作,出來一看,怒火中燒,伸手就打了一下孩子。

講師晚上回家後,得知了這件事,就說妻子不該打孩子。妻子當即反駁道:“你不是也打過孩子嗎?”

講師說:“我打孩子時,並沒有真的生氣。但是你打他的時候,是真的生氣了,你在發洩你的情緒。”

當時,孩子去玩開水瓶,這太危險了,講師必須要讓孩子有所感覺,知道這件事的嚴重後果。孩子太小了,你和他講那個有多危險,他是不知道的。必須要讓他有所體會,他才能記住這種危險性。

但妻子打孩子,是因為孩子打擾了她工作,讓她心情煩躁,沒過腦子,直接就上手了。這兩個打是不一樣的。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他的妻子所遇到的,大部分父母都遇到過。

有時候工作不順心,孩子再皮起來,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但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情緒,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憤怒到底是因為什麼,而不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直接就找情緒的“宣洩口”。

是人都該有憤怒,不要去迴避這種情緒。我們要做的,是學會面對憤怒。

很多時候,憤怒只是一種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的問題,更脆弱的情感。

所以,憤怒的時候,我們反而更應審視自己。問問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的理智是否還在,自己的情緒是否傷人。

當你面對憤怒時,也能保持頭腦清醒,才算不被情緒控制。

學會和憤怒和平共處之後,在遇到他人發怒時,你也會懂得如何讓對方平靜。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主人公分享了他爸應對母親怒火的經歷。

他父母性格完全相反,父親是個儒雅、清雋,帶點兒書生氣的人,母親則是一個雷厲風行、不會掩飾情緒的人。

每當他母親開火時,父親一般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他會樂呵呵地哄母親,並試圖解釋和開玩笑。

第二階段:如果母親還不依不饒的話,父親會開始沉默,並在沉默狀態下繼續開始幹自己手上的事。

第三階段:在極少情況下,父親會開始突然唱歌。父親年輕時做過主持和配音演員,嗓音非常高亢,氣勢十足。一般這時候他都能成功將母親唱笑。

第四階段:母親火氣實在大,不講理的時候,父親會開門出去,不摔門,有時候還會帶走垃圾。等到差不多到晚飯點兒時,母親氣兒消了,父親也就回來了,還會順手買個菜。

我認為他的父親,必然是個冷靜聰明、擅長控制情緒的人。每每面對妻子的怒火時,都會找到合適的方法,讓妻子冷靜下來。

他明白,有的時候,妻子發怒只是情緒的一種宣洩方式,並不是真的要吵架。

剛開始解釋和開玩笑,只是緩和氛圍。無效之後,用沉默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去火上澆油,讓事態升級。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要想人生順遂,我們要學會“生氣”


如果因為對方的暴怒,自己也開始生氣,十有八九會讓對方的憤怒升級。

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觀察分析,洞察對方真正的壓力點,將自己從情緒的漩渦中拉出來,保持理性。

當你能洞察到對方發怒的根源時,你自然也會知道最佳的解決方法。


讓憤怒控制心靈固然不可取,但也不能一味地壓抑怒氣。

美國著名醫生派克說: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就一定要學會生氣。

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生氣一定要注意場合、時機和人物。

憤怒是一種情緒,同時,它也是一種力量。

聰明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會從情緒借力,讓情緒成為自己達成目的的助力。

人有七情六慾,遇到煩心事會生氣憤怒很正常,但也要學會擁抱憤怒。人既需要釋放情緒,也要懂得回收情緒,不任其傷人傷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