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京都距东京五百余公里,京都作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是一个具有日本风情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794年到1868年期间,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和天皇的居住地,当时名为“平安京”。京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保留地, 据说为了保存京都的浓厚文化和历史遗产,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国就特意不轰炸京都。反而选择把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赏花的历史悠久,原先都是宫廷欢宴,如今已是最大众化的事了。每年樱花开放时节,人们都在树荫浓郁的樱树下铺上席子,带上酒菜,又喝又唱又跳地闹腾一阵。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日本京都旅游最佳旅游季节

对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京都来说,春秋两季是最美的。2月下旬-3月中旬是梅花季,3月底-4月中旬是著名的樱花季,9月能赏菊花和彼岸花,10月中下旬有著名的时代祭,红叶则从11月中旬开始持续到12月初。赏樱、赏枫和黄金周期间,京都往往人满为患,酒店价格水涨船高,如果此时前往一定尽可能早的订酒店。如果不在乎季节,建议错峰出游,感受京都的静谧。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平安神宫 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穿过京都美术馆前的人行横道,就能看到平安神宫的朱色“开”字牌楼了。神宫的配色特别醒目,绿色和红色相映的主殿后面有三个池塘和四座庭园,用来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这是京都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天皇,与其说它是一个神殿,不如说是一个建筑研究院。进入神宫之前,先在这里进行“三净”:净手、净眼、净心。用长柄小木勺舀一勺水,从左手心到右手心净手;再一勺净眼,最后一勺喝下去净心。大殿外面东西两侧的一排小树丛上系满了祈愿的小纸条。认真观察会发现,小树丛竟然是假的。看来这是专门为祈福许愿者设置的,不然,小纸条就无处安放了。

伏见稻荷大社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伏见稻荷大社是稻荷神社的总本社,地位崇高、历史悠久。

入口处矗立着大鸟居,后面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尤以“千本鸟居”最为著名。

密集的朱红色“千本鸟居”,是京都代表性景观之一,也曾出现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

这些鸟居都是由前来许愿的人们敬献的,经年累月之下形成了这么壮观的景象。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从车站到伏见稻荷大社,沿途会有许多特产店,还有小摊卖小吃和山泉冰镇的果蔬。

到达神社内游人如织,而越往稻荷山上走,人会渐渐变少,风景也逐渐变成幽静的山林。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清水寺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

清水寺中,多数建筑为单体存在,堂和塔的位置以及朝向都比较自由,整体的建筑格局呈现带状,且比较松散。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开始盛行净土宗,为了重现西天极乐世界,出现了寺院和园林的结合,因此寺院的布局也比较自由。

日本人对自然美有着敏锐的感受,崇尚自然美,因此在建筑中尽量减少人工的痕迹。他们在审美体验上更注重领悟和联想,注重建筑内在的美,追求自由非对称的建筑形式。

金阁寺

金阁寺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あしかが よしみつ)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金阁寺”一名源于足利义满修禅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装饰,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1950年,金阁寺被蓄意纵火烧毁,现在看到的金色建筑是修复的。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

金阁寺是3层的楼阁,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潮音洞,供奉着观音;第三层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着三尊弥陀佛。金阁寺的建筑与园林构造相融合,一旁的镜湖池池水清洌,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观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金阁寺的独特之处:游客拿到的不是参观入场门票而是写有祝福话语的朱印。另外,院中的不动堂旁边有中文和韩文的神签可供占卜,金阁寺内出售的抹茶冰激凌口碑也很不错。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岚山

京都赏樱赏枫的圣地,自然与人文并存的名胜。岚山是一片很大的区域,有很多的古刹和神社,竹林小径是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嵯峨野小火车也是游客必体验的项目。周边还有不少餐饮老铺、和果子屋以及杂货店,也可以租和服漫步在岚山,别有意境。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京都特色小路

每一条都极富日式风情

京都作为日本的千年古都,每一条笔直通路对应的远景都是绵延的山峦,身处闹市,悠然见山。京都似乎刻意地保存着平安时期的人文遗韵和城市脉络,浓郁悠然的古风不知不觉地从一条条小路中弥散开来。

|| 石塀小路 - 清新脱俗的传统小路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石塀小路的迷人之处就是在于她的安静和传统的木制房屋,老建筑上挂着的檐滴,或像铜铃、或是圆环,串成一串,下雨天,雨水就静静地顺流而下。这些老屋多经营高级怀石料理和日式传统旅馆,隐密而高雅的氛围将整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衬托得愈发深幽。

|| 花见小路 - 日本最著名的花街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花见小路全长约千米,小路南北风情却大不相同,北段到处林立着现代小酒馆、俱乐部,南段却是难得一见的日本传统花街,很多和服姑娘巧笑倩兮地与你擦身而过。街道两边都是江户时代风格的建筑,涂有华丽红壳漆的墙壁和由竹子编织而成的栅栏的一力亭的附近,并排着的都是挡有垂帘的茶屋。

|| 桂园小路 - 日本绝景名园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桂离宫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日本名园,配得上“绝景”一词,只在它的园中小路走上一圈,就已是视觉盛宴了。桂离宫是天皇弟弟的别墅,建成已有近五百年,基本保持了创建时的风貌,以简朴、素雅的情趣而闻名于世。

京都东福寺

Tofukuji Temple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东福寺建于公元1239年,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是京都五大寺院之一。东福寺的前身是位于京都市东山区东南端(现JR京都车站附近)的一座寺庙,於924年建成。到了1236年(嘉祯2年),九条道家决定把这里建为一座能容下5丈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寺庙,自奈良的东大寺和兴福寺两座名寺中各取一字为名,更名为东福寺。释迦牟尼佛像殿堂于1239年开始建设,至1255年(建长7年)完工。

汤豆腐(松籁庵)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造访京都必吃的美食为嵯峨野的汤豆腐,其中尤以「松籁庵」的汤豆腐堪称一绝。沿着岚山的桂川不断往深处前进,于前方拥有绝佳气氛的建筑物内,一边欣赏四季分明的景色,一边品尝美味的豆腐怀石料理非常有名。晚餐时段的最低价格为7,500日币,价位稍高,所以于此享用午膳的游客也非常多。

寿喜烧(三嶋亭)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每到京都必吃的为「三嶋亭」的寿喜烧。能于此品尝以独特作法熟成的黑毛和牛,非常美味。三嶋亭创业于明治六年,传承140年历史的传统烹调方式至今仍未改变。此外,三嶋亭不仅肉类料理出色,京野菜(京都出产的蔬菜)也非常的鲜美,请务必品尝。

御手洗团子(加茂御手洗茶屋)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最日本” 京都旅游攻略

「加茂御手洗茶屋」位于世界遗产下鸭神社参道附近。此处所贩卖的御手洗团子是令人无论如何都想品尝一次的梦幻逸品。沾上以黑糖蜜为基底的酱汁,只能以人间美味来形容。御手洗团子是以位于糺之森的御手洗池泉水的泡泡为原型制作而成。虽然现在以御手洗团子而闻名,实际上据说此处正是御手洗团子的发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