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愛奇藝,非常業餘

4月7日晚間,愛奇藝遭Wolfpack Research做空。Wolfpack Research在其網站發佈的報告顯示,愛奇藝早在IPO之前便存在欺詐行為,且涉嫌財務造假。受此消息影響,愛奇藝盤中股價短線跳水,股價曾下跌近10%後又回升。

我認為這份做空報告存在不少問題:

1、爆款作品沒有進入數據統計。這顯然缺乏對視頻網站廣告系統的深入瞭解。渾水和Wolfpack除了引用QM數據,還使用了內部廣告平臺數據,來驗證流量有問題。事實上內部廣告平臺是散投數據,爆款大劇都是定向投放,不進入這個系統。

2、內容採買高於電視臺是事實。報告中用電視臺的採片成本與視頻網站進行比較,這個行為十分業餘,視頻網站作為電視臺的挑戰者,為了掌握行業話語權,採買價格更高,回款速度更快,是他們賴以獲取優質內容的重要手段。

做空爱奇艺,非常业余

當然,這份報告本身也直指了長視頻網站的三大核心痛點:

1、流量如何增長。

(1)橫向競爭。愛奇藝橫向面對同樣主打“精品劇”策略的騰訊視頻,不斷搶奪爆款。騰訊互娛主打:“大IP內容+專業公司製作+騰訊視頻播出並變現”,芒果TV利用強大的綜藝內容優勢,走出了“王牌綜藝節目+中低成本網劇。”的路線,在定位於青春劇和家庭劇這兩大傳統優勢。從愛奇藝過往的經驗來看,其優勢來自於:有很強的買手購買海外優質內容;在垂直領域內容的劇和綜藝,有投入研發的魄力和過往成功經驗。而在大劇上,除了網臺聯播,也是敢於為優質內容生產者的原創內容(沒有IP效應)去買單。

(2)縱向競爭。長視頻的消費頻次低,決策看什麼的成本高。在搶奪用戶的娛樂時間裡也不好過。抖音宣佈日活突破4.5億,快手宣佈突破3億,還有還有一直試圖全方位搶佔年輕人的文化生活的B站在其中混戰。而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今年高調打出了請全國人民免費看電影,先後合作了電影《囧媽》《大贏家》,同時買下《家有仙妻》《鐵齒銅牙紀曉嵐》《家有兒女》《亮劍》等國民劇。IPO傳聞下,字節在拉新上的需求,恐怕比所有視頻網站還要急切。

2、收入如何增長。

(1)廣告收入上,形式不可謂不嚴峻。不少廣告主和代理商年前就開始吹風2020年的預算可能要至少縮減三分之一。加上今日頭條系和快手系的推薦模型的投放效率更高,長視頻的廣告形式,集中於冠名、植入、小劇場等與電視臺類似的形式裡。

(2)在付費收入形式上,去年《陳情令》的付費看大結局,《慶餘年》的付費點播搶先看,引起了很大的輿論討論。核心在於付費會員權益的不明確,但從效果上來說,用戶為優質內容買單的意願還是很強烈的。

3、成本如何降低。

(1)目前視頻網站的主要成本集中於頭部內容的爭奪。

視頻網站的第一階段,核心是採購採片起家。愛奇藝和騰訊都採買過不少優質的海外內容。

第二階段,是要深入到產業的上下游去,內容研發、內容運營、內容付費的每個環節都要參與進去。

讓優質產能為自己服務,把握更高的話語權,就勢必會擠掉更多合作方的利潤空間。例如現在的平臺定製劇,往往要求從預算表就開始接手,所有成本明碼標價,明確影視製作公的利潤空間要在10%-20%。

(2)鼓勵更多短劇和分賬劇,少花錢買內容。

短劇和分賬劇的核心是平臺前期不採購,類似電影,讓片方自己從觀眾手中賺到錢,為此幾大視頻網站連續出臺扶持政策,甚至推出了100%分賬給片方。試圖優化了目前來看,效果很不理想,沒能調動起行業的積極性來。

從搶奪電視臺的話語權,到搶奪行業的話語權。視頻網站成為了行星,讓產業裡所有公司都要圍繞著他的公司就像是衛星。

作為如今年輕人心中首選的觀看內容的渠道,視頻網站在國內如今都以長視頻的形式存在,主要播放劇集、綜藝、電影等。但其實最早的視頻網站土豆(如今的優土集團)也曾對標過Youtube,試圖走出一條用戶生產內容(UGC)之路。即使在七八年前,尚未迎來流量紅利和全民移動化,有條件上網的人有限,變相催生出了一批精品UGC內容,加上對標對象的成功,人口基數龐大帶來的廣告收入規模預估的樂觀,土豆的定位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上受到的質疑,甚至比今天的愛奇藝還要小很多。

土豆有地利,還缺了一些天時和人和。更多用戶願意生產內容,是這個時期才會誕生的時代紅利,因為人人都有鍵盤,人人都有手機,人人都想表達,表達的手段又如此簡單容易

長視頻玩家愛奇藝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專業內容生產(PGC)之路。愛奇藝早期的高管人員大致由兩部分人構成,一部分人出身於電視臺,在電視臺的用戶和數據反饋比較模糊的情況下,不斷用自己的經驗和專業來評判觀眾。這讓他們敢於買片子,敢於在心態上認為自己可以引導觀眾的審美。另一部分人出身於互聯網公司,他們的存在,為這些內容人員提供更精細的數據分析與用戶描述。

這種審美驅動和數據驅動的結合,發揮了巨大的效應,幾部韓劇的熱播,迅速打響了愛奇藝的品牌知名度和觀眾認知,一掃視頻網站“內容質量不強、部分內容擦邊球”的詬病。

也正因如此,同樣具備專業和經驗帶來的審美能力。和互聯網產品的打造、運營、反饋能力的騰訊視頻和芒果TV,雖然來晚了一步,但並沒有因此而丟掉市場份額。

可以將長視頻誕生以來,一直到2018年,劃為長視頻網站發展的第一個時期,各家視頻網站雖有競爭,但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電視臺的挑戰者。”他們要從電視臺手上搶走更好的內容,能夠製造出優質內容的合作方,更多的廣告主投放份額。

影視文化行業不是一個輕易可以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這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小圈子,也有文化人的習性,不那麼就生意談生意。這一點在2016-2018年文娛投資最火熱的時期,互聯網影視公司們幾乎都深受其苦,項目製作進度最後幾乎都停留在PPT階段,只有不斷交出優秀投資清單的完美影視例外。

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使用視頻網站,廣告主的預算越來越多投放到視頻網站上,更多專業內容生產公司擁抱了互聯網帶來的變化。

2018年以後,用戶增長逐漸觸頂天花板,愛奇藝曾經有到農村刷看劇標語的微博熱門事件,從中可以窺見其對於下沉的強烈需求。而廣告主預算收縮,短視頻的強烈衝擊。讓長視頻網站集體迎來了內部蠶食的第二階段:利用其過往成功項目的優勢,調動行業內優質產能,探索更多付費模式。

橫向上有行業競爭領域的各自卡位,縱向上還要迎來短視頻的挑戰,對觀眾而言,既會迎來更多好看有趣的內容,也要做好準備,這一次,需要大家花更多錢來為這些買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