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祕面紗

中國人天生愛玉,翻開中華文明史就等於翻開了一部中華古玉史,對古玉收藏的偏愛,歷經數千年綿延不斷。高古玉作為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源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東方美的象徵,高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神內涵是高於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質,古玉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附載有先祖們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玉以其溫潤硬朗含蓄的個性也最能代表華夏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鍾愛,我們現今在欣賞高古玉的溫潤淳厚,古樸端方之時,更可感受到古玉帶給我們的那種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收藏價值

一個優秀的收藏家不僅要具備玉料辨識、考古器物學、歷史、文化等相關領域的豐富知識,更要對投資實力、耐心和遠瞻方面提出苛刻的要求。收集古玉的風氣雖已逐漸形成,但仍屬起步階段,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對高古玉收藏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價格普遍偏低,若與國外拍賣行價格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故其升值的潛力很大,目前仍有機會以較合適的價格收集到高古玉精品。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古玉精神訴求

縱觀中華文明的發展,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罕有一類器物能像玉一樣經久不衰,綿延不斷地傳承至今。玉器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脈絡,成為了物質層面最高理想的表達,甚至寄託了精神文明的終極訴求。玉材和玉器自古以來就在花樣繁多的收藏門類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歷史、文化的傳承載體,古玉和高古玉收藏為玉器收藏的終極境界,屹立於收藏市場金字塔頂端。——中國國博網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古玉收藏界定

將“古玉”和“高古玉”區分對待,主要是在玉器的年代方面進行了劃分。古玉,即明清至民國時期的近現代玉器,通常為“傳世物”;高古玉,即明代以前的作品,最遠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市場一般認為高古玉是指戰國和漢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稱為中古玉;古玉以和田玉為主要材料,歷來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館及少數藏家手裡。限於文物市場管理的相關政策,目前市場流通的多為古玉。為數稀少的高古玉,通常只見於“海外迴流”或國家級文物流通渠道。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古玉收藏群體

到目前為止,高古玉收藏的主要群體還是以“興趣愛好”為主,其投資價值礙於上述各方面因素而尚未被完全挖掘。近些年來,古玉成為有一定實力收藏愛好者的追逐目標,古玉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更成為收藏愛好者頻頻出手的動因。高古玉因久遠的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更是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追捧。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玉器收藏者在知識、經驗方面的不斷積累,政策、法規的持續完善,加上藝術品市場的資本推動,古玉和高古玉收藏定會大放異彩,再次成為玉器收藏行業的寵兒。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高古玉種類

高古玉沁色種類凡多,有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等。所呈現的色彩主要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綠色、紫色、藍色及過渡色。沁色一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實際上應當是外界化學元素沁入玉中所呈現出的色彩變化和狀態特徵。色彩是有別於玉質本色的來自於外界的其他色素。非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為色彩的相對獨立性,沒有與玉的分子結構產生互變。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為外來原素與玉內原素產生互變,從而改變玉的本質結構變化,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古玉收藏的價值

1、富貴性:奢侈品是貴族階層的物品,是貴族形象權力的代表,富貴是它最重要的元素。上古時期古人視玉為可通神的靈物,認為玉是集天地之精華的祥瑞,更可以使人辟邪消災。因此高古玉自古就是古代社會上層統治階層獨享的器物,玉的使用被古代統治者所壟斷,成為權力的象徵;

2、藝術性:高古玉是古代統治者獨享的器物,是神壇之上供奉給神靈的瑞物,作為那個時代精心設計打造的祥瑞圖騰,它們都有著獨到的,美輪美奐的藝術;

3、個性化:玉不琢不成器,高古玉是古代部落社會以全國之力開採玉礦,經過繁複的治玉過程,由最好的玉匠虔心手工打造出來的國家級禮器,是原創藝術的傑作;——中國國博網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4、惟一性:稀缺性是使物品成為奢侈品的必要條件。高古玉器因為材質的原因,每件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唯一性,再者高古玉是不可複製和不可再生的歷史文物;

5、神化:夏商周時期的高古玉上,就集中體現了貴族化的優越感,在上古時代,玉是用於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的重要禮器,故而高古玉被蒙上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是一般常人不能擁有及所能接觸到的。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古玉收藏價格區間

古玉類藏品的價格區間極其寬泛,從幾千元至上億元不等。2009年9月15日佳士得紐約洛克菲勒廣場拍賣的畢索普家族玉器藏品之一清乾隆仿痕都斯坦碧玉碗,評估價為3萬-4萬美元,最終卻以48.25萬美元(約合350萬元人民幣)成交。另一參考為香港蘇富比2010年4月8日拍賣的清乾隆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曾以9586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00萬元)成交,刷新了玉器全球拍賣價格的紀錄。由此可見,如果不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辨識能力,很難準確把握此類藏品的價值和升值空間。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鑑賞高古玉方法

除了傳世品,高古玉深藏地下兩三千年以上,會發生一些“質變”,比如氧化白斑(俗稱灰皮)、鈣化、晶狀物析出、次生物出現。不同的物質沁入玉器裡面,就給玉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沁色。俗稱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受沁程度要隨土壤、氣候、壓力、溫度等條件而異。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裡地或由內向外擴散過渡,有著極其豐富的層次感、靈動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中國國博網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而現代沁染的玉器,髮色死,附在表面,沒有層次感。古玉之所以“能動人之心”,就是因為它在地下沉睡幾百年、幾千年之後,會因為受地下各種化學物質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色彩、質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古人稱之為“沁變”。有人說,高古玉最美就在沁色,而把玩古玉的意趣就在於“沁變”。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高古玉收藏指南

高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線,越是極品升值越快,把握好三要素:珍、精、稀,即玉質要細膩溫潤、工藝要流暢精緻、題材要時代明確,這是高古玉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元素。目前許多有著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華人,長年在進行高古玉的收藏和研究,國內更有一批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高端收藏群體,有著充足的資金在支持著藝術品收藏市場,待社會資本進一步開啟古玉器收藏時,將大幅提升高古玉的潛在價值。古玉收藏市場的前景隨著廣大古玉愛好者對古玉認知度的提高,目前收藏界湧現了許多優秀的新生代。


中國玉文化,高古玉的神秘面紗

他們抱著科學態度,在繼承老一輩的傳統鑑賞方法的同時更多地運用了現代觀念在“點-線-面”、“次生變化”等不同角度來賞析古玉的真偽,這一群體的產生蘊藏著一股極大的潛力。人們的收藏水平提高了,自1983年至今唯有古玉這個板塊平靜如水沒有生機勃發,市場上形成了“古玉賣不過老玉,老玉賣不過新玉”的怪現象。今年在香港的幾場拍賣中,高古玉的價格走勢已經開始初見端倪,大有牛氣沖天之勢。雖然目前內地高古玉板塊還或多或少地受到相關政策的約制,但在流通領域依然是暗流湧動,藏友之間的交流一路高攀。種種現象表明,高古玉是一隻不容忽視的“績優股”,它具備了後勢勃發的強大動力。

藝術品收藏要有超前的意識,目前高古玉的市場行情給睿智的藏家們造就了最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需要注意的是,高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線,越是極品升值越快,把握好三要素:珍、精、稀,即玉質要細膩溫潤、工藝要流暢精緻、題材要時代明確,這是高古玉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