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如果要讓大家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熱帶水果,估計答案會是五花八門的,很難達成統一。但是如果讓大家選一種最具代表性的熱帶海灘植物,我想99.9%的朋友會選椰子。從東南亞到馬達加斯加,從加勒比海到黃金海岸,這世界上哪個熱帶海灘少得了椰子這種百寶樹呢?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子是熱帶海灘的標配。圖片:assessment.ifas.ufl.edu

即便是我這個生在黃土高原上的“老西兒”也是對椰子樹充滿了嚮往,只不過我最早接觸到的椰子製品是一種叫“椰汁”的飲料。乳白的飲料又甜又香,還有幾分比牛奶更誘人的香氣,那可是童年時最高檔的飲料之一。

那時就留下了一個印象,海邊的椰子樹就是掛滿牛奶罐的“奶樹”,並且,還幻想自己有一隻椰子蟹寵物,據說這種特殊的螃蟹可以爬上高高的椰子樹,摘下椰子慢慢享用。可是多年之後,在嚐到第一個椰子的時候,這個關於椰子的幻想被砸得粉碎。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子蟹。圖片:seattlepi.com

第一次切開椰子不是在海邊,而是在雲南的西雙版納(這麼一說有點怪怪的)。削去外面的青皮,從頂端的一個孔裡插入吸管,一口吸上來。誒呀媽呀,差點沒有吐出來,完全沒有濃厚的甜味兒,更不要說是濃香了。再看吸出來的汁水,幾乎是透明的

後來才知道,小時候喝的“椰汁”根本不是椰子本身的汁水,而是人工調配的飲料,是在椰漿中加入了水和砂糖混合而成的。還好,這椰子的香味兒倒也來的真實,還算是個有特別的風味兒的水果,對椰子也就還留了個念想。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子的手繪圖。圖片:doctorschar.com

後來去了巴厘島,對椰子的認識被整體顛覆。剛剛吃印尼餐,第一感覺就是,這裡人們的飯量怎麼這麼小,兩根肉串,一小點咖喱加上一小碗米飯和豆芽就是一頓飯了。後來發現,無需多慮,這些飯食完全可以滿足一個普通人的熱量所需,箇中秘密就是這些菜餚裡面都加了椰子油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印尼餐。圖片:foodpornisme.blogspot.com

那麼,這椰子水、椰子汁、椰子油、椰奶有什麼樣的關係?椰子的用途又有哪些呢?為何東南亞的餐食對椰子製品親睞有加呢?

強悍的椰子?不,它很柔弱

傘狀分佈的羽狀葉片,斜伸向大海的莖稈,掛在樹頂的或青或黃的大椰子——這些是椰子的通用形象。椰子稱霸熱帶海灘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因為椰子屬只有椰子這一種植物,可以說,椰子完全靠一己之力征服了世界。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子屬只有椰子一個種。圖片:allherbs.info

科學家一直在試圖覆盤這個征服的歷程。傳統觀點認為,椰子起源於美洲,之後從美洲隨著洋流漂到夏威夷,然後是塔希提島,再後來登陸了新西蘭。2011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項分子系統學研究徹底顛覆了上述觀點——椰子的老家就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區域

傳統觀點認為,椰子的果實非常適應海洋環境,包括它們空心果實可以漂浮在水中,傳播到臨近島嶼,甚至隨著洋流前往陌生的大陸。在很多資料中,都記載了椰子強大的生命力——“可以經受110天的海上漂泊,旅行距離長達4800公里,椰子仍然能夠正常萌發!”這完全是一種勵志的雞湯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漂浮在海上的椰子。圖片來源見水印

真實情況是,椰子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強悍,它沒有能力橫渡大洋。在海水中漂浮10周之後,椰子就開始萌發了,這對椰子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災難,幼苗在海水中顯然無法生存

還有一個生物地理學上的證據也支持這一觀點。如果椰子可以越過大洋擴展生存空間的話,那在1000年前,澳洲的東海岸應該密佈椰子樹林了,可是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想尋找椰子樹時,一無所獲。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庫克船長(1728-1779)是英國航海家,曾經三度探索太平洋,這是他三次探險的路線圖。圖片:wikipedia

椰子在東南亞起源,之後隨著人類的航船向西前往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後來又隨著歐洲人的航船前往美洲。在加勒比海傳統語言中並沒有椰子的詞彙,當地人使用的椰子詞彙來自於葡萄牙語,這說明椰子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戶。至於夏威夷的椰子被認為是波利尼西亞人帶來的。所以,人類的航船才是椰子征服熱帶海洋的秘密武器。到今天椰子已經征服了幾乎所有熱帶海灘,甚至還隨著人類的腳步進入內陸(在西雙版納吃到的本地椰子),這是椰子的祖先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生存區域。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種在庭院的椰子。圖片:uniprot.org

中國處於椰子領地的邊緣,因為椰子喜歡溼熱環境——年平均氣溫在26-27℃,年降雨量1300-2300毫米且分佈均勻,年光照2000小時以上,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地區最為適宜。我國並沒有完全符合其生長條件的地方。即便是熱帶海灘最多的海南省,也會經歷低溫過程,對椰子的正常生長是巨大的威脅。好在,很多地方符合最低生存標準,年平均氣溫在12-13℃以上,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同時有充足的陽光照射。所以,在國內很多地方,椰子都是在為生存而奮鬥著。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傳統飲食中,很少使用椰子,椰子即便出現也是在一些甜點和配菜中。

水一樣的種子

雖然椰子的英文名(coconut)中有個nut,但是椰子長出的並不是堅果,而是如桃子一樣的核果。它們的外果皮就是我們看到的青皮了,中果皮是富含纖維的“軟墊”,至於內果皮

就是那個邦邦硬的椰子殼了。在內果皮上有三個萌發孔,喝椰子水的時候,就是從這裡插入吸管的。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內果皮上的萌發孔。圖片:myphilosofia.com

毫無疑問,椰子種子是為海洋生活環境而生的。液體狀的胚乳,空心的種子,為種子提供了寶貴的水分和浮力。湊巧也為人類提供了很好的食材。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空心的椰子。圖片:getnativ.com

天然的椰子內容物是接近澄清的,這是椰子在未成熟之前(這個階段的椰子也叫椰青)儲存的液體胚乳,很多地方將其稱為椰子水,以區別於壓榨來的椰子汁。電影《我是誰》裡面,成龍用椰子給朋友輸液

,這不是空想,從原理和實驗上都有成功的案例,曾經有靜脈注射1200毫升椰子水的報道。椰子水中的成分除了果糖、葡萄糖、蔗糖、半乳糖等糖類物質之外,滲透壓與生理鹽水類似。但是,其中還含有蛋白質,有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只能是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救命方法吧。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接近澄清的椰子水。圖片:hemlocklily.wordpress.com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椰子越成熟椰子水就越甜,椰子水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峰值為5%,隨著成熟度提高,這個含量會下降到2%。也就是說,挑那些看起來發黃的熟椰子,反而喝不到甜味兒的椰子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在椰子成熟的過程中,內部的液體越來越少,而胚乳越來越成熟,就是我們看到的椰子內殼中那層乳白色的部分了。在成熟之前,這部分的口感類似於果凍。但是隨著成熟度不斷提升,會越來越硬,椰子的香氣也越來越濃。我們吃的

椰子片、椰蓉就是從這玩意兒來的。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蓉。圖片:maria5aloisi.wordpress.com

胚乳雖然不能直接喝,但是能進行粉碎壓榨,得到椰乳或者椰漿,這時就是乳白色的液體了,因為裡面含有脂肪,而不單單是椰子汁中的糖類物質。脂肪不溶於水,放久了自然就分層了。

至於市場上售出的那些灌裝椰汁,稱為椰子飲料更合適,就像調味乳飲料不是酸奶一樣。飲料裡面有各種糖、調味香精,味道當然是不一樣的。這些飲料不分層,還是要依靠乳化劑等添加劑的。

譭譽參半的椰子油

椰子水雖然是種不錯的補充水分的運動飲料,甚至是救命的生理鹽水,但是椰子水的加工性能並不好。在加熱過程中會因為美拉德反應而變色,並出現蒸煮味兒,以致於不堪食用。所以,椰子水一直都沒有做成廣泛流通的飲料包裝袋樣。而相對來說,椰子中最重要的烹飪材料就是椰漿了。把成熟的椰子肉細細磨碎,加水煮制,就是椰漿了。椰漿是很多東南亞甜品的重要原料,在布丁、西米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漿。圖片:recipeshubs.com

椰漿再經過熬製和靜置,油水分離就可以提取出椰子油。這才是印度尼西亞烹飪的精髓。椰子油的質感非常像動物油脂,但多了一點兒椰子的水果香氣。千萬不要被這種假象欺騙了,椰子油幾乎都是飽和脂肪酸,只是在很多熱帶區域會維持著液體狀態,完全能把我們這些北方來的食客搞蒙圈。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椰子油。圖片:joanmorais.com

關於椰子油這種飽和脂肪酸的評判有完全相反的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椰子油對心臟和血管都有負面作用,由於椰子油對心臟和血管會造成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美國心臟協會等,都把椰子油列入應該避免食用的飽和脂肪之列;而近年來,有些研究人員認為椰子油對健康有幫助,所依據的證據是“東南亞地區居民之所以很少患有心臟病,是因為椰子油所含的月桂酸雖然屬於飽和脂肪酸,但其化學結構與有害血管的動物性飽和脂肪酸並不相同,前者屬於中鏈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後者屬於長鏈脂肪酸。”但後面這種觀點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實驗證據支持。所以,不要被推銷椰子油的商家忽悠了。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還是喝椰子水吧。圖片:fitnesspaper.com

總的來說,椰子油因為屬於飽和脂肪酸,煙點也高,更適用於煎炸之類的烹飪方法,但是在吃過親手烹製的椰子油炸肉串之後,我已經放棄了對椰子油的美好幻想,那跟豬油炸出的肉串並無差別,在炎熱天氣中吃,只能帶來極強的飽腹感,並無愉悅可言

這世界上就沒有一種神奇的食物能解決所有的健康問題,合理搭配餐食,調整作息時間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把健康寄託在一勺神奇的油料身上,真是緣木求魚了。

長長長,長出個大腦袋

如果我們不去幹擾椰子生長的話,椰子中會長出一個大大的白色球狀物。對椰子來說,那才是最珍貴的部分——。據說椰子的胚也有清甜脆爽的口感,但是要想吃到全靠碰運氣。因為一來這種子活力要夠好,二來要給它們一個良好的萌發環境。不妨買個成熟的椰子來

照顧一下,體驗一下椰子胚的特殊口感吧。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生根發芽的椰子胚。圖片:newtonsapple.org.uk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發芽的椰子。圖片:mosaia.com

那些叫椰非椰的植物

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正名叫王棕,並不會結出椰子,但是因為樹形優美,通常被用作行道樹和庭院觀賞。整齊劃一的王棕看起來就像豎起來的火箭,所以也被戲稱為“導彈棕”。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樹形優美的王棕。圖片:caribbean-plants.com

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也叫夏威夷椰子。不能吃,只能作為觀賞植物出現。因為身形矮小,又能耐得住低光照的陰暗環境,所以作為室內綠植是再合適不過了。只是袖珍椰子不耐低溫,所以不要把這椰子凍著了。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袖珍椰子適合當室內綠植。圖片:99roots.com

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西谷椰子屬的植物。並不能提供碩大的椰子。它們的美味之處在於樹幹中心。這種植物的莖稈髓部富含澱粉,通過粉碎和浸泡可以提取出澱粉。這些澱粉再加工成一個個小圓球,就是我們熟悉的西米露中的西米了。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西谷椰子是西米的來源。圖片:picssr.com

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其實並不是很甜很甜的椰子,而是桄[guāng]榔屬植物桄榔的別稱。桄榔的果子可不好惹,其中的草酸鈣針晶可以讓皮膚刺痛,黏膜水腫。但是桄榔也有可食用的部分,那就是樹心的澱粉,只是在我們國家並沒有發展出西米這種製作方式。倒是有像藕粉一樣衝調的桄榔粉,去廣西南部的龍州就可以品嚐到這種特別的澱粉茶。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桄榔。圖片:jerry-coleby-williams.net

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可以產出世界上最大的種子。也被稱為雙椰子或者復椰子,看上去就像是兩個椰子拼合在一起。但是很多朋友更願意把他們看成是屁股。也有朋友認為,海椰子是最能象徵生殖的植物,因為它們的雄花序和種子擁有人類男女的性特徵。如此奇特,真的是巧合哈。

你以為海南適合椰子生長?NO!

=== 雞湯慎飲的分割線 ===

不論我們注意或者沒注意到,餐桌都是我們與生物圈交流最頻繁的一個環節。2016年《餐桌物種日曆》將為您還原每種熟悉或者不熟悉食材的全貌——每天一個物種,好吃的靈魂終會相聚。

物種日曆還可以隨身攜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guokrpac),每天午夜12點,當日物種介紹將會準時抵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