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知法犯法!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18年8月31日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切勿知法犯法!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切勿知法犯法!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新通過的稅法不僅提高了個稅起徵點,還對工資條上的一些展示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


一、2020年起,工資條必須包含這些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版)第十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對企業中的普通職工而言,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都算做個人所得。


依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也就是說,單位發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後,不向員工提供類似“工資條”的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屬於違法行為!


二、單位不發工資條,違法!


單位到底該不該給員工發工資條?


根據我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依據這一款規定,企業不發工資條違法。


三、工資條包含諸多勞動權益,關鍵時刻可做證據


小小一張工資條,包含了諸多勞動權益。


工資條不僅能反映員工每月工資總額,還能判斷是否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企業有沒有在工資中扣除員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所得稅。


同時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是以一定的工資起點為標準,工資條也能顯示單位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工資,這些都在工資條中能夠得到體現。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工資條可以作為勞動仲裁的重要證據。


03

各地最新工資標準出爐:最高2480元

不按工資標準=違法


又要漲工資了!各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湖南、遼寧省又出新規定,目前上海2480元領跑,具體看下詳細。


切勿知法犯法!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央視財經新聞通知:

切勿知法犯法!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


重慶,從1月1日起,第一檔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00元,第二檔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70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300元。


上海,從4月1日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420元調整到2480元,增加6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1元調整到22元,增加1元。


陝西,從5月1日起,一類工資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00元/月,二類工資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700元/月,三類工資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600元/月,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120元。


北京,從7月1日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20元調整到2200元,增加8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4元,與原標準持平。


湖南,從10月1日起,四類月最低工資標準檔次調整為:1700元、1540元、1380元、122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90元至120元不等。


遼寧,從11月1日起,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10元,二檔為1610元,三檔為1480元,四檔為130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180元或190元。


貴州,從12月1日起,一類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790元,二類區為1670元,三類區為157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100元或110元。


一、什麼是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支付的最低金額的勞動報酬。


注意! 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這些 :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二、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怎麼辦?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說,你的工資在剔除上述各項後,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可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也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04

工資條

學會七看一保存


什麼是工資條?工資條,實際上是指法律規定的個人工資清單。


工資條不僅是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書面憑證,也讓勞動者個人可以及時瞭解其各項收入、社保、福利情況的,在勞動糾紛中還可作為確定勞動合同關係的法律證據。


怎麼處理工資條?

“七看一保存”

看發放時間


1、拿到工資條,首先要看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


用工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如遇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拖欠工資的,應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2、看工資總額和分項是否正確


工資條拿到手後,得看上面的數字是否按勞動合同簽訂的數額足值發放。用工單位不可以用實物代替貨幣工資。


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個人繳納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非特殊情況不得扣除。單位也不得隨意調整約定好的分項工資。


3、看是否符合最低標準


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特殊條件下的津貼,也不包括勞動者保險、福利待遇和各種非貨幣的收入。


4、看五險一金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費用是否已經從用人單位扣除進到自己的個人賬戶?是否按當地標準進行繳納?


5、看個稅


現行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為5000元。拿到工資條後,還得看用人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代扣個稅。


6、看企業年金


有企業年金的企業職工,查看企業年金繳費情況。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具體而言,勞動者可查看企業繳費是否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以及職工個人繳費情況。


7、看職業年金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查看職業年金繳費情況。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2014年10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8、保存


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在很多勞動爭議中,工資條、考勤記錄等都可以作為維權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