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鬥爭不生存,無鬥爭不發展

鬥,既是一種行為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一部人類進化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鬥爭史,貫穿其中的是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人與疾病、人與惡劣天侯氣象,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鬥爭,等等。

可以說,無鬥爭不生存,無鬥爭不發展。

而鬥又不是盲目的,是需要智慧和策略的,僅憑一腔熱情、一股衝勁、一身蠻力,就想贏得鬥爭的最後勝利,是一種近似無知的想法和做法,時代越是發展,越不可能。

鬥可謂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不過是表現形式的不同和斗的程度深淺而已。鬥爭,並非一定要表現的劍拔弩張、你死我活,或者是矛盾激化、永難調和,老死不相往來。

真正高明的鬥爭,往往是無形、無聲,於不動聲色中、於談笑風生裡、於閒庭信步時就完成了過程和實現了目標。

在新的時代裡,鬥更不是意味著一方贏另一方敗的“零和博弈”,而是雙贏或多贏。這是時代的特點和發展的規律使然。也只有這種基於共贏理念下的鬥,才是健康的、和平的和可持續的,也才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鬥。

這些鬥不僅存在於國與國、組織與組織之間,也存在於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天然地存在著斗的土壤。

爭取個體利益最大化,維護個體利益不受損失,這是人的本性,絕對的、純粹的大公無私的人是極為少數的存在,大多數需要教育和制度的約束、制衡,才能剋制這種本性。

剋制只是不表現出來,並非不存在。所以,潛伏的本性,只要時機合適,一定會以某種渠道和方式表露出來。

不說是名利方面的競爭,單說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就有著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刀來劍往的鬥。

有的是明爭,表現為爭論、吵架,甚至發展到肢體衝突,這種鬥往往是矛盾升級到無法化解的地步,而出現兩敗俱傷的境況。

有的是暗鬥,當面一團和氣、背後暗箭傷人,這是危險的斗的方式,殺傷力和後果不啻於明鬥。

無傷的鬥,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始終把斗的範圍框到可控的界限內;又不能缺少彈性,一觸即發、一碰就炸,沒有迴旋、沒有餘地、沒有妥協,有剛性無韌性,易折難彎。

追求鬥而不破,鬥而共存,在鬥中團結,在鬥中發展,就要鬥得智慧、鬥得藝術、鬥得低耗。

無鬥爭不生存,無鬥爭不發展


無鬥爭不生存,無鬥爭不發展


無鬥爭不生存,無鬥爭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