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引言: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受萧何举荐,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官拜大将军,功成名就之后,却遭刘邦猜疑,最终,由萧何献计,被吕后杀害在长乐宫钟室,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得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无疑是警醒与反思。事实上,在NBA中,一直重复着历史上的这一幕,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篮球商业大联盟,受制于薪资及各种条件的限制,NBA一直以“核心+角色球员”作为球队的标配,也就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员轮转。

本赛季的灰熊,为了扶持新星莫兰特上位,围绕着他的人员清洗计划也被展开,去年球队当家球星康利远走爵士,围绕他的首发阵容全部被当作筹码交易。

这方面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克利夫兰骑士,随着詹姆斯的离开,骑士的阵容变的毫无竞争性,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确定以谁为核心建队,球队的重建之路进行的非常不顺,过去围绕詹姆斯搭建的角色球员,现在的交易价值几乎跌至冰点,需知,这些球员都是曾经跟随詹姆斯夺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恰恰是NBA的残酷性所在,有资料显示,NBA球员的平均职业生涯不到五年,像科比一样,一人一城二十年,堪称神话。这也反映出角色球员面临的残酷性,对于一只球队来说,他们往往只是成功路上的踏脚石。

作为2017年的榜眼秀,朗佐·鲍尔的出道可谓是赚足了媒体和球迷的眼球,“球爹”为他所造的声势,一度让他成为很多NBA球员针对的目标,而作为高顺位的榜眼秀,人们对于鲍尔的期待值甚高,可是鲍尔似乎并未打出符合人们期待的表现,如今的他,伴随着戴维斯的交易来到鹈鹕,身处“天赋之城”的他,目前的表现如何?未来又如何赢得一片天地、避免沦为“角色球员”的尴尬境地?现在我们对鲍尔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一、鲍尔的进攻,反映出传统控卫与现代控卫碰撞下的挣扎

每个时代对于不同位置的球员要求是不同的,十年之前,球队对于控卫的要求是一个约翰·斯托克顿或基德式的球员,他们不需要是出色的得分手,主要负责球队进攻的组织和串联。

现代篮球对于控卫的进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球员身高的增加,球场上位置的模糊化和小球时代的流行,对于控卫的投篮能力和快速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球员库里、东契奇、特雷杨等。

作为2017年湖人选中的榜眼秀,鲍尔选秀的最佳模版是退役球星基德,最差模版则是太阳队的卢比奥,两个模板,都不是擅长进攻的球员,基德职业生涯的场均数据是13分6.5篮板8.9助攻,已经来到职业生涯第九个赛季的卢比奥,本赛季的场均数据为13.1分4.6篮板8.9助攻,这显然不能满足现代篮球对于进攻的要求。

在大学时期,鲍尔的数据为14.6分6篮板7.6助攻,投篮命中率55.1%,三分命中率高达41.2%,虽然得分不多,但是效率很高,可是,进入联盟之后,鲍尔“甩狙”式的怪异投篮姿势,完全无法适应NBA的级别的要求,他在湖人的第一个赛季,场均只能得到10.2分6.9篮板7.2助攻,投篮命中率只有可怜的36%,三分球命中率则只有30.5%,第二个赛季,随着詹姆斯的加入,鲍尔的个人数据进一步削减,场均只能得到9.9分5.3篮板5.4助攻,投篮命中率40.6%,三分命中率32.9%,这种数据只能基本满足人们对于传统型控卫的要求。

伴随着安东尼·戴维斯的交易,鲍尔作为筹码来到了处在重建中的鹈鹕,随着锡安的加入,以及老将霍勒迪的留守,人们对这只年轻的天赋球队充满期望,可现实却是无情的,本赛季的鹈鹕队只取得了28胜36负的战绩,胜率只有43.8%,排名西部第十,其中固然有球队磨合的问题,却也显露出了鲍尔在进攻端的挣扎。

事实上,鲍尔具有很强的进攻意愿,只是忽高忽下的命中率一度让他一度调出了球队的首发,随着锡安的回归,鲍尔在进攻端才有所起色。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本赛季至今,鲍尔总共出战56场,在场均32.4分钟的上场时间,以18.3%的回合占有率,场均11.2次投篮,命中4.6个,交出了场均12.4分6.2篮板7.0助攻3.1失误的成绩,投篮命中率41.2%,场均三分出手6.5次,命中2.5个,三分命中率38.3%,场均罚球1.2个,命中0.7个,罚球命中率56.7%,有效命中率52.3%,真实命中率52.9%,助攻排名联盟第11位,失误排名联盟第14位,罚球数和命中率则非常差。

相对于湖人时期,数据出现了全方位的增长,尤其是三分线上的表现,但其面对联盟新兴控卫进攻上仍然处在下风。

从投篮区域上看,鲍尔本赛季总共出手628次,其中篮下禁区出手172次,中距离出手91次,三分出手363次,分别占比27.4%、14.5%、57.8%,命中率分别为54.7%、28.5%、38.3%,十个投篮区域中,有七个命中率和联盟平均水平持平,两个低于平均水平,一个高于平均水平,位于三分线外。

从来到鹈鹕之后,鲍尔的甩狙式投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从投篮区域上看,鲍尔的首要进攻选择是集中在三分线外,三分命中率在场均6.5次三分出手的控卫中,要强于特雷杨、莫兰特等新型控卫,也反映出了鲍尔想要在进攻端加强火力的意愿,但是受制于鹈鹕队内进攻终结点太多的原因,鲍尔不能得到太多的终结机会。

从投篮方式上看,鲍尔接球投篮的比率占到40.9%,场均出手4.5次,命中1.8个,投篮命中率39.1%,其中三分球出手占到了4.4次,命中1.8个,三分命中率40%;急停跳投占比31.1%,场均出手3.4次,命中1.1个,投篮命中率32.3%,其中两分球占比13.7%,三分球占比17.5%;十英尺之内的禁区占比27.2%,出手三次,命中1.6个,命中率54.5%。

从投篮方式的选择上看,鲍尔在三分线上的输出主要是依靠定点投篮,且命中率更高,自己创造投篮机会的三分球,命中率并不好,这也就是说,鲍尔的三分进攻主要来自队友的传球,而并非自己创造出的机会。

这从侧面印证了鲍尔所选择的进攻方式,从进攻方式的选择上,鲍尔每场比赛平均利用挡拆3.9次,占比26.3%,每回合可以得到0.59分,利用挡拆每场得到2.3分,挡拆后的命中率只有32.9%。作为控卫常用的进攻方式,鲍尔的挡拆频率和效率都处在下游水准,剩余的进攻方式的选择上,转换进攻占到19%,每回合得到0.95分,排名联盟下游,定点投篮占30.4%,每回合得到1.04分,和库兹马相当,其他的进攻方式总共占24.3%。

这些数据反映出鲍尔在进攻端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依赖的三分投篮也是以定点投篮为主,而并非是挡拆后的跳投。更重要的是,作为控卫来说,其挡拆的频率和效率也非常有限,侧面说明了鹈鹕并非是以挡拆为主的球队,而更多的是在转换进攻或传球中寻找投篮空间,进攻方式和投篮选择缺乏了最稳定的一种方式,无法更好的为队友创造空间。

从进阶数据上看,本赛季鹈鹕的进攻效率为110.6,鲍尔的进攻效率为107.2,在首发五人组里,鲍尔的进攻效率是最低的。

从传球和助攻的数据上看,鲍尔的传球中,由22.3%传给了英格拉姆,其次是霍勒迪、雷迪克、哈特和费沃斯,获得的传球中,也是从英格拉姆手中得到,占到了18.1%。

从数据上和比赛中可以看到,鲍尔的投篮和进攻选择,并不符合现代篮球对于控卫的定义,而更偏向于传统型控卫。而在传统控卫常用的突破分球上,鲍尔做的也并不好,更多的时候,鲍尔都选择突破进去自己终结,正是这种矛盾性,反映出鲍尔在传统控卫和现代控卫下的进攻挣扎。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二、全面解读鲍尔的防守特点

鹈鹕队从来不是一支擅长防守的球队,这和金特里的执教风格息息相关,强调转换进攻、轻视阵地战的金特里,自然在防守中讨不到好。

鹈鹕队本赛季的防守效率为111.6,排名联盟第20,场均失分高达117,排名联盟倒数第四,比自己排名第四的场均得分还要高。

鲍尔本赛季场均能够贡献1.4个抢断,排名联盟第17,防守效率为112.5,净效率为-5.2,防守效率在队内和霍勒迪持平,比英格拉姆、锡安和费沃斯要差。

在NBA的数据统计中,有一项数据DIFF%,考察的是在一对一防守的情况下,对位球员命中率的变化,通过DFG%(限制对手命中率)-FG%(投篮命中率)获得。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当对位球员面对鲍尔的防守时,整体投篮命中率上涨了0.5个点,三分球命中率没有变化,两分球命中率上涨了0.4个点,六英尺之内的命中率上涨了3.1个点,十英尺之内命中率上涨了3.8个点,十五英尺之外命中率下滑了2.3个点。

而从防守区域的频率上看,鲍尔39.6%的防守是对三分投篮,60.4%的防守是对两分投篮。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从防守对位上看,鲍尔72%的时间是对后卫的防守,24.7%的时间对位前锋,3.3%的时间对位中锋。

而在拼抢数据的统计中,鲍尔场均干扰对手投篮7.3次,其中干扰两分投篮3.9次,干扰三分投篮3.3次,截断2.9次,排名联盟第15位。

从鲍尔防守的区域和拼抢数据来看,鲍尔的防守主要依靠的是对于传球路线的判断之后的抢断,这一点和保罗的眼疾手快有很大的相似,在所有的区域的防守对位中,只有十五英尺之外的区域能够让对手的命中率降低,其他区域虽然也能进行干扰,却没有太大的效果,说明鲍尔并不是一个在防守端能够很好限制对手投篮的球员。

实际上,横向对比的话,在相同位置的球员中,鲍尔的防守数据比东契奇和特雷杨要好, 相对于莫兰特和保罗来说,六英尺之内和十英尺之内的防守,鲍尔比他们更好,但在十五英尺之外的区域限制对手命中率相对弱一些。

相对于其他的控卫来说,鲍尔虽然不能有效限制对手禁区的命中率,却有着更广阔的防守区域,面对大个子时的防守策略选择的往往是切球,相对于进攻端的挣扎,鲍尔在防守端要好的多。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三、球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鲍尔未来的价值

事实上,摆在鲍尔面前的处境非常尴尬,目前的鹈鹕队,积攒了一批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加上本赛季的英格拉姆爆发,目前鹈鹕的首发之内,锡安、鲍尔、霍勒迪和英格拉姆都是需要球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的球员,马上就要面临合同年德朗佐鲍尔面临的处境无疑是艰难的,而如何处理自己在球队中的定位,成为了鲍尔未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从目前的数据看,鲍尔本赛季的助攻率为28.1%,助攻比率32.1,排名联盟第12位,助攻失误比2.2,对比赛的贡献值为10.5。

从助攻比率看,鲍尔是一个愿意分享球的人,当他在场时,队友28.1%的进球来自于他的助攻,在队内仅次于霍勒迪的28.2%。

而在最后五分钟,分差在五分之内的数据统计中。鲍尔出战27场,在3.6分钟的上场时间里,球队取得了8胜19负的战绩,个人得到1.1分0.6篮板0.4助攻,投篮命中率38.5%,三分命中率35.7%,正负值为-2.4。

显然,这个数据并非是球队关键先生该有的数据,实际上,本赛季的鹈鹕队关键时刻的表现堪称灾难,这主要源于金特里至今仍在观望谁才是球队的关键先生,在最后五分钟的投篮选择上,也往往以最简单、命中率最低的三分球进行投篮终结,导致球队难以在决战时刻赢球。

很多人认为得益于锡安的复出,鲍尔的数据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借此认为两人之间是无缝的衔接配合,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说:鲍尔的存在,最大限度激发了锡安的进攻。

但是,从传球数据上看,鲍尔只有6.3%的传球给了锡安,队内排名第八,两人之间虽然偶尔会有令人惊讶的五十尺长传,却只是昙花一现,这种状况和鲍尔的打法有很大关系,鲍尔并不擅长突破分球和持球挡拆,回合占有率较低的他,再有机会的情况下,更愿意自己去终结。

鲍尔数据的爆发,也并非是锡安复出之后的结果,早在锡安复出之前的十二月初被降为替补之后,重回首发的鲍尔,在前七场比赛鲍尔场均能得到17.8分6.5篮板5.7助攻,其中包括了连续4场20+的数据,而在锡安复出之后19场比赛里,鲍尔的得分和过去一样,处在大范围区间的波动之中,反而只有两场得分在20分以上,之所以给人造成错觉,主要得益于最后几场比赛鲍尔的三分球命中率的爆发式增长,其最后四场比赛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58.3%。

如果看过比赛我们会发现,这并非得益于锡安复出之后所创造的得分空间,这并非是单纯由于锡安创造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阶段性的投篮手感的爆发。

通过比赛我们可以发现,鲍尔渴望在进攻端能够有更有效的输出,他并不愿意只充当球队组织串联的角色,这也并不符合现代篮球对于控卫的要求,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鲍尔都必须摆脱依附于锡安的定位,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鲍尔榜眼秀的身份和期待。


深度:鲍尔全面解读,需避免重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剧


总结: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鲍尔和锡安的组合在打法上存在完美的适配,可是,这种适配性只有在鲍尔进攻能力开发出之后才能最大化,而一旦选择依附在锡安身上,鲍尔的定位就成为了一个卢比奥式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可被替代的,一旦未来续约不能妥善解决,随时都可能上演一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悲剧。

所以,我们看到了重回首发之后的鲍尔,明显加强了个人攻击的欲望,也表明了鲍尔把自己的角色不仅仅定义为简单的角色球员,而是渴望成为球队的另一个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