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最近可能大家都發現了,相互寶的分攤金額是越來越多了: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最新一期(3月第一期)的分攤人數已經達到1047人,人均分攤金額漲到了1.53元。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相互寶分攤金額暴漲)


相比於前段時間每次只需要分攤幾分錢的「幸福時光」,

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是不是相互寶開始了收割模式,未來的分攤金額會不會越來越高;

也會有人質疑理賠人數暴漲是否合理。


利用大家的焦慮情緒,各種「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有編「科幻故事」,說人工製造癌症的: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有質疑相互寶的調研資質的: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都把公子聽懵了。

癌症還能移植,你們咋這麼厲害呢?

而且如果連支付寶的調查能力都信不過,真的,乾脆就別加入,省的心累。


這年頭,編故事容易,想做事真是太難了。


如今的相互寶,已經是一個牽制到近8000萬人的大型互助社區了。

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牽扯到無數人的敏感神經。

所以最近相互寶到底發生了什麼,公子還你真相:


相互寶的分攤金額,為什麼會暴漲?


相互寶分攤金額的暴漲的原因,主要由於兩點:


1)加入相互寶的成員越來越多

2)越來越多的人過了等待期,得病開始能賠了


什麼意思,我給大家畫張圖就明白了: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人數越多,在發病率不變的情況下,得病的人數也會越多。

這個是常識吧,所以得病人數上升很正常。

不過呢,在加入相互寶以後,得了病不是立刻就能賠的,還要過3個月的等待期,才能賠。


之前每個月分攤金額這麼少,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多數人剛加入,還沒過等待期。

在等待期內生病,除非是意外,否則是不賠的。

隨著越來越多人過了等待期,生病開始能賠了,真實數據就會表現出來,無論是理賠人數,還是分攤金額,就會越來越接近於社會正常發病率。

所以,並不是現在理賠多了,而是之前「賠少了」,之前的幾個月並沒有反映正常的發病率。

每次只分攤幾分錢的時光,將徹底得成為過去。


此外,還有一點是,

在得病申請理賠後,相互寶團隊調研案情還需要時間:

我們在7月第二期中,從上至下抽了20人的案情: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19個人都是在3月以前的出險。

所以我們7月份分攤的案例,很多都是在3月份出險的。

(從這一點看,側面反映了相互寶團隊的調研真的很嚴謹)


像4月、5月、6月、7月,這些積累的案例,相互寶甚至還未公佈。

所以可想而知,目前發生的均攤,還是偏低的。

未來這個數字還會上漲。


——還會上漲?

很多人心裡犯了慌。

漲到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呢?

公子可以給你個粗略的答案。


相互寶每年實際分攤多少錢比較合理


每年理論上分攤多少錢,我們其實是可以粗略算出來的。

加入相互寶的人數已經接近8000萬,這已經是個超大樣本,會非常接近於社會的發病率。

我們是能算的。


已知,相互保0-39歲,保額30萬;40歲-59歲,保額10萬。

並收取8%的運營費用,

所以,0-39歲的人患重疾,要分攤32.4萬;

40-59歲的人患重疾,分攤10.8萬。


在保監會官網上,我們可以找到《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具體數字如下: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又已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7移動用戶調研報告》

移動支付用戶比例為:男52.3%和女47.7%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2017年,移動支付端,30歲以下用戶佔比

80.9%,31-40歲佔比14.4%,41-50歲佔比3.6%,51歲以上佔比1%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我們可以結合上面兩組數據,把重疾的發生率分成四組,然後分別算出每組的平均發生率: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點擊看大圖)


再結合幾組數據,就可以得出:

年保費=47.7%*(324000*0.0516%*80.9%+324000*0.1754%*14.4%+108000*0.4404%*3.6%+108000*0.8229%*1%)+52.3%*(324000*0.0482%*80.9%+324000*0.1580%*14.4%+108000*0.5099%*3.6%+108000*1.2968%*1%)=230.97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算出了全移動端的實用者的發病率和理論保費。

但是大家要注意啊,我們加入相互寶時,是經歷了一次健康告知的。

健康告知篩選出了一批患病率更高的人,所以現實發生的情況,一定比這個數字要低。


所以即便再貴,每年也不可能高過這個數。

也難怪,相互寶敢承諾,首年的分攤金額不超過188元,超過的部分他們承擔。


我們如果用188元計算,分成24期,每一期大概7.83元,不超過8元,大概率不超過這個數。


這個數字,即便跟一年期重疾險,也比較有優勢,尤其是對25歲以上的人群: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所以,儘管目前每月分攤金額在上漲,但也不會高得太離譜。

大概的數字,就是這個範圍。


關於相互寶,這些問題你還要知道


如果能夠接受這個價格,其實就不妨加入一下相互寶。

在加入之前,還有幾點你需要知道:


1、相互寶不是保險,是互助社區

相互保是保險,但是相互寶不是。

但是自相互保被聯合絞殺以來,推出的相互寶是目前國內甚至說是全世界最大的互助社區,目前已經接近8000萬人加入。

一人得重疾,整個互助社區都會平攤互助金。


因為不是保險,就意味著不適用於《保險法》那一套。

那麼它靠的,其實是支付寶的巨大信用背書,問題不大。


2、加入相互寶時,要符合健康要求

即便不是保險,它也有自己的社區規則,其中就有一條要符合健康要求。


相互寶要不要退出?


如果不符合健康要求,加入了相互寶,即便後面生了病,相互寶和它的成員們,也是有充足理由不賠的。


3、相互寶分為兩個版本,都不錯

目前的相互寶,分為兩個版本。

普通版和老人版。


相互寶普通版,保障包括癌症在內的100種重疾,

0-39歲,保額30萬;40歲-59歲,保額10萬。


相互寶老人版,只保障癌症,

60-70歲的老人,會有10萬保額。


兩個版本內的成員並不互通,各自分攤保費。


搞清楚了這些,我們是否該加入相互寶呢?


建議加入相互寶


很久以來,公子都是相互寶的義務宣傳員,我已經給身邊無數的親戚朋友推薦了相互寶。

加入相互寶,對我們有利而無害。

每年只花一兩百塊,就能拿到30萬/10萬的保障,怎麼看都是划算。

(如果不能接受這個費用,我也很無奈)

而且相互寶內的規則日趨完善,透明度很高,對咱們中國的老百姓是一趟生動的風險課。


但是,相互寶永遠只是配菜,

保額低,長期保障能力差這些問題會一直存在,

相互寶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它無法取代商業保險。

如果有保障需求,目前還是通過商業四大保險解決。


相互寶成立儘管還不到一年,但是已經成為了某種全民保障。

我依然長期看好相互寶。

該加的加入,加入了的不建議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