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活在媽媽想象的兒子設定裡?

《囧媽》雖然依舊延續了徐崢囧系列的風格,但的確已經不怎麼好笑了,卻多了一些現實。或許正是這些現實,沖淡了喜劇的誇張,在以現實為骨架的敘事中,再想加入誇張和無厘頭,搞笑,是很難的。或許這也是徐導把片子賣給平臺而不去影院的憂慮之一吧,畢竟真的同檔廝殺的話,《囧媽》的票房很擔憂的。


有多少人活在媽媽想象的兒子設定裡?

《囧媽》影片的質量如何,是從電影的維度來考量,不影響我們說說母子關係,尤其是成人世界裡的母子關係。

我們的國情下,母親的言傳身教裡包含著一層用心良苦的體貼,那就是,我自己受苦的地方,覺得不好的地方,絕對不能讓我的孩子再觸碰,再經歷。所以,母親一般都是要求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很少去解釋為什麼做或不做。

火爐邊,小孩子想去觸碰火苗,母親就會說,別碰!危險!如果遇上脾氣不好的母親,同樣是關切,她卻會說,燙死你,碰它!

很難說這是母親的錯,但等孩子到了叛逆期,這樣命令式的教育,恰恰是最能激發叛逆的導火索。

最簡單的就是讀書和戀愛。

母親說,一定要好好讀書啊,讀書才有將來。孩子心裡想的是,讀書有鳥用,賺錢才是英雄。母親說,不敢早戀呀。孩子心裡想的是,總有一種衝動,就想和喜歡的那個人挨在一起。

母親扛起整個世界來教育孩子,保護孩子,而孩子明白這一點時,自身的品性,價值觀基本已經成型,會反過身來審視自己變成這樣的過程,會去歸因,這時,母愛便成了被忽略的東西,而母親的命令式教育,會或多或少被孩子當成罪魁禍首。

失戀了,孩子會喊:還不是你,上學時不讓談戀愛,讓我沒經驗!不會社交,孩子會喊:都是你的溺愛,讓我見不到大世面,不會變臉說話!生活經營地不好,孩子會喊:都是你從小把我教育成這樣,你看我混成啥樣了!

一切因並不在於母親,一切果也並不在於母親。是你沒有用好母親給你的保護。


有多少人活在媽媽想象的兒子設定裡?

母親保護你那麼久,給與你那麼多言傳身教的方法,只是你沒有去用,只習慣性地覺得那是母親老一套的嘮叨,和時代不符的教條,並沒有去想著理解它,更不用說拿來試試看,看是否有用。

現在,我們已經成人多年,有了自己的三觀和習慣,有了自己的圈子和脾氣,是不是覺得有一種空間上,和母親之間越來越遠的距離,就算是生活在一起。

現在,母親還是會嘮叨,是按照她的想法來的嘮叨,她的叮嚀,她對你某件事的看法和要求,甚至還有一些事情,是她本來可以做,現在卻非讓你做不可,或許還打電話專門叫你回來做。

那是她需要你。她知道她需要你,只是沒有明說。

她也知道,自己的話,自己的意見,你不會聽。她還是要說,因為她在通過這些強調自己的存在感。

相信我,孩子越大,母親就越感到空虛失落,因為她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將要失去孩子,不可逆。但她還是希望自己能為孩子做點什麼,讓孩子過得更好。這就是母愛,單純的,偉大的生理習性。


有多少人活在媽媽想象的兒子設定裡?

所以,當母親嘮叨的時候,你應和著,帶著笑。當母親對你面臨的困難給出瞭解決辦法時,你或許可以說,我試試吧,而不是自以為是嘲笑地語氣說,你知道個啥。

當她時不時讓你做個什麼事時,你就該明白,哦,母親是老了,她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性,想提醒我,她的存在了。你或許可以藉此機會,多陪陪她一會。

你也會有為人父母的一天,希望你比母親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