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兩會”· 話心聲 · 寄希望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盼“两会”· 话心声 · 寄希望

全市

兩會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市的“兩會”晚了些時日,然而,會期雖晚,但烏蘭察布經濟社會發展卻鼙鼓正緊、重任千鈞,不可絲毫減速,不能須臾延誤。正因如此,即將啟幕的“兩會”,此刻倍受社會各界關注,更深得代表、委員重視。

春風喚綠,草木初萌。一年一度的全市“兩會”即將拉開帷幕。

盼“两会”· 话心声 · 寄希望

此刻,人大代表為民“代言”準備得如何?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內容有啥?全市各族各界群眾對今年特殊情形下召開的“兩會”又有怎樣的殷切期待?就此記者邀約採訪,問尋答案。

採訪政協委員、涼城縣世紀糧行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全喜時,早已報到的他,正與一同參會的其他企業界委員探討眼下農產品網銷問題。

問及即將參會的感受及準備提交提案的內容時,李全喜笑意盈面告訴記者:“期待呀!期待我們提交的提案能得到市委、政府的重視,期待會議能傳遞更多的利好訊息,助力我們民營企業加速走出目前的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今年提案的內容是關於‘加力打造地域公用品牌,切實提升烏蘭察布特色農產品知名度’。眼下,我們的特色農產品銷路不暢,很大程度受制於品牌不‘亮’、知曉度不高,我真心期盼市委、政府能在更高層面、更大平臺上加力打造我市特色農產品公用品牌,助力烏蘭察布大大小小所有農特產品,儘快實現‘走’遠、暢銷目標。”談話間,李全喜滿心期盼。

與李全喜有著同樣期盼的,還有自治區人大代表、察右前旗同發養殖合作社總經理師義霞。採訪中,師義霞告訴記者:“品牌的力量太重要,只有把品牌打出去,銷售才能跟上來。烏蘭察布生態優勢明顯,我們的特色農產品綠色、無汙染,但是,眼下我們好多物美價廉的特色農產品,知名度並不高,真心希望今年的‘兩會’能在加力打造品牌、有效促農增收上有更多實實在在的舉措。”

採訪人大代表、察右後旗白音察干鎮西泉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裴生梅時,她已把村裡的工作安頓好,正準備起程來集寧參加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當記者問到今年有啥議案要帶到會上時,裴生梅心中的歡喜溢於言表:“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3千元增加到8千元,107戶貧困群眾全部脫貧。現在,鄉親們住上了磚瓦房,喝上了安全水,特別是長達7公里,連接旱淖兒卜子、大窪、小海子三個自然村的砂石路,今年將要修成水泥路,想象著村民們騎著電動車行駛在平坦的鄉間小路上,該有多舒心!眼下,有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所以,今年參會不帶議案啦!”

如此“無議案”參會,不正是每位人大代表共同的心願嗎?

加快發展是我們的共同心願,過上好日子更是我們的一致目標。

“兩會”即將啟幕,“代表”“委員”肩負重託、精心準備,各界群眾同樣熱切關注、寄予厚望。

農民姚四:我現在養了80多隻羊,希望今年的“兩會”能出臺更多扶持養殖業發展的好政策,幫助我擴大養殖規模,掙更多的錢。

市民王志忠:我剛才買這點兒豬肉就花了28塊2,希望“兩會”開過後,物價能再降點兒,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能再好點兒。

社區網格長王芳:希望在精神文明創建過程中,我們的社區變得功能更完善、環境更優雅、形象更靚麗,當然,我們工作人員的工資要是能再提高一些就更好啦。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願即將召開的“兩會”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在接下來寶貴的4天時間裡,凝聚共識、集聚眾智、共謀良策、共繪新圖,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裡,發出烏蘭察布決勝脫貧攻堅、加速奔向全面小康的最強音!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首席記者/李秀珍

審核/烏雲夫 白曉東

校對/苗得雨

烏蘭察布日報

“不包郵”的內蒙古,換了模樣! |

盼“两会”· 话心声 · 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