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探祕南山陵區

提起永城芒碭山估計大家已經很熟悉啦,芒碭山群山的幾個小山丘也會了解一些,譬如芒碭山主峰(大漢雄風景區)、保安山(漢梁王景區)、夫子山(文聖園景區)、僖山(僖山地質公園)還有黃土山、鐵角山等。但是對於芒碭山中的“南山”這個山丘大家就會非常陌生,就連本地的年青人也很難找到確切位置,因其面積較小,當地老人叫“小南山”。

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探秘南山陵區

南山在芒山鎮丁窯村西南,位於夫子山與鐵角山之間,距離夫子山二號墓300米,是一座低矮的小土山,山體保存較好,四周山坡平坦。山頂為覆鬥形,封土約10米左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較長,面積約4000平方米。該山也是一座西漢梁王陵區,山頂有兩座並列的崖洞墓,南側命名為一號墓,北側為二號墓。兩座漢墓均早期多次被盜,1993年文物管理部門對一號墓進行保護性發掘清理,該墓由墓道、甬道、主室以、側室組成。墓室內文物被盜已成空洞,但是在墓葬坑發現一個西漢宮廷器物——上御鍾。

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探秘南山陵區

上御鍾,高46釐米,口徑17.2釐米,底徑20.8釐米。侈口,口沿外部凸起一寬帶狀裝飾,高頸略束,圓鼓腹。肩、腹中部均一寬帶狀凸弦紋,兩肩各有一鋪首銜環,一側肩部錐刻9字銘文:“上御鍾常從盜者棄市”。雖然該器物表面並不精美,但這9字銘文卻讓銅鍾神秘起來,珍貴起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幾字,“上御鍾”指皇帝御用的器物(鍾);“常從”是官職或職位;“盜者”指的是偷竊御用物品的人;“棄市”指的是一種死刑。這九個字的意思是:皇帝的身邊的侍從或官員將皇家御用的器物偷出來屬於重罪,必須處死。通過文物專家分析,銘文內容是《漢律》中的一條,這件上御鍾是目前我國最早的法律銘文鍾。銅鍾刻銘以示警告。

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探秘南山陵區

那麼,皇帝御用的物品怎麼會在南山漢墓呢?專家推測該鍾應該漢景帝賜予梁孝王劉武的器物。梁孝王劉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與孝景帝同母。母,竇太后也”。漢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初立代王,後徙為淮陽王,公元前168年遷封梁王,建都睢陽(今商丘睢陽區城南)。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其母竇太后特別寵愛他,景帝也對他特殊照顧,特別是公元前154年梁孝王平叛七國之亂立有大功,得賜天子旌旗,由此可見梁孝王劉武地位的特殊。

既然鍾是皇帝賞賜予梁王劉武,當然劉武更是愛不釋手、視為珍品。劉武於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六日,暴病而亡,葬於芒碭山,諡號為“孝”,史稱梁孝王。分梁國一分為五,長子劉買封梁王;次子劉明為濟川王;子劉彭離為濟東王;子劉定山為山陽王;子劉不識為濟陰王。梁孝王死後,長子劉買繼位梁王。梁孝王劉武沒有把“上御鍾”作為陪葬品而是傳於梁王。

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探秘南山陵區

那麼,南山墓主人是誰呢?自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劉武首葬芒碭山的保安山後,梁國八代九王、王后、妃嬪、王室以及一些親近大臣都埋葬於此,皆擇山而葬,前後歷經8代9王約170餘年。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文物級別、墓葬形制、規模及墓葬方位判斷,南山漢墓主人應是西漢梁國中後期某位梁王,具體是哪一位?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為什麼梁孝王劉武沒有把“上御鍾”作為陪葬品,而這位梁王卻將“上御鍾”陪葬墓中?這其中一定會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