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伏案調琴,清茶一杯;金經三看,何不陋室發聲。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出了正月,年節就徹底的結束了,其實法定的假日就給了7天,“正月”不過是人們為了偷懶找的一種名正言順說辭,迴歸到工作中的狀態,實話說,還不如生活中的休閒表現得有活力,重複性枯燥單調的行為舉止,不得不將實現價值和浪費時間畫上等號。解開束縛白日做夢的時候,常常糾結自己的一個核心問題:我現在這算不算在奮鬥?或者說,現在的努力是不是早已經註定脫離了自己當初的目標?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去年延續至今的主題“不忘初心”看起來總是那麼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每每讀到、看到都能掀起心中熱血的漣漪,但漸漸有一種習慣,雖然時長擦拭出初心的光輝,卻也越來越將他束之高閣,以至於有一天我踮起腳來,也沒能觸碰到他,非要用力跳起來才行。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工作前的日子很拼,壓力也大,生活不好過,但每每想到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毫,晚上都會興奮的輾轉發側睡不早。如今,有了固定的收入,有了自己被需要的位置,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能力,卻常常睡的很沉,夢都不做,醒來時又是形色匆匆的一天。

這是常態麼?我不知道。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我曾幻想過自己能有以一打十,拔刀相助的高超武藝,在不公的時候挺身而出,迎接崇拜的洗禮,但如今,偶有爭議,都會勸誡自己:少說一句,自然能免除不少麻煩。我曾嚮往學識淵博,能力無限,總會有西裝革履,登臺演講的一天,但如今,通常一個晚飯後的時光只想刷刷微視頻,獲取片刻歡愉不能自拔。

這是改變麼?我也不知道。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偶爾會碰到激起自己夢想的事或人,暗自鼓足了勇氣、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如何如何,重拾夢想,這種狀態,好的時候,通常可以維持到夢裡。大部分的生活時間都沉浸在自我欺騙的環境中:“已經這麼忙、這麼努力了,哪有時間做別的”。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一種很尷尬的情況,上層的建築我勾不到,下面的基礎又不想俯下身子去觸摸,就這麼沉沉浮浮的懸在模稜兩可的中間,飄忽不定。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不同於迷茫,它給出了一種選擇,是繼續塑造“惡劣”的環境來讓自己破繭昇華,還是調整好姿勢,讓自己躺的更舒服更順心一些,想了許久,還是沒法做決定。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在2019年的特別“忙”的一天,我想了這些: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點擊"關注",私信陋室說出你的故事,心誠自然有驚喜。

陋室有事,發生有聲。

小二,給諸位奉茶。

別了青雲志,能否入世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