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怡園在觀前街的附近,是我遊玩過的第一個園林。還記得17年前,也是在春末夏初,那時候剛剛情竇初開,不成想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所以心情很是低落。小夥伴體貼我,買了點零食,帶我來到怡園散散心。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怡園小而精緻,一步一景,我爬爬假山、吃吃零食、喂喂魚,那點小煩惱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又變成個沒心沒肺的傻丫頭啦。

今日故景重遊,竟然恍如隔世,年齡不同,心境也不同,人也不同,眼睛裡面看到的景緻也不同了。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浙江寧紹臺道顧文彬購得明尚書吳寬復園舊址所建,取“頤性養壽”之意,名為“怡園”。怡園建造費時一年,佔地約9畝,採用了大量的太湖石疊成了假山,整體精緻優美。顧文彬和他的三兒子顧承皆為畫家,文學素養很高,怡園的假山、亭、臺、樓、閣、廊、舫等等,處處都體現出了主人的精巧心思。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入門處茶室對面的玉延亭,取“萬竿戛玉,一笠延秋”之意,亭外幾叢翠竹,表達主人以竹為友、退隱山林之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文人墨客大都是愛竹的。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穿過鎖綠軒,一道雲牆、一個圓月門之隔處,就是全園精華部分——西花園了。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園中的假山設計的精巧有趣,假山不大,在這麼小的地方還能設計出三上三下的佈局來,足以體現出了能工巧匠的深厚功力了。我穿越於其中,才發現自己的身材真的是胖了,差點卡在了山洞裡鑽不出來。主人定然是身材瘦削,不然不會把山洞設計的如此窈窕的。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假山上面有個亭子,名為“小滄浪”,取孟子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表達園主怡然自樂的情志。

假山、水池對面的亭子,則取名“面壁亭”,我坐在亭中面向假山,望向那陡峭的石壁,果然如面壁一般。主人是在這面壁自省嗎?哈哈……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畫舫齋是仿船舫造型,三面環水、一面連接著一片松林。我在想,主人觀賞書畫累了的時候,定然會閉上眼睛,聽聽魚兒躍出水面、風兒吹過鬆林的聲音吧?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園中青杏尚小、牡丹花也凋謝多時了,群芳落盡,逛遍園中,幾乎無花可賞。倒是也沒有覺得清冷稀疏,反而更加能品味出這個園子的風骨來了。漫步過去,時而雨打芭蕉,時而風搖竹影,時而山石清峻、時而亭臺清雅,這樣的園子,就算看盡了四季,也不會膩吧?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移步換景,誤入春光,覓的兩朵芍藥,頓覺驚喜,果然是春光乍洩啊。呵呵……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和一般園子有所不同的是,怡園有專門的琴室,叫做石聽琴室。文人的雅趣果然是不同凡響的。我倒是真想問問他,你把日子過成了寫寫詩、畫畫畫、聽聽琴、喝喝茶,神仙也比不上你吧?

主人早已遠去了,是不會回應我的,只留園內的屏風三疊石,默然地在風中矗立著……

遊蘇州園林之——觀前街旁的怡園,品園林主人怡然自得的文人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