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背起行囊,向南開去的列車碾碎黑夜,呼嘯聲響徹。向南是生活,向北是故鄉,擁擠的人群,都略帶著的感傷。陌生的城市,陌生了家鄉,一路走來,走過了四個季節,故鄉還在下著白雪,這裡已是春意盎然。我帶著嚮往也帶著失落,唯一帶不走的是家的溫暖,丟不掉的是可安此心的吾鄉。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隨著父母漸漸老去,越是長大越感覺離家的心楚和回家的不易,可是又如何呢?誰人不想陪伴父母親人左右?家和工作從不是對立的,但是生活莫名其妙的將其分割,然後各自置之一方,在家難以維持生計,在外日夜思念著回家。每次背起行囊都會莫名其妙的感傷,每次踏上月臺都不忍心在回頭去望一望,我知道還會再回來,只是,歸、去是不一樣的故鄉。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人生像船一樣,要經歷過無數次的風浪,無數次走走停停,而故鄉彼岸都在,只是,風浪將人洗禮成另一番模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生活在此,除了漂泊,別無他法,只能讓故鄉漸行漸遠。長大後才真正懂得,故鄉只有冬天,沒有春夏秋是什麼含義,原來,去和歸都是在冬天,春夏秋是多少人的嚮往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自離家後,再無團圓的月亮,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變成了多少人的翹首期盼。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長大後,對漂泊二字有了最真的認知,所謂漂泊,就是:在外如浮萍漂來漂去的人,渴望泊在故鄉、親人親情的港灣;所以漂泊帶來的是思鄉情怯,帶來的是對親人的眷戀。時間是助力的槳,推著人離去歸來,印證著滄桑,見證了親情。以前渴望長大,因為長大後能幫助父母做很多事,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是長大後,卻發現,長大是最痛苦的,因為長大代表著父母的老去。不願長大,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我不長大,父母就不會變老,我多想還是個哭了可以鬧,開心了就笑的孩子,可是再無法歸去,人也無法再去少年。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生活是一杯難以入喉的酒,可是即使情非得已,也非喝不可。生活和親情,二者難以得兼,可是哪個是魚哪個是熊掌,誰能分得清楚、弄得明白?總有一些事,即使不情願也得去做,扛起責任,無非是為了對親人更好的負責,歲月那麼公平呵!歲月那麼殘忍呵!人生那麼短暫,短暫的稍縱即逝;過程是如此的漫長,漫長的讓人無法再繼續忍受生活中的痛楚。無論是體面的工作,還是被迫著謀生,背井離鄉彷彿是刻在人的骨子裡的,有多少人能夠擺脫的了?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王小波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人,真是一種複雜的生物,所有願望在少年時思之若狂,而年齡愈來愈大,就感覺除了家,什麼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願生活溫柔對待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

向南開去的列車,呼嘯著由北而來的心(致外出的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