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2020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英語聽力測試大綱

速讀!2020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英語聽力測試大綱

根據《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試行)》,結合我省實際,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英語聽力仍在高考之外進行,採取全省統一組織的辦法。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為此編寫了《2020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英語聽力測試大綱》,並制定了命題原則、命題程序及方法。“測試大綱”將是2020年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英語聽力考試命題的依據。

一、考試性質和目的

高考英語聽力測試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一個組成部分,測試著眼於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測試考生理解口頭英語的能力,促進英語學科的教學改革。

二、考試內容和要求

高考英語聽力測試要求考生能聽懂日常生活中內容熟悉、發音清晰、語速適當的簡短對話和獨白。聽力試題的設置嚴格按照“繼續加強語言測試的交際原則,加大語言交際能力的考查力度”的要求,更加全面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聽力部分提供的語言材料是口語表達形式的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和獨白都涉及到某一特定話題,具有特定的交際情境。

高考英語聽力測試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

(1)聽清、聽懂對話或獨白內容的能力。這就需要掌握基本的語音知識,特別注意口語中經常出現的連讀、弱化、失去爆破、同化、語調、重音等。

(2)理解對話或獨白,分析、確認事實細節的能力。有時聽力材料反映的相關內容,試題中可能會以不同方式表達出來,但意義卻是一樣的。

(3)把握整體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

(4)根據材料內容,或者說話者的語氣、語調,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

(5)根據材料內容或背景信息,推測相關具體內容,如時間、地點、場合、身份、態度、關係等。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根據省上有關要求,命題採用閉卷的方式,考試時間為30分鐘,試卷滿分為30分。試卷包括簡短對話、對話、獨白等題型,共分兩節。第一節是五段短對話(一般為一問一答形式),每段對話後設一個小題(共5小題,每小題1.5分),要求考生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的錄音材料僅讀一遍。第二節是五段長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後設幾個小題(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要求考生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的錄音材料讀兩遍。對話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讀(一般為英音),談話雙方的聲音特點明顯不同,身份明確;考生實際的聽力理解時間一般控制為20分鐘左右。無論是上述哪一種類型的試題,都將放在真實的語境中進行考查,而不會把脫離語境的語言材料作為考試內容。

測試安排:聽力測試正式開考前10分鐘開始分發試卷、答題卡和試音(兩者同時進行),等播音中出現“試音到此結束”時立即停止播放,不要將磁帶倒回開頭處,待等到聽力考試正式考試信號時繼續播放。此時英語聽力測試正式開始,考生根據測試內容開始按語音提示作答。

答題方式:考生根據所聽到的對話或獨白從每題所給的題目中選出最佳選項,並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最終必須塗在答題卡上。

試題難易度由低到高按7:2:1比例命題,即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試題佔70%,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能力、難度稍高的試題佔20%,有一定深度的較難試題佔10%。

四、命題原則、命題特點及素材特點

1.命題原則

聽力是與外國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語言能力。英語聽力試題是為了考查學生理解口頭英語的能力。聽的能力反映在聽的過程中,對說話者所發出的信息進行辨別、判斷和理解。《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聽力的二級目標要求應是我省聽力試題命題的重要參考依據。它要求考生能聽懂英美人士的錄音材料,能聽懂所學語言範圍內用正常語速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能聽懂沒有生詞、題材熟悉、難度略低於所學材料的語段,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聽力二級目標要求考生做到:聽一遍能理解大意,聽二至三遍能瞭解其中重要的細節,理解正確率要求達到70%。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學科考試說明》指出,聽力理解是領會語言語義的一項重要能力,聽者要對聽到的語音信號進行復雜加工,整個過程是一個非常積極、非常活躍的動態過程,是背景知識、語境和語言知識相互撞擊、相互作用,對聽力材料不斷吸收、最終形成理解的過程。

2020年的甘肅省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將進一步在2019年的基礎上,繼續以檢測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為重點,更加註重考查學生的聽力技能。

2.命題特點

1)強調話語的整體理解;

2)強調口語的真實性;

3)強調對社會語言策略的具體把握;

4)強調情感、情緒因素在口語表述中的重要作用;

5)強調聽力技能的熟練運用;

6)選材儘量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具體表現在:

1.大多數聽力材料來源於英語國家的生活會話,具有明顯的口語特徵,聽起來自然、真實,符合在非測試狀態下英語口語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真實情景。

2.題材廣泛,內容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時事新聞、科普知識、人物傳記等許多方面,話題明確,主題突出,有利於全面有效地檢測考生在不同生活實際環境下對所學語言的接受能力。

3.聽力材料一般由5段1-2個回合的簡短對話和5段3-5個回合的較長對話或獨白組成,該部分語句結構和內容層次比前一部分簡短對話略顯複雜。但一般來說,除一些專有名詞外,材料中一般沒有生詞。

4.題乾和選項一般比較簡短,各選項的長度、難度和結構基本一致。

5.語速自然,相當於真實生活中人們講話的正常語速。

6.聽力材料一般由英籍專家朗讀,但將來也可能會有美音、甚至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音,乃至背景音,體現語言的真實性、交際性和實用性。

3.素材特點

聽力理解的語言材料有別於閱讀材料,具體表現在:句子短,語言結構不如書面語言那麼嚴謹,且多餘信息多(諸如you know, listen, well, I mean, you see等),內容多為貼近學生生活或日常交際生活中的對話或獨白,它來源於生活,體現生活,和我們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繫,具有口語特徵,諸如猶豫、停頓、重複、思考、重音、略音、拖長音、被打斷、語序顛倒等,句子簡短等。同時,錄音文字材料的語言難度也略低於閱讀材料,材料中一般不會出現生詞,但個別不影響理解的詞彙也有可能出現;選項中能用單詞的不用短語,能用短語的不用句子,不用複雜的句子作選項;聽力試題不考查語法知識;問題常以特殊疑問句的形式出現,不以一般疑問句的形式出現。

聽力語言材料的內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方面。常見的日常生活的話題有:問候、邀請、看病、約會、聚餐、購物、通知、問路、打電話、談論天氣、詢問時間、自然災害、新聞報道等等內容。聽力語言材料的長度適宜,既有足夠的信息量供試題設計問題,又不會給考生增加記憶負擔,最長的一段語言材料只有150個詞左右(近兩年的試題情況),最短的對話也創設了一個較明確的語境。

五、命題程序及方法

命題既是一種學術水平的體現,也是一門技術。為了使試題既符合教學大綱對學習內容的目標要求,又能體現考試評價改革的新理念,命題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1.學習教學大綱(包括教材)及《標準》中有關聽力要求的內容,研讀《2017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外語聽力測試大綱》中的有關規定。

2.制定“雙向細目表”。

3.選擇擬出題的各個分項。在“雙向細目表”中,利用打“√”等方式選擇在哪些知識點上命題。所命試題的題型、難度、分值應符合《2017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外語聽力測試大綱》中的“一、二、三”尤其是“三、考試方式與試卷結構”的要求。

4.利用前三步擬定好的雙向細目表開始命題。

5.討論修改。當試題命制完畢後,每個命題人應根據“雙向細目表”認真閱讀自己命制的試題,並做適當的調整或修改。

6.拼卷。當試題修改後,經過集體討論就可以拼捲了,討論時應該說明所命試題的出處等。拼卷時,要注意由易到難排列。拼好試卷後,再認真考慮整卷的難度、各考查內容的比例、賦分等。最後,根據整卷分析情況進行個別試題的調整、修改或重新命制。

7.審題。當試卷拼好並進行調整後,即可審題,審題時,既要審查每道試題的科學性,還要考慮效度、信度、難度,以及整卷的內容比例、難度比例等。

8.根據審題意見進行修改。

在命題過程中要避免試題中出現不規範性和隨意性,要特別注意其中的第3至第5步驟。

六、題型示例

第二部分 高考聽力測試應試技巧及訓練策略

一、聽力應試技巧

考生具備相應的知識以後,高考聽力考試的障礙主要出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力因素。考生被錄音材料牽著鼻子走,接受信息的速度跟不上談話的語速,錯過關鍵信息詞,聽完後把握不住要旨。二是心理因素。高考結果分析反映,聽力測試的前五題丟分較多,這是因為在考聽力時,考生似乎進入狀態比較晚,心情煩燥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還沒等聽出個頭緒就結束了。一旦開頭有聽不懂的部分,有的考生馬上就會心慌,導致後面的問題也聽不懂。答題思路不對也是丟分的重要原因。高考聽力並不是重在細節,更不重在語法,而是重在對應(matching),只要聽懂對話的大概內容,就能根據常識和邏輯分析,運用排除方法得出正確答案。為此,聽力考試必須聽、讀、記結合進行:第一步迅速閱讀題乾和選項,第二步靜聽錄音、記住要點,第三步結合人物、時空、話題及背景推出正確答案。此外,聽力能力測試有心理、瞬時、信息三個方面的效應,決定聽力能力高低的關鍵在於能否儘快理解所聽材料的內在聯繫,領會其大意,抓住其重點。當然,聽力測試也有一些應試技巧,以求得考試狀態最佳、應試更嫻熟。因此,考生應掌握以下幾種聽力應試技巧:

1)安定情緒,集中注意力。

聽力測試在檢測考生正確理解口頭交際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檢測。考生需要穩定心理才能沉著應答,發揮出正常的水平。而過於緊張焦急的情緒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有礙正常發揮,使聽力反應速度變慢、把握信息的準確度會大打折扣。所以聽之前(或髮捲時)考生首先要安定情緒,排除雜念,集中精力,全身放鬆,保持最佳競技狀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聽音之上,做到充滿信心,沉著冷靜。同時可做一點放鬆活動(比如做幾次深呼吸、閉目養神、整理試卷等)藉此調整心態,以便輕鬆、愉快、主動地進入答題狀態。

2)掠讀題目,預測聽力內容。

利用試卷分發後和介紹每一節試題做法和播放每段對話或獨白前的5—10秒鐘的時間,及時、迅速地掠讀題乾和選項;根據題幹中的語言信息,預測對話或短文的語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內容;比較三個選項的異同,特別注意各選項中重複出現的詞彙,從重複詞入手,預測聽的內容,並且可以確定聽的關鍵(重複詞以外的信息);這樣聽錄音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側重,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3)聽準關鍵詞,把握整體意義。

聽錄音材料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的理解上,重在聽懂每句話的意思和內涵,不要強求聽清每一個單詞,而要抓住要點,聯繫前後內容,理解主旨大意,同時要特別傾聽與所設置的問題相關的信息。在聽的時候,切忌糾纏在一兩個沒有聽清楚的單詞或陌生詞語上,以致錯失後面要聽的對話和語篇的內容。聽不清時應馬上放棄,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體內容,抓住重點詞語和要點,一邊聽一邊把要點及回答問題的關鍵詞記下來。前面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可暫時放過,聽好後面的內容,集中精力抓住後面的信息,堅持“棄前保後、棄小保大、棄車保帥”的原則。

4)眼耳並用,動筆記錄。

聽錄音時,僅憑大腦的短時記憶是不夠的,如在聽第六到第十段長對話或獨白時,考生不可能記住錄音材料中涉及到的全部信息,特別是一些數據、時間、地點、人名等。所以考生就應做到耳聽、眼讀、腦思和手劃同時進行。有必要時,考生還要對一些非常重要且易忘記的信息做速記。速記時要遵循的原則是簡單、易懂、快捷。可採用字母、縮寫、符號、漢字等形式,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地點、人名用代號、長詞用縮寫、長句抓住關鍵詞等等,具體形式因時而異,因人而異。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時間(when,what time)、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soon,how often,how much)、數字(how many/how much)、選擇(which…)等信息,注意記筆記要抓關鍵詞,若特別有把握處,亦可不記,以免浪費時間。

5)保持良好心態,沉著應對。

聽力題雖然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但不要緊張,因為只有心態平靜,才能聽的清、辯的明,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大腦的潛能。過分緊張不利於捕捉聲音的信息,會使自己產生畏懼心理,考試時就會降低聽力反應的速度和準確率,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 聽音時,要注意抓住問題,因為問題是解答考題的關鍵所在。抓住問題,把捕捉到的有關信息進行優化處理。對自己有把握的試題快速作答;不會作答的,立即暫時擱置,準備聽新的題目。一定要克服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毛病,使整個答題過程更加順暢。凡有聽不清之處,要當機立斷,猜測一處答案或放棄,立刻轉入下一題,千萬不要過多糾纏,以致影響做後面題的情緒並且錯過後面的內容。聽完每一段錄音後,要前後聯繫,利用後面聽到的信息補充前面漏聽或有疑問的信息,並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判斷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準確性更高。要相信自己,答案選定後一般不要隨意改動。要用點面結合、點面互補的辦法,全面複查。對聽懂的部分,要確認;對聽不清的地方,要用已知推出未知。

二、聽力訓練策略

聽力理解是一種由多項能力共同參與的複雜活動,如辨音能力,確定背景、預測信息範圍的能力,認定各信息之間語法尤其是邏輯關係的能力,以及同時存貯和加工多條信息的能力等交織而成的綜合能力。聽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說、朗讀、閱讀、寫作、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關的,提高聽能的基本方法就是聽力訓練。有效的聽力訓練是培養與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最重要的過程和最關鍵的環節。訓練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瞭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際。

掌握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考生對不同語境和場景中發生的事件及其前因後果進行推斷。所以考生要儘量瞭解英語國家背景知識,認真梳理並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語言交際的場合及功能,消除在風俗習慣的差異方面的聽力理解障礙。 要注意拓寬知識面,尤其是要了解英美文化方面的常識,如交際禮儀、生活習俗等(中學階段共有41項日常交際用語項目)。

除此之外,考生平時要進行廣泛的閱讀,增加詞彙量和西方背景知識;要熟記有關日常生活等話題方面的詞語、習慣表達及用語,儘可能多地瞭解英美及其他各國的文化歷史,科學發展、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選擇判斷能力。

2)要有紮實的語法功底。

第一、語音知識不容忽視。應培養語音技能。正確的發音是進行語言交流的前提,所以要過好音標關。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語音基礎打好了,對提高聽力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還要注意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平時課上課下應有意識地注意學習和練習諸如語句重音、節奏、音變、連讀以及語調等知識。

聽力能力的提高還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礎上,考生必須有很好的語音知識,要能正確區分單詞的重讀、弱讀、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別句子的連讀、節奏以及語調等發音技巧方面的變化,還要儘可能熟悉各種人的音調以及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個體差異等口語特徵。

第二,要科學、大量地記憶單詞。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詞彙的學習和積累,詞彙學習要邊學邊記,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據讀音規則來識記。要努力擴大詞彙量。尤其要擴大日常生活詞彙和口語詞彙,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有聲詞庫,排除非通過視覺渠道不能提取詞彙的語言障礙。

第三,要注意學習必不可少的語法知識。熟練運用語法規則是理解的基礎。積累一定量的語法知識,如:it的用法、連詞的用法、非謂語動詞的用法、主謂一致以及否定轉移、倒裝語序等,則會使聽力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第四,掌握一定量的詞彙及相關語義是理解一篇聽力錄音的前提,增加詞彙量是克服聽力詞彙障礙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考生要通過各種手段擴大自己的詞彙量並掌握它們的語義。

3)重視培養良好的聽音習慣和聽力解題技巧。

平時做題大家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聽力內容不難但做起題來沒把握。問題就出在聽力解題技巧達不到要求或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應試技巧有別於語言知識,它可以通過訓練在短時間內掌握。即使在聽不懂題目內容時,也有可能根據應試技巧或題型特徵,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選出正確的答案。那麼,如何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呢?第一,學會聽前快速瀏覽習題,捕捉一切可以從題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專心致志,抓住要點,聯繫前後內容,理解主旨大意。在聽的時候,不管是聽幾遍,都不可掉以輕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體內容,抓住重點詞語和要點,不要強求聽清每一個單詞。可根據預覽效果以及聽到內容來捕捉正確答案的有關信息。第三,眼耳並用,動筆記錄。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邊聽邊記的習慣要堅持平時培養,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第四,結合人物、時空、話題及背景推出正確答案。另外,我們在聽錄音時,一般會聽到一些同音詞,這時,大家切忌不要用過長的時間去思考該詞到底是哪一個,而應該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和所提問題猜出此詞。否則,你就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時間,影響甚至不能聽清接下來的錄音,從而失去能輕易得分的題目。

4)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精聽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況下儘量把所聽到的語言材料完全聽懂,泛聽指廣泛地聽各種不同類型的風格和不同來源渠道的聲音材料,在聽力訓練時,要力求做到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課上精聽,課下泛聽,精聽抓“質”,泛聽抓“量”。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大家應該注意用精聽來提高準確率,然而有些同學在做此方面的專項訓練時,卻沒有好好地把握。他們一遇到難度較高的錄音時,便“自然”地去看後面的聽力材料。倘若長期這樣做的話,只會事倍功半,即使較別人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心血,也是徒勞。泛聽是指在理解了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它可以很好地培養大家的聽感。一些適合中學生的聽力錄音磁帶,如對話、短文、短劇、故事、歌曲等,都可作為泛聽的材料。聽過的材料可以多聽幾遍,不能一味喜新厭舊。課文錄音可在早晨起床或飯前飯後聽,聽時不必太過緊張,聽的意識也不必那麼濃。泛聽的材料要聽1-3遍,聽的時候認真程度可以靈活把握。

精聽一般由老師組織,但個人也可配置適量的聽力訓練材料,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收穫會很大。要注意聽的方法和技巧,答題之後要反思得失。精聽過的東西再反覆聽,就成為泛聽,次數多了,其中的“營養”就進了大腦。精聽的另一層含義是邊聽邊做聽寫,這有助於增強語感。精聽與泛聽,在不同時期有所側重,而在適當時期有效結合,聽力水平就會大大提高。

5)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

聽力訓練應貫徹於每個教學環節中,每週定時抽出一定時間集中進行聽力訓練;“常”聽但不“長”聽。多聽在於經常聽而不在於一時長時間地聽,如果長時間幹同一件事情,會令人感到疲乏,效果不會很好。反之,如果經常幹某一件事,即使每一次的時間都不很長,也會加深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次集中聽半個小時較好,隔一定時間再聽。大家也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課外時間去訓練,如:課間休息、早晨起床到到校學習這一段時間,洗衣服時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地地道道的英語會逐步培養出你的語感,促進你的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6)重視日常學習中的聽力訓練。

每個考生都要注意,提高聽力不是靠十天半個月就能做到的。這要靠平時的訓練和積累,因此首先要合理利用教材,進行規範訓練。教材中有著科學的同步英語聽力測試,在每個單元的訓練中,應當好好地把握和合理利用。同時還應努力適應教師用英語上課和組織教學,養成良好的聽說英語的習慣,把握住每一次練習聽說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聽說活動,爭取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提高自己語言學習的自信心與聽音辨音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只有平時養成全神貫注的好習慣,考試時才不會走神。另外,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同學說老師上課講的英語能聽懂,也能夠順利地聽懂課文朗讀材料,但遇到聽力考試中正規的錄音磁帶裡的聽力材料,聽起來就感覺有些吃力。這說明英語課上老師所講的英語和課文朗讀材料與英語國家人士所講的英語有差異,考試中的語言材料是幾近真實背景中的對話,語言地道,事先不能準備,眼睛幫不上忙。考試聽力和平時上課老師所講英語主要的差距還在於:弱讀、同化、連讀、音素的省略、失去爆破、聲音的輕重和語調變化等方面。因此,課後學生還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接觸英語國家的人士和英語,或通過使用英美國家人士朗讀的比較正規和高質量的聽力訓練材料等,每天堅持自主開展20-30分鐘的聽力訓練,儘量熟悉不同英語人士的語音、語調,使英語詞句的字形信息與聲音信息一併進入大腦。另外,為了能正確理解對方講話內容,平時要在自己的語音、語調上下工夫,力求準確,並訓練自己從頭至尾對聲音信息在大腦中的儲存能力,學會抓關鍵詞、關鍵句,從而提高聽力水平。

7)聽、說、讀、寫相結合。

聽力不是孤立的,聽說是一個整體。聽和說都是對大腦感官的刺激,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聽說要並舉。如在聽完一段錄音材料後可以就所聽材料進行復述,把聽與說有機結合起來,以說促聽。

另外,聽說與讀寫也應當糅為一體。把多聽與多講、多讀、多寫結合起來,有助於打實基礎,因為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是提高聽力的前提。另外大聲朗讀可以使考生糾正自己的發音,提高朗讀技巧,培養語感。限時快速默讀可以擴大考生的詞彙量,提高閱讀速度。聽寫,是聽力訓練中要求較高的一種形式,考生平時可對所學材料的部分段落進行聽寫,這樣既訓練聽的精確度及寫的速度,又可培養拼寫單詞及遣詞造句的能力,不失為一種好的訓練方法。另外,還可將聽過的內容憑感覺默寫下來,形成書面表達能力。閱讀面廣就會有豐富的詞彙量和堅實的語感,對聽力提高也大有裨益。

8)做好聽後糾正工作。

訓練時,對內容簡單的聽力材料或題目一般聽2—3遍為宜,但對一些較難理解或較靈活、容易出錯的內容或題目則應多聽幾遍,並分析難懂及產生錯誤的原因,切實做好聽後糾正工作,這樣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和能力。

9)就薄弱環節進行專門訓練。

在平時的學習中,應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薄弱環節的專門訓練:如何掌握所聽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與細節;如何能既聽懂單詞的意思,又理解通過語調升降、意群停頓、邏輯重音等表示的意思,進而推斷全篇對話或說話人的態度、意圖;既能根據聽到的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結合材料以外的常識去理解等等。

10)加強聽力教學,開展第二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儘量用英語教學,安排好聽力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足夠的口語聽力訓練;同時多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利用好第二課堂,增加學生接觸鮮活英語的機會,比如聽英語磁帶、英語歌曲、英語廣播、英語演講,看原版電影、英語學習片, 參加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沙龍等,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當中的無限樂趣。

總之,聽應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般說來,高考聽力題難度不會很大,只要平時打好詞彙基礎,堅持多聽,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高考中就定能發揮出最佳水平,取得滿意效果。

三、高考英語聽力核心話題與詞彙

日常談話,無論談及什麼話題都會用到相關的詞彙。熟悉某一特定話題所涉及的相關詞彙有助於理解談話內容。下面按話題將詞彙分類。

一)日常生活

living-room, kitchen, bathroom, bath, brush teeth, mirror, clothes, dress, umbrella, shower, factory, office, bank, wallet, rent, haircut, birthday, go to the cinema, film, housework, tidy, sweep, cook, furniture, fridge, table, chair, radio, television, watch television, tired, bed, make the bed, go to bed…

二)學校生活

education, kindergarten, school, institute, college, university, grade, junior, senior, graduate, degree, professor, teacher, student, monitor, pupil, librarian, office, lab, library, dining-room, playground, classroom, chalk, ink, lecture, course, subject, lesson, mathematics, geography, history, biology, chemistry, physics, politics…

三)興趣與愛好

favorite, interested in, be fond of, poem, novel, music, piano, sports, computer games, collect stamps, collect coins, film, watch TV, listen to the radio…

四)家庭、朋友與周圍的人

home, family, granny, parent, father, dad, mother, mum, husband, wife, child, son, daughter, brother, sister, aunt, uncle, cousin, nephew, niece, twin, people, friend, guest, neighbors…

五)工作與職業

company, factory, employ, labor, work, job, actor, actress, player, manager, clerk, worker, engineer, scientist, merchant, business, professor, headmaster, teacher, student, servant, waiter, waitress, boss, secretary, doctor, nurse, patient, shop assistant, customer, driver, conductor, guide, passenger, reporter, writer, artist, poet, musician, pianist, painter, pilot, soldier, policeman, lawyer, housewife, cook, farmer, peasant, tailor, gardener, operator, typist, postman…

六)購物

go shopping, market, shop, store, bookstore, money, bill, dollar, pound, quantity, quality, weigh, size, price, expensive, cheap, dear, worth, save, charge, bargain, sale, buy, pay, cost, spend, change, borrow, lend, clothes, shoes…

七)飲食

food, sandwich, bread, cake, beef, hot dogs, butter, cheese, ham, biscuit, soup, chicken, fish, rice, chocolate, egg, meat, drink, milk, water, coffee, tea, wine, beer, vegetable, potato, fruit, tomato, orange, oil, salt, pork, spoon, fork, knife, dish, plate, meal, breakfast, lunch, supper, dinner, delicious, thirsty, hungry, full, restaurant, order, serve, menu, taste…

八)假日

holiday, vacation, New Year’s Day, Women’s Day, April Fool’s Day, Children’s Day, National Day, Teachers’ Day, Thanks-giving Day, Christmas…

九)文娛與體育

game, Olympic Games, match, sports meeting, team, foot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table tennis, tennis, swim, skate, race, run, jump, chess, ticket, film, cinema, club, theatre, concert, dance, music, piano, violin…

十)健康

body, head, forehead, face, mouth, tongue, brain, tooth, eye, nose, ear, neck, throat, shoulder, arm, hand, finger, nail, chest, heart, lung, stomach, waist, back, leg, knee, foot, ankle, bone, temperature, pulse, breath, disease, ill, sick, trouble, cold, fever, ache, cough, sneeze, sweat, pain, hurt, treat, cure, recover, operation, medicine, hospital, clinic, doctor, nurse, patient, health, fit, blind, deaf…

十一)周圍環境

environment, nature, continent, river, lake, hill, mountain, valley, rock, desert, forest, island, land, ocean, sea, beach, city, building, factory, country, farm, village, garden, park, flower, tree, grass, plant, crop, pollution, noise, fire, rubbish, flood, earthquake, population, animal, space, sun, moon, star, planet…

十二)天氣

season, weather, sunny, fine, clear, sunshine, cloud, cloudy, wind, rain, storm, thunder, lightning. Shower, snow, fog, flood, wet, temperature, hot, warm, cold, cool

十三)旅行與交通

abroad, tour, travel, trip, journey, bicycle, car, voyage, plane, ship, taxi, boat, truck, flight, lorry, luggage, map, ticket, hotel, crossing, traffic light, street, road, railway, station, airport, highway, direction, left, right, straight, ahead, north, south, east, west, drive, kill, jam, camp, picnic, tent, police, stranger, passenger…

十四)學習

subject, class, course, lesson, biology, chemistry, composition, computer, law, language, maths, physics, teach, study, learn, review, write, read, knowledge, text, exercise, dictation, examination, test, fail, pass, experiment, book, diary, dictionary, ink, magazine, rubber, newspaper, paper, pen, pencil, rule

主編:梁翔

速读!202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英语听力测试大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