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監管”試點有望啟動,名單等事項確定指日可待

10月11日,有記者從多方人士處獲悉,P2P網貸“監管”試點有望啟動,

但關於試點具體的名稱、方案、步驟以及少量入圍機構的標準,尚未最終確定。


目前,P2P網貸專項整治工作主導方向仍是風險出清。7月6日晚,據央行旗下的金融時報報道,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P2P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下稱“會議”),中央各有關部門和部分省市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明確,2019年第四季度,在合規檢查、接入系統、數據核驗等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將逐一對在線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並舉化解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而在7月6日之前,關於“監管試點”,更為廣泛的提法是“試點備案”。

4月3日,有記者獲悉,監管方要求各地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政策,穩妥有序處置風險隱患,推動網貸機構迴歸信息中介本源,在確保平穩健康運行的基礎上,爭取於2019年下半年開展部分省(市)的試點備案工作,力爭於2019年末取得初步成效,完成少量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防範重大風險三年攻堅戰的總體時限要求,

於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存量網貸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


自2007年國內誕生第一家網貸平臺以來,P2P行業已走過風風雨雨的12年。這12年間,網貸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以其普惠金融特性,為大批不能從傳統機構獲得資金支持的企業與個人有效解決融資問題,2017年P2P網貸行業服務的借款人數已超2000萬,2018年該數字也逼近2000萬。

在過去的發展中,網貸經歷過萌芽、快速發展、野蠻生長多個階段,伴隨著這些的則是行業各種亂象叢生。終於在2016年《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網貸行業正式進入監管時代。

隨後各大全國及地方性監管政策陸續下發,監管體系初步完成,合規整改成為行業主旋律。不管是“銀行存管”、“信息披露”,還是“打擊逃廢債”、“要求平臺進行實時數據對接”,種種舉措都可以看到監管對於網貸的期待、認可與關注。

不過,由於P2P整改的工作難度大、存量大、進度不如預期,2018年6月以來,網貸備案多次延期。監管口徑的變化似乎再次為網貸行業前景帶來一絲不確定性。但實際上在此之後,監管動作明顯加快,金融行業迎來多方面清理整頓。

網貸行業目前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P2P行業正處在合規備案的關鍵期,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網貸行業規則,有效防範網貸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快行業合規進程,實現網貸機構優勝劣汰,真正做到監管有法可依、行業有章可循。

2019年,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折時代。面對監管合規的要求,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經歷著艱難的“蛻變”之旅。

合規之路還在延伸,平臺仍需負重前行。在行業不斷出清的過程中,未來將迎來一個更加健康的市場環境,博彙九洲將與同業夥伴將攜手努力,為普惠金融更加美好的明天繼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