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貴州這些紅色旅遊景點相當火了

根據貴州省假日辦彙總市州報送的統計數據,在國慶七天長假之中,全省共接待境內外遊客493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32.11億元。今年也是建國69週年。因此在貴州的一些紅色遺蹟也是相當火熱。下面就介紹那些十一相當火熱的貴州紅色景點。

十一長假,貴州這些紅色旅遊景點相當火了

遵義會議遺址

貴州老城遵義,因為那次著名的決定中國革命勝敗興亡命運的重要會議,具有了“革命聖地”的特殊意義。踏上遵義城特有的青石板路,尋找遵義會議的舊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終於完成一次中國共產黨人充滿理性和智慧的成功選擇。在這次會議上,經過激烈的爭辯交鋒,參加會議的20個人,以17比3這一舉足輕重的表決結果,使得毛澤東及其代表的正確思想最終成為這場交鋒的勝利者!會議重新肯定了毛澤東的軍事路線,改組了中央領導機關,將毛澤東推向領導地位。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波讕壯闊的中國革命走到遵義,領航的重任交給了毛澤東。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變被動為主動,最終擺脫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壯舉,北上到了延安,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一條通往勝利之路。

十一長假,貴州這些紅色旅遊景點相當火了

遵義婁山關戰鬥遺址

海拔1 400米的婁山關,是川黔公路的因喉,北據巴蜀,南拒黔桂,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關口環顧四周,西育大婁山,是婁山山脈的主峰,東是小婁力。從北面上關,公路出桐梓紅花園,呈之字形盤旋到峰頂,靠關口北面懸崖上,雋刻著紅軍書法家舒同書寫的“婁山關”三個大字。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攀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成為黨勺歷史上一個生死枚關的轉折點。遵義會義以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採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一反被動挨打的尋面。二月,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匕,重佔桐梓,在婁山關與黔軍打了一場皿仗,全殲守敵3個團。當戰鬥剛結束,肖煙未散,毛澤東驅馬踏上婁山關,眺望舊海的蒼山夕陽.血色黃昏中層林盡染,乙想革命征程,不知要闖過幾多這樣的雄受方能取得最後勝利,不禁感慨萬千,吟匕了“憶秦娥·婁山關”這首流芳百世的千古絕唱。

十一長假,貴州這些紅色旅遊景點相當火了

黔東南黎平會議會址

坐落在貴州省黎平縣城德鳳鎮二郎坡52號,是一座清代的古代建築物。佔地面積近1000 平方米,外有高約20米的封火牆圍繞,森嚴幽靜。1934年12月18日,黨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參加者有:周恩來、博古、毛澤東、陳雲、劉少奇、李德等。會議討論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會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主持會議的周恩來採納了毛澤東的意見。與會大多數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黎平會議最後確定了向貴州轉兵的戰略決策,毛澤東的正確意見終於被黨中央採納,避免了陷入重圍的危險,使紅軍爭取了主動。黎平會議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

十一長假,貴州這些紅色旅遊景點相當火了

國慶期間,有大量的遊客前往這些紅色旅遊景點旅遊,在這個特殊的節日,緬懷革命先烈,祝福偉大祖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