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一开始,我觉得《玛丽和马克思》的角色造型很丑。后来,我发现我成了对他们抱有偏见的那一群人。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玛丽生下来,额头上多了一个丑陋的胎记,这个份与常人不同给她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烦恼。家庭生活也说不上幸福,妈妈整日酗酒,爸爸只喜欢住在木棚屋里。

无人陪伴的玛丽最喜欢的事情是下雨天可以躺在床上一边吃着炼乳,一边看着动画片《阿诺一家》。旁边是他最喜欢的宠物,伊索,是一只鸡。

偶然的一天,她心血来潮给一位住在纽约的陌生人写了一封信,并问了一个问题,他们那儿小孩子是不是也是从可乐瓶里出生的。

收到信的人叫马克思,是一个四十四岁,被医生诊断出有轻微精神问题,肥胖的中年男子。与世界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马克思在给玛丽的回信中诚实的回答了她问的问题并讲了几乎自己全部的事情,包括他一共做过的7份工作,他从六岁就成了孤儿,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喜好,比如他喜欢养宠物,并给他们起一些科学家的名字,他不喜欢别人抽烟,并常年保持捡烟头的习惯,他遇到令他焦虑的问题的时候,他会紧张的浑身出汗,并且要让自己空置一段时间才行……

初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会在一封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的信中写尽了自己的生平,甚至包括童年被大鸟啄过这样的经历。

后来,我明白了,他是因为孤独。

马克思没有朋友,即便他尝试去参加暴食匿名见面会这样的活动,他依旧交不到朋友。只能在心里虚拟一个聊天的对象,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社交障碍的患者都会在自己的心里建立一个类似于这样的虚拟角色,让人心疼。

所以,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他写了一封信的时候,他选择把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诉那个人,像是把四十多年积攒的话全部说出来了。这是他开启友谊的诚心。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我理解他,甚至有些喜欢这个呆呆的胖子。他比大部分人都专注,比如他可以一直养同一品种的鱼,从亨利一世到亨利九世;他常年保持捡烟头的习惯,他心地善良甚至还很幽默。他在给小女孩玛丽的信中提到乱扔烟头的危害时,他说烟头最后会被冲进海里,鱼儿吸了烟就会尼古丁上瘾,马上他又反驳说这是个笑话,因为烟头在海里不会燃烧,而且鱼儿也没有口袋去放打火机。

你看,我们总以为那些看起来笨笨的、不会变通的人蠢到不行,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心中可能装着很多好玩,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的事情。就像,你看到像马克思这样行动迟缓,精神有点不正常的胖子,怎么也想不到他会随口说出一个高级的幽默笑话。

就这样,马克思和玛丽开始书信来往,并做起了笔友。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一个是天真,有着自己小小的快乐和悲伤的小女孩;一个是终日困在自己精神世界中,不被外界社会包容的社交障碍患者。两个人居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马克思人生的大部分经历,玛丽虽然听不懂,确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马克思说自己永远不会哭,玛丽送给他一小瓶的泪水作为礼物。玛丽生活中的小烦恼,马克思倒是可以给他一下充满诗意的解决方式;比如,告诉玛丽她额头上的胎记其实是上帝赠与的美味的巧克力。

…………

我以为,两个人的生活会随着对方的出现而变得越来越好,是啊!谁不希望一个故事能够有一个暖心的结局。

我们总是单方面的希望好人会幸福一生,历经磨难的爱情最后会变的相濡以沫,不小心错过的人会再次出现在你的面前,好朋友会心心念念一辈子……

可是,世事总有无常。

过了很多年,玛丽长大了,做了手术把额头上的胎记成功去掉了。嫁给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男孩,因为马克思的心理疾病“亚斯伯格综合症”,她还在大学中主修了精神病理学并出版了著名的著作。

著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马克思的病症的治疗设想。她高兴的把这本著作寄给了马克思。

马克思大为生气,抠掉了自己打字机上的m键,寄给了玛丽。m是玛丽名字的开头。

马克思心中异常痛苦,我向你毫无保留的展示我所有的坦诚,你却研究我这份坦诚背后的心理病症。他开始变的不再平静,变得暴躁。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接到信的玛丽一蹶不振,本来无比美好的婚后生活开始出现裂缝。她把出版的所有著作都放到绞纸机种搅碎,他为马克思寄去一罐炼乳,并在罐子上附上了“i am sorry”。丈夫最终离开了她,他开始像她母亲一样酗酒。苦苦等待马克思的回信。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

后来的某一天,马克思给玛丽写了一封信。

马克思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

我也是,所有人都是,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

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

但是,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有的则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也象我的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玛利终于终于释然。

又过去了一年,玛丽带着自己的小孩子来到了住在纽约的马克思的家中,却发现马克思安静的坐在沙发上,永远离开了。桌子上还放着他早上刚刚吃完的一罐炼乳。胸前挂着那本用來辨识人的表情的小册子,是为了准备見他人生中唯一的朋友。而屋顶上,贴满了玛丽写给马克思的每一封信。

玛丽握起了马克思的手。像一对相识很久的老友。

可是,他们终究没能说上一句话,问候一句,共同分享一罐炼乳。

《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纳生活的全部

上帝对马克思和玛丽都很好,就像对我们每一个人一样。虽然我们大部分都不满足。

玛丽嫁给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人,雖然那個人最後离开了,但有多少人有机会可以嫁给自己一直喜欢的人,又有多少在因为自己酗酒而导致婚姻破裂的时候,还能听到对方说一句“我爱你”

而马克思,他交到了人生中唯一的朋友,虽说最后没有见到对方,但是心已经有了一个寄托。他戴着玛丽送给他的红色绒球离开的时候,心里是高兴的吧!

Love yourself first,是印在电影中一种饼干上的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病,但即使是病入膏肓,在世界某个角落,一定还是会有另外一个人欣赏你的古怪,和你一樣喜歡巧克力,分享你的喜悅,分担你的痛苦,將你的眼泪抹在臉頰上,心里却在微笑。

只要打开一扇门,沒有的話,就多开一扇——再开一扇。

要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