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在限定時間裡展開營救,是影視劇中常見的設定,其形式常常是兇手綁架了無辜者,要求主人公在限定時間完成某項任務或者實施營救,否則兇手將撕票。比如《電鋸驚魂》《七天》《考死》《神的禮物-14天》等。人命關天,限定時間進一步濃縮了救人的緊張感和迫切性,放大了戲劇衝突,也極大提升了觀眾的現場感和參與感。

劉心剛執導,李晨、王千源、楊採鈺聯袂主演的新劇《七日生》,採用的同樣是限定時間營救的形式。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七日生》海報

《七日生》改編自旅美作家孫康青的長篇小說《解碼遊戲》。小說最早刊發於2015年《收穫》長篇專號(秋冬卷),2018年發行了單行本,業內評價並不高。小說講述的是,布萊德原是前美國特種部隊成員,因性格殘忍而被開除,從此他開始精神變異。他瞄上了一輛旅遊巴士上的中國遊客,準備玩一場“遊戲”,把他們全部清除。旅遊大巴的幾個主人公各懷目的,邱永邦與兩個墨西哥殺手企圖聯手打劫,李曉宇想挽回女友文文,簡妮為報復父親跟隨他登上大巴……在墨西哥殺手和布萊德各自的恐怖計劃前,以李曉宇、簡妮為代表的華人同胞聯手起來,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的營救,同時也完成了自我救贖。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電視劇改編自小說《解碼遊戲》

對照小說原著,《七日生》做了不少的改動。比如小說中簡妮的父親是逃往美國的貪腐高官,在劇中他成了成功的商人;原著中的文文是旅行大巴的導遊,劇中她成了胸大無腦、一心想紅的模特;小說中的邱永邦不擇手段、沒有底線,劇中的他形象豐富了許多;原著中布萊德的線索並未呈現,最大的BOSS變成了人販子組織霍雷茲幫,他的手下綁架了文文,為解救更多的受害者,李曉宇以警察線人的身份登上被挾持的大巴……

相較之下,《七日生》的主線改編還是比較成功的,將原著並不相干的布萊德和墨西哥殺手合併為一,改為人販子集團,敘事更為集中,幾個主要角色動機更為合理,有更多情感戲,形象也更為立體。

《七日生》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因此該劇絕大多數場景都在美國取景拍攝。在美國拍攝需要嚴格遵循美國工業的相關規定,比如每週拍攝6天休息1天,每天的工作時間有限定等,因此《七日生》28集的篇幅,拍攝時長為135天,在國產電視劇裡算比較慢工的了。《七日生》在製作上也明顯想向美劇靠攏,強情節、快節奏,加上美國實地取景,以及美國西部片的暖黃濾鏡,某些橋段倒有美國西部犯罪片的感覺。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劇集在美國實地取景,畫面質感不錯

在此前的宣傳中,《七日生》自稱是“國際視野,國際表達”,想要讓中國電視劇“走出去”,想展現中國年輕一代的新形象,“為在美華人獻上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動作片”,云云。有這樣的宏大訴求自然是好的,海外救援的確也是表現祖國強大、增強國家凝聚力的極佳切入點,《戰狼2》《紅海行動》都曾取得極高的票房。這樣的主題訴求也就決定了《七日生》的定位:在美利堅的土地上,完成主旋律的表達。這也拓寬了主旋律的表現形態。

這一定位的難度在於:美式背景與中式價值觀表達,如何比較和諧地實現對接。故事發生在美國、取景地是美國、大量使用美國當地的演員,這就決定了該劇不僅是風土人情,包括語言、社會規範、人物的行為模式等,都主要是美式的。但劇集的主人公又是中國人和華人,弘揚的是中國人勇敢、無畏、講團結、重視家庭、家國情懷等優秀品質與情懷,如何讓中式價值觀不生硬地在美式背景中展現?並且,美式的價值觀會與中式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衝突,該如何和而不同,而不是西風壓倒東風或者東風壓倒西風?

《七日生》播出後,讓觀眾吐槽最多的是,該劇令人尷尬的配音。劇集在美國拍攝,出現了大量美國人,但劇中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全部採用普通話配音。明明是一部國產劇,觀眾卻有上世紀90年代看譯製片的感覺,分分鐘讓人出戏。畢竟現在的年輕觀眾已經習慣了美國背景、美國原聲的美劇,譯製片風格不免讓人感到隔膜。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劇中出現的所有外國人,雖然口型都是說英文,但劇集並不是原聲,而是採用了中文配音

如果中式配音屬於政策限定下的不可抗力,那麼劇中出現的各種尷尬的翻譯腔,就屬於團隊主觀上的不夠細緻了。像劇中幾個主人公時不時就用普通話來一句“該死”“哦,天啊”,試想有哪一個中國人是這樣說話的?顯然這只是將英語中的口頭禪“damn”“oh,my god”直接翻譯過來,但這並不符合中國人的口頭表達習慣。至少從語言上看,《七日生》是不洋不中“夾生飯”,你要說它是美國背景,但偏偏人人都說中文;你要說它是中式價值觀表達,但偏偏人物說話帶著美式翻譯腔。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哦,天啊”“哦,我的上帝”“哦,我的老夥計”“該死”等,都是屬於比較常見的翻譯腔

像《七日生》這樣絕大多數場景都在異國他鄉拍攝,難度係數非常大,不僅僅是人生地不熟造成的客觀障礙,也在於劇本寫作上,需要真切反映他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而不是想當然地把本國的模式套進去。就目前播出的劇集來看,《七日生》還是過於想當然了。編劇增加的許多橋段都非常中國式。比如文文被綁架前,兩個人販子還有閒情逸致在一旁爭吵,讓文文知道她要被綁架了;比如李曉宇和簡妮相撞,兩人拿錯了手機;比如文文被綁架後,簡妮在朋友圈發動了尋人啟事,然後在美華人就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集體行動了……感覺是看了一個假的美國背景,因為上演的依舊是中國套路。

《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失手

這種臺詞是沒有錯,是很“正能量”,但如何傳達價值觀需要更合理的方式方法

《七日生》是屬於那種想法不錯、工業化水平也較高的電視劇,不過現在年輕觀眾審美水平越來越高,看劇也越來越挑剔,對於細節的要求很高,細節的水準直接決定了一部劇口碑的上限。《七日生》大處著眼,小處卻連連失手,這也直接影響了這部劇的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