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全球疫情拐點尚未來臨 中國有望提前走出經濟陰霾

4月8日,受《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邀請,崑崙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在第二季“企業智慧生長指南”第二十三期《國際經濟形勢與資本市場研判》中對一季度的宏觀形勢、金融市場進行回顧,對二季度宏觀形勢和金融市場進行展望,他指出,疫情改變了經濟節奏,若未來全球疫情形勢出現拐點,世界經濟可能會迎來弱反彈,中國有望提前走出陰霾。

疫情衝擊世界經濟金融體系

張瑋認為,疫情對經濟形勢造成了四點衝擊。

一是大幅拖累經濟增速,即便未來出現拐點,世界經濟復甦也相對漫長。張瑋表示,新冠疫情對於各國經濟最直接的拖累在於隔離政策引致的停工停產。從中國的經驗來看,我國至少經歷了1個月以上的停工,而對於美歐等應對相對遲緩的國家,儘管全國大範圍停工的可能性不大,但部分經濟數據已經顯示了經濟的脆弱性。

二是引起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暴跌。張瑋說到,作為全球性恐慌事件,疫情第一時間打擊了股票市場的風險偏好,造成全球股市暴跌。緊接著,由於生產需求的減少,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疊加OPEC+原油減產協議的落空,全球風險資產形成了二次共振。

三是加快全球降息進程。以美聯儲為主要代表,作為對沖政策,美聯儲在疫情爆發後連續兩次降息,對其他國家貨幣當局造成示範效應,全球降息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的風險隱患也在積累。

四是重挫國際經貿格局。張瑋認為,疫情為全球交通帶來阻礙,而全球停工停產對於跨國製造業的產業鏈造成巨大沖擊,未來可能出現跨國產業鏈悉數崩塌的局面。

張瑋就疫情對世界經濟金融體系造成衝擊後,各國的應對方案進行了分析。

美國的應對方案,張瑋總結了四點:一是連續兩次大幅降息,並啟動大規模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二是實行了“開放式”量化寬鬆,不限量按需購買美債和MBS;三是先後與多國展開貨幣互換,緩解國際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問題;四是通過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包括給中低收入居民直接發放現金刺激消費、為受疫情影響大的企業提供貸款、政府撥款用於支持醫院醫療和藥品儲備、提高失業者救助金。

關於歐洲的應對方案,張瑋表示,首先歐洲央行維持了三大關鍵利率不變,額外增加 1200 億歐元資產購買規模直至年底;其次是實行嚴格的地區隔離措施;另外通過財政做抗擊疫情的準備;最後,有消息稱未來有可能效仿美國,實行歐洲版的“無限制量化寬鬆”。

中國的應對方案,第一時間輔以財政支持,同時依靠貨幣政策為實體企業填補流動性,而對於中國2020年的宏觀節奏,張瑋認為,一季度靠貨幣,二季度看財政,三季度見效果。

未來歐美經濟復甦速度較緩

對於二季度的宏觀經濟,張瑋分別以美國、歐洲、中國為例做了展望。

張瑋認為,美國難以走出衰退陰霾。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實施本末倒置,錯失最佳的先機,因此,美國疫情暴發非常嚴重,難以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

歐洲疫情發展趨向緩和,但經濟復甦可能較緩慢。張瑋提到,疫情已經摧毀了歐洲經濟,尤其是跨國產業鏈,加之老齡化問題嚴重,即便未來出現了疫情拐點,預計歐洲的經濟復甦相對美國而言更為漫長。

而中國方面,二季度有望啟動財政託底經濟,但要到三季度以後才能見到效果。對於未來國內的政策推斷,張瑋指出,可能會從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發行專項債、貨幣政策謹慎寬鬆、通過財政刺激“新基建”、PPP項目大力推進等方面來進行,歸根結底是財政發力,貨幣支持。

此次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問題主要歸咎於新冠疫情的集中暴發,影響不僅是金融層面,首當其衝對實體部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果未來實體經濟復甦較慢,全球主要風險資產仍將面臨較大不確定因素。”

張瑋表示,3月份以來,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和經濟體先後出臺了大量的刺激政策,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多國央行普遍降息,美聯儲“無限量”購買國債和MBS,各國鉅額財政刺激計劃、尤以美國2萬億財政刺激最具代表性,G20 成員國承諾的“5萬億刺激計劃”,其他貨幣寬鬆等。

在刺激計劃下,一旦未來某個時間疫情出現拐點,世界經濟有望迎來短時間反彈。但張瑋認為,這種反彈只是受益於前期各國的大量刺激,宏觀基本面真正完全走出新冠陰霾仍是不確定因素。所以,未來金融市場的反彈很可能和經濟基本面一起,屬於季度內的短期行為,不可持續。

而對於A股,張瑋指出,二季度應該是震盪中緩慢上揚,有望突破3000點,原因有四點。

一是春節以來,疫情對於A股影響最大,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在疫情應對方面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海外投資者有望賦予包括A股在內的人民幣資產以一定的避險屬性,屆時,北上資金的湧入將為A股帶來流動性支撐。

二是2月前後有望成為今年經濟低谷。受益於此前陸續出臺的刺激政策,加之各地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未來經濟數據會逐月恢復。屆時,基本面的觸底回升將對金融市場構成支撐,A股存在反彈預期。

三是春節前後,A股下跌了11.3%,儘管此後迎來了短暫修復,但隨著海外疫情的集中暴發,3月以後A股再次跟隨海外市場共振。截至3月末,仍距年初存在10%左右的跌幅,隨著基本面好轉,市場有望迎來超跌之後的反彈行情。

四是從中長期的視角看,2000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過5次明顯回撤。截至3月末,全部A股最新的動態市盈率為15.8倍,低於歷史平均(18倍);而上證指數的市盈率僅為11.64倍,為歷史極限低估值。在此背景下,無論是技術角度,還是情緒面,A股幾乎都“跌無可跌”,未來一個季度存在震盪上揚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