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軍進村一定會做這個事情,恬不知恥,令百姓有苦難言

在1931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也是直接就是解開了侵略的陰謀,張學良當時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了形式,直接就是不戰而退,這也是直接釀成了東三省全部都淪陷為日本的殖民地,上千萬的百姓也都是成為了日本奴役的目標,可是日本的野心並非這麼小,它們的最終目標是想要將整個中國都給吞下,爭霸亞洲,並且還曾經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言論。

日本之所以敢那麼的囂張,其中一方面就是在那個時候的中國還比較落後,當時清政府長期的閉關鎖國的政策,這也是直接就釀成中國失去了第一工業革命的機會,可是日本在明智維新以後,直接就開始了大力的變革,慢慢喝西方列強並駕齊驅,在軍事還有經濟上的能也是有著很大幅增強。可是一直到了29年的時候日本國內當時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軍國主義盛行,當時政府為了可以緩解一下國內的這些壓力,就直接把侵略的方向鎖定了軍閥混戰的中國。

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了以後,當時全國也是直接就掀起了一陣非常激烈的反日浪潮,無數的革命志士趕往前線奮起抵抗。可是因為日本這次侵略中國已經是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剛開始的時候中國也並不是日本的對手,當時直接導致了很多國土都淪喪了。

抗戰時期,日軍進村一定會做這個事情,恬不知恥,令百姓有苦難言

在39年的時候“七七事變”爆發了,日本當時發起了全面侵華的戰爭,在中國造出了一件非常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致使30萬同胞慘遭殺害,面對日本這樣一次次的暴行,憤怒的中國人民還有海外的華僑齊心協力共同來抵抗日本。

日本這個國家本來國土面積就是非常的小,並且資源也是嚴重的不足,所以要是再戰略上,日軍肯定是失望對中國實施速戰速決,這樣他們的把握才會比較大一些,可是日軍的這一點詭計也是早就被毛主席給看透,毛主席當時大膽的提出了“論持久戰”理論,不管怎麼樣拖也要把日本拖死。隨著日軍的戰線是越拉越長,資源和一些補給早就是跟不上了,當時為了可以解決掉這個困難,日軍直接想到了一個非常恬不知恥的方法“以戰養戰”。

抗戰時期,日軍進村一定會做這個事情,恬不知恥,令百姓有苦難言

到了42年的時候,中日雙方當時也是進入了相持的階段,雙方的情況相對也都是比較困難,日軍為了可以將這樣的平衡給打破,直接是制定了非常卑鄙無恥的“三光政策”瘋狂的對中國革命根據地大規模的掃蕩。這樣既可以對中國軍民造成非常大的一個破壞,並且還能獲得很多的糧食和能源補給。

抗戰時期,日軍進村一定會做這個事情,恬不知恥,令百姓有苦難言

他們一道村裡面肯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先道出搜索糧食還有蔬菜與家禽一類,因為日軍的火相對來說是非常高的,平時出了充足的大米還有面粉,還要有很多的肉和新鮮的蔬菜,這些在那個戰爭的年代是非常難得的物資,也就是因為這樣日軍只要是進村,肯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各個百姓家裡去搜索食物,可以帶走的就全部給帶走,要是帶不走的就直接燒了或者殺了,這也真是恬不知恥,令百姓們也是有苦難言。

抗戰時期,日軍進村一定會做這個事情,恬不知恥,令百姓有苦難言

後來中國也是制定了一套反掃蕩的措施,盡全力的來保護百姓們自己的財產。最後在全國人民一起的努力之下,在1945年的時候日軍戰敗投降。如今抗戰也是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了,可是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