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山 之 行

从妈妈那里,我很早就知道了黑山这个地方,因为她年轻时的一位好友在这山门内修行。妈妈也不止一次的说过,想去那里看看……

可能也是一种特定的缘分吧!一次在一个姐姐那里,通过她所写的文字和所拍的照片,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这个山,这个庙,思维有种似曾记忆的感觉,所以决定一定要去找找。

《 应是昨夜那场嚣张的雷雨

拦了我上山的路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山上的春始终是晚了些许

这花儿果真是不屑随那俗世的律动

傲娇地含着苞

悠然吸纳着灵山的禅香

只待悄然绽放

遗人间一世芬芳

还是这座殿

从不曾有转经筒的这座殿

我一如往常

净手燃一对烛

焚一炷香

一祈我的国

再愿人间双亲健

再愿兄弟姐妹每日开心颜

再再愿

所愿皆甜

拾级而上也会有惊喜呢

那熟悉的石阶定记得我

不然怎会如此不见外

肆意掩上厚厚的绿苔

那些蚂蚁定记得我

不然亦怎会旁若无人的爬行

毫无顾忌路人会无意将他碾踩

只是那些棕榈树,那些塔柏

竟突然长了这么高

高出了开山塔

必是合着这天地山体的灵气

深知这龙山开刹的不易

佑持那些正知念的善男女吧

所幸

老师傅仍旧明朗着

还能记得我的名

当然

絮叨最多的还是他的田地

田地里他的撒播和收成

收成里供养的十方信众

嗯嗯

我记着呢

要供养

有信

有立

利乐有情

文, 一一》


我是寻些这段文字第一次来到这里。不知道,这里的山,这里的石阶,还有这里的蚂蚁……是否也能记住这个初来山门的我。

进去山门,妈妈就去找她的故人,问了一个师傅,师傅双掌合并。

“阿弥陀佛,那个姓赵的,很早就离开了这里,听说去了浙江……”。

“阿弥陀佛,谢谢师傅”妈妈显然是有点失望的,从她脸上能看出。她来的时候,说了好多关于“赵姐”的事,也有十多年没有见过。

继续走在这庭院之内,有青砖黑瓦的老佛堂,有钢筋水泥做的新大殿。我更喜欢去有历史记忆的老地方去。

看见一位很年长的老师傅坐在一石阶前晒太阳。这肯定就是初建这庙门的“老师公”。一个有大慈悲心的佛门修行。记得,以前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过他的事迹。还在老师公年轻时,他的母体因为生病营养跟不上,年轻的师公将割了自己的肉,煮了汤给自己的母亲补充营养……

山门外的世界,我们有的人修生,有的人修死。让自己生的繁华,让自己死的有被人牵挂…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草木山石的情感,比起山门之外的我们,这里的似乎更执着,更慈悲,也更情长

这山门内的修行是估计是我们那些俗人不能真正体会的,也只是知道,他们所修行的估计是超脱皮囊的大爱。

行走在一条“通天”台阶上,一步,一步,还是一步,都不忍心加快自己的脚步,觉得每上去一步,就忘记曾经一个年月的春花秋月,同事能把自己变得干净了许些。

慢慢的爬上这段石阶顶,在上面寻一座石台上小歇,轻轻的风吹来了一缕缕佛香。

很羡慕这里的一切,哪怕是这里的风。

如果可以,我愿做一缕轻轻的风,不吹过风沙,不吹乱头发。只吹进这院落,很安静的。

我吹进了一注香,一香许一情

我吹进了一片叶,突然发现一叶真是一菩提。

我也吹在了师公的脚下,他抚摸着,笑着说“孩子,出了这扇门,你依然仍旧善良”。

来了一次,也要回去一次。进来了,也终究是要下山的。 毕竟,我还是那山下之人,也只是偶尔来,偶尔来。

黑 山 之 行


黑 山 之 行


黑 山 之 行


黑 山 之 行


黑 山 之 行


黑 山 之 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