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的考級證書,這些標準更能反應你的鋼琴水平

在考級那裡,一張證書就代表著你有著什麼級別的水平,但在你的老師那裡,聽眾哪裡,在你自己心裡,證書它只是個證書而已,考完十級就再也不練琴的人,他的證書會逐漸淪為一張廢紙,毫無含金量可言。

而能夠永不懈怠,不斷進取,堅持練琴的人,即便他不拿任何證書,碰到展露才華的場合,也能從容自若,成竹在胸。因為他們平時練琴,總拿這些當做標準:

練琴第一層:基礎識譜

要彈好鋼琴,正確識譜是前提。

樂譜上記載著彈奏一首曲子要注意的各種細節,在學琴初期,首先要做到最基本的兩點:將譜子上的音符彈準確,按照標註的節奏彈,這是彈琴的最基礎層次。在這個基礎上,隨著學習的加深,還會接觸到更多的識譜細節,例如表情細節、強弱變化等;

練琴第二層:清晰準確地表達

讀譜正確後需要將讀譜所得的結果清晰地用手指表達出來。彈鋼琴是個全身心的動作系統:眼睛要看;耳朵要聽;手指要動;腦子要想;內心要唱。

任何一個環節的脫節都會使整體演奏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鬆散坍塌。

所謂“聰明”,目觀為明,耳聽為聰。耳朵不聽,眼睛不看,謂之不聰不明。使譜上所寫的一切信息通過指尖與鍵盤的接觸,準確、清晰、整齊、均衡地傳遞出去,是彈好琴的第二層次。

練琴第三層:彈好聽

現在會彈琴的人很多,但能夠彈得好聽的人卻太少。學琴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判斷自己彈奏的效果是否好聽:

收起你的考級證書,這些標準更能反應你的鋼琴水平

A:自己聽。將彈奏的曲子錄製下來,自己反覆聽並和原曲進行對比,總結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練習改進;

B:找聽眾來評判。聽眾的客觀評價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將錄製的練習曲目給同學、老師、親戚等聽,通過大家的意見來了解自己的鋼琴水平,並有針對性地練習;

練琴第四層:彈得有意思

音樂是種語言系統。彈琴如同說話,有句子,標點,語氣,有逗號、分號、句號、驚歎號、問號等等各種不同的語態。

所謂“有意思”,首先要像朗誦,像宣敘,像唱歌,像演戲那樣把音樂的語態、語句、語氣充分表達出來,然後進一步融入自己獨有的意思,使音樂內容充實起來,打動聽眾的心靈,實現心靈層面上的溝通與交流。

總之,始終要明白,學琴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歷程,要做到不只是“會彈琴”,還要“彈好琴”。

*文章轉自聽見咪哆,更多資訊請關注“咪哆mido”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