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溫州有座野趣橫生的山,叫大羅山。雖然它沒有雁蕩山的名氣大,但這裡山清水秀,植被豐富,風光旖旎,有奇巖怪石,清溪秀水,峽谷幽洞,尖峰飛瀑,寺廟古塔,天梯長渠,花果樹木等等,至今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

大羅山裡有條神奇壯觀的巖,叫龍脊。這是大羅山最為著名的景觀巖。雖然它沒有朱自清先生筆下仙岩有名,甚至或許至今還鮮為人知,但它仙氣飄飄,妙趣盎然,氣勢磅礴,在你觀賞讚嘆之餘,深覺神韻悠悠,奇味無窮,壯感連連。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2019年秋季的某一天,當我信步登上大羅山龍脊的木製觀景臺,赫然橫恆在我眼前的就是這條靜臥山崗、形似巨龍、突兀而起,並由天然巨石自然組合而成、被稱作“龍脊”的巨巖,我不覺驚歎於它的“神”,它的“奇”,它的“壯”!

龍脊“神”在什麼地方?龍脊其實就“神”在它能給你帶來的“仙氣”。佇立龍脊之巔,極目遠眺,我望到這條“巨龍”頭頂是藍湛湛的蒼穹,飄來是輕悠悠的白雲,腳下是綠鬱郁的層林,吹來是涼爽爽的秋風,於是我不禁陶醉其中,飄飄欲仙。這裡還有個充滿“仙氣”的神秘傳說:很久以前,觀世音菩薩擇六月十九日準備在補怛洛伽山開場講經,一為慶得道紀念,二為廣傳佛法,使後輩早日得道昇天。菩薩掐指一算,得知那天恰逢颱風來襲,便去找海龍王幫忙。龍王恐天命難違,亦顧及菩薩面子,承諾唯大羅山一處可風不吹雨不打。菩薩遂擇其為場。龍王三太子得知菩薩講經一事,要求去聽經講道,菩薩應許。開場這天,大羅山山頂祥雲環繞,泉流潺潺,樹林鬱郁,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世音菩薩結伽跌坐,眾路仙徒恭敬圍繞,認真聆聽菩薩宣說大慈悲法。觀世音菩薩法力無邊,但凡世人聽講經者皆可得到昇仙。盛會結束,龍王三太子與眾仙徒共駕祥雲昇天,他的軀體就留在山中為仙石。大羅山的龍脊巖就是龍王三太子留下的軀殼。因龍脊巖深藏鮮為人知的山中,常人很難尋找發現,唯有有心人才能發現。所以,據後來的大羅山人說,來大羅山遊玩的人如能有幸看到龍脊巖,就會得到仙氣,保佑家中平安,萬事順心。千萬年以來,滄海桑田,日升日墜,這條“巨龍”就這樣默默地隱居於天地間,靜靜地臥伏在高高的山崗上,恆古不變,仙氣氤氳。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龍脊“奇”在什麼地方?龍脊“奇”在它的構造獨特巧妙、造型惟妙惟肖的天然景觀巨巖。龍脊巖由23塊截斷成節、大小各異、形狀相似、青白相間,約有十幾米高的塊狀天然岩石自然排列組成的條形巨巖,遠遠望去,猶如蒼勁堅韌的脊骨,節節清晰,綿綿相連;又如蜿蜒身軀的巨龍 ,龍頭龍身龍尾渾然一體,靜臥大山深處的山崗之巔,昂首呈噴雲吐霧、蟄伏蓄勢之神狀,似乎在養精蓄銳,尋機騰飛,其情態栩栩如生,渾然天成,妙不可言,故名“龍脊”,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傑作由此可見一斑。龍脊總長約40米,寬約5米,最高離地8米左右,屬於花崗岩地貌,典型的火山岩結構。據記載,距今約1.2億年左右的某一天,忽然天崩地裂,火山爆發,黑色的菸灰和白色的蒸汽形成的巨大的柱體衝出海面,直衝雲霄。熾熱的岩漿從海底地下的裂縫中噴湧而出,又不斷被海水冷卻凝固堆積,形成了海拔700米左右連綿的山頭,即大羅山山脈。破火山內,地塊相繼穹起,又遭地質構造運動,造成海進海退的侵蝕以及風化剝蝕作用,形成了龍脊現今奇異獨特的地質景觀。龍脊巖由巨大的岩石自然組合排列而成的條狀物體,龍頭龍身龍尾緊緊相連,形似青龍在山崗上游走,故龍脊又名“青龍游”。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那麼,龍脊又“壯”在什麼地方呢?龍脊“壯”在它的強大磅礴、氣吞山河的態勢。當我獨佇龍脊山巔,頭頂是藍藍的天,耳旁是颯颯的風,遠處是蒼蒼的山,腳下是層層的綠。凝視龍脊,在連綿起伏的蒼茫群山中,在谷深樹茂的高高山崗上,在呼嘯浩蕩的肅穆秋濤裡,它就這樣靜靜地臥伏著,似乎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天竺之音,又似乎在蟄伏蓄勢欲飛。千萬年以來,無論是雷電轟鳴,風雨飄搖,無論是風和日麗, 雲起雲落,龍脊,依然是那麼寧靜安詳,又威武雄壯,這“壯”觀的氣勢景象,豈不是護佑中華、欲騰萬里的“中國龍”?豈不是中華民族剛強不屈、百折不撓的“龍”脊樑?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神奇壯觀的巖—2019秋遊大羅山龍脊

神哉,龍脊!

奇哉,龍脊!

壯哉,龍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