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紫檀【五福臨門】擺件

單隻規格約:10*3*5.5cm 重60g

皮灰木底座55*11*2.2cm 重800g

此五牛選用上等的印度小葉紫檀為原材料,以雕塑的表現形式,將唐代名畫《五牛圖》,牛兒或仰首、或回頭、或抵角,接銜相連,逼真動人,五牛圖。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而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強。穩步向前,定不踏空。皮毛骨肉,無不有用。形容無華,氣宇軒宏。可作為家居擺件或禮品皆為上品首選。

《五牛圖》是唐代畫家韓滉的傳世名作,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珍視。南宋時曾入內府,元代時經趙孟頫、元太子等人之手,明代為項元汴等大家收藏,入清後則為清宮所藏。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關於韓滉《五牛圖》迴歸北京故宮,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五牛圖》庚子之亂散出,為安徽吳紉陵廉價購得,上世紀50年代國家以6萬港元自香港購會。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據楊仁凱《國寶沉浮錄》中所記載的:《五牛圖》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張大千所得,新中國建國後連同其他名跡,經周總理批准由香港購回,後歸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五牛圖》在歷史上知名度極高,趙孟頫曾為此三次題跋,稱其為“稀世名筆”,徐邦達則謂:“故宮收藏,以《五牛圖》為第一。”歷代也不乏臨摹《五牛圖》者,項元汴、吳湖帆等都有摹本傳世。 張善孖以畫虎名世,畫牛題材極少。此《五牛圖》極有可能是以善孖八弟張大千所藏韓滉《五牛圖》為母本,臨摹而成,時間在1932年冬,這或許能從側面印證張大千曾收藏了韓滉《五牛圖》。張善孖摹成之後,送給了王乃徵。後歸著名編輯家、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收藏。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印度小葉紫檀,五牛圖,五福臨門,木雕擺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