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同樣需要形象工程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後漢書》

男人,同樣需要形象工程

這便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源頭出處,只不過事過人遷,語句稍微改了改,語義也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中國男人對於實現人生意義的定義歷來都很清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男人需要面子工程嗎?老夫子設教之初似乎沒怎麼過多著墨,老人家似乎認為這是個不置可否的問題,得體就好嘛。可是對於聖人沒能拍板定論的事,也就意味著可以任由歷代大牛們隨意解讀了,而中國歷史上又從來不缺各領風騷的牛人,於是乎,東風吹來西風吹,中國男人的形象工程,就成了一萬個人心中的一萬個哈姆雷特。

最近一段時間,突然發現自己遇上了很多待解的人生問題,解不開理還亂,這大概就是中間危機開始的表現了吧。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想到了去求助朋友圈,這次是找到了一位久不聯繫的大學同學,消息很快就得到了回覆,電話便接著約起來,一個來小時的電話,既是讓我震驚於同齡人的成熟,也讓我受益匪淺,得到的建議分門別類,一條接一條,有長期規劃,有短期建議。短期建議中讓我深以為然,立馬就行動起來的,就是男人也一定要打理好形象。

打理形象這件事,又要分為兩類,保養和著裝。對於男人要注意著裝,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沒有異議的,畢竟“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可是深入人心的,只不過可能大家對於著裝的審美觀不一致,而有所差別,就像現在保險業務員之所以一定是西裝革履,就是要給人正式感,當然這也是工作的硬性規定,這種情況下,在上班期間,大家的衣品大都差不多,可是下了班,大家在著裝上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放飛自我,不在話下。說到穿衣這種事情,首先還得以身說法一下,畢竟是吃過這方面虧得過來人。畢業之後開始北漂,有次面試中,還是一如既往地的穿著大學時代的羽絨服去的,對於別人的感官,基本上一直都做到了毫不知情。這次面試的結果也是被紅牌罰下,人事的小姑娘送出門的時候,忍不住對我的衣品開始吐槽。怎麼說呢,自己都覺得已經習慣的不能再習慣的衣品,被人嫌棄了,首先是多少有些錯愕,個人審美差這麼多嗎?然後就很傻很天真的想到了一系列的問題,招聘對形象的關注真的這麼大嗎?不會比較考慮下我的內在?

當然後面經歷的多了,自己也多多少少從事過一些人事工作,甚至自己也在完全不自知的情況下,確確實實做著惟形象是論的事情,看來這種觀念確實深入人心,形象就是第一關。我們對一個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名字加形象,在做招聘的時候同樣如此,拿到一份簡歷,我們最先看的也肯定是名字和照片,如果一個人在應聘時,留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不佳的話,基本上就已經被pass了,畢竟全面瞭解一個人是要花費時間的,而面試官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這次被勸到調整著裝之後,我在街上觀察了下行人,相比衣著整潔乾淨的,穿著邋里邋遢的確實讓人不想看第二眼,不管是油膩的中年人,又或者是活力無限的年輕人,衣服還真的就是第二張臉。

說完了衣服,就是護膚了,要就這點在男同胞中得到廣泛認可,似乎頗有難度——男人護什麼膚,那不是娘炮行為嗎?其實我能夠從善如流,立馬支持護膚的建議也多少是被逼出來的,沒辦法,都一把年紀了,還要靠著層出不窮的青春痘痘裝嫩,實在是一件讓人忍無可忍的事。如果能有機會把冒痘扼殺在搖籃裡,那又何樂而不為呢?當然,護膚的話,還是女性同胞最有發言權,化妝也確實女性的天性,女性的化妝品遠比男性的菸酒更為奢侈,消費水準也一直是居高不下。在向一個妹子諮詢護膚技巧的時候,很好奇地問了一句,護膚現在看得到效果嗎?然後得到了句很隨意的答覆,有個毛的效果!那為什麼要用?為了三十多歲以後啊……說白了就是花錢買了份保險,保持青春活力,問題是在這個顏值當道的年代,又會有誰真的不在意形象工程呢?畢竟認真對待自己,才是享受生活的目的,也是一份美好生活的開始。男人,同樣沒理由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