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天文觀測史上的一道分水嶺。自從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我們就見識到了數千年來都不曾看到過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在此之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只有70億光年。而哈勃通過無與倫比的觀測能力,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130億光年以外。在哈勃之前,人類看到的宇宙圖片,還都是黑白照片;而哈勃通過它的相機、光譜儀、多波長濾光片和地面望遠鏡所不具備的高穩定性,向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貢獻,遠不止這些。今天,咱們來盤點一下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

宇宙的年齡

由於光速是有限的,所以宇宙天體發出的光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才能抵達地球。人類發明了一種獨特的距離單位——光年,用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走過的距離來定義。這個完美的定義方式告訴我們:一顆天體距離我們有多少光年,我們看到的它們的模樣就是多少年前的樣子。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前,我們對於宇宙形成的時間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而哈勃望遠鏡,給了我們答案。

大約在100年前,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哈勃望遠鏡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利用加州威爾遜山的100英寸望遠鏡,證明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存在。他還告訴我們:宇宙正在膨脹,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快。

通過反演我們推測,宇宙的誕生本來就是一次大爆炸,從一個奇點爆炸後不斷膨脹,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而遙遠星系的距離和退行速度,可以告訴我們宇宙的年齡到底是多少。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圖片說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M100星系照片,右側的是天文學家Wendy Freedman等人發現的其中三顆造父變星,藉此確定了它和我們的距離,從而確定宇宙的年齡)

計算遙遠星系的距離有多種,比如造父變星的方法、Ia型超新星的方法、或者是通過紅移值來計算。這裡有很多數據是地基望遠鏡所無法觸及的,而哈勃太空望遠鏡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大量的觀測,並且輔以地基望遠鏡的一些數據,最終得出結論:宇宙形成於大約138億年前,誤差在3%以內。

宇宙膨脹速度

知道宇宙是怎麼來的,我們就想知道宇宙是怎麼沒的。未來宇宙會發展成什麼樣?它有著怎樣的歸宿呢?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它以多快的速度進行膨脹,以及膨脹的趨勢。如果宇宙在加速膨脹,那麼宇宙可能最終歸於沉寂;如果宇宙在減速膨脹,那麼未來可能會重新收縮回一個奇點。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圖片說明:天文學家Adam Riess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找到了已知最遙遠的Ia型超新星,左下角的圖片是上面圖片的特寫,右下角是對比圖。對比後顯示這顆Ia型超新星清晰可見,證明宇宙的膨脹經歷過減速,但是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又開始加速膨脹)

20世紀90年代末,由Saul Perlmutter和Brian Schmidt領導的兩個研究小組進行了一場友好但緊張的“競賽”,他們的競賽內容就是通過剛才提到的Ia型超新星確定天體的距離,從而判斷宇宙是以怎樣的速度和趨勢進行膨脹。如果Ia型超新星比理論值更亮一些,那就證明宇宙的膨脹速度是在變慢的。

不過,正如他們在使用地面望遠鏡時發現的結果,遙遠星系中的Ia型超新星比預期的要暗淡得多,這意味著它們比預期的更遠。結論很明顯:我們的宇宙正處於加速膨脹的狀態。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Brian Schmidt團隊接下來的觀測表明:宇宙在其生命的最初8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確實在減速膨脹。不過,隨著宇宙的尺寸越來越大,宇宙物質的密度越來越低,引力作用越來越弱,而暗能量開始佔據主導力量,最終導致宇宙重新開始加速膨脹。

宇宙中有多少星系

1995年底,時任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所長的羅伯特-威廉姆斯利用他自由支配的觀測時間,將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準了夜空中一片空曠的區域。這片區域不是真的空曠,只是銀河系的恆星分佈比較少,而遙遠的星系非常多。通過哈勃望遠鏡,他觀測到了大量的遙遠星系,同時又減少了銀河系恆星的干擾,進行了一次完美的觀測和拍攝。

最終,342張圖像被合併成一張令人瞠目結舌的照片——哈勃深空場。天文學家們被驚呆了:那片看起來只有米粒般大小的宇宙空間,竟然隱藏著1500多個星系,而且全都是一百億光年以外的星系,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是一百多億年前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圖片說明:哈勃深空場,這裡除了幾顆是銀河系恆星外,其他的每一個光點都是包含著上千億顆恆星的巨大星系)

哈勃深空場這樣的照片,生動地為我們展示了宇宙最遙遠的歷史。天文學家們通過這張照片意識到,在宇宙大爆炸後大約5億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非常高的恆星形成率,然後這種恆星形成率在大約90-100億年前達到了一個峰值,"NASA天文學家利維奧說,"實際上此後一直在下降。"

而根據2012年的哈勃極端深場照片,天文學家們推測:我們的宇宙中擁有著大約20000億個星系。這些龐大的恆星集群,構成了今天的宇宙。

超大質量黑洞的現身

我們現在知道,宇宙中充滿了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統治著自己所在的星系,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超強引力。但是,在哈勃升空的時候,天文學家對於黑洞的認知還是非常有限的。有些人推測:除了恆星級黑洞之外,宇宙中還有質量達到太陽幾百萬甚至幾百億倍的恐怖怪物。但是,限於觀測能力,始終沒有人能夠證明這個猜想。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圖片說明:哈勃拍攝的M87,觀測數據顯示,該星系核心區域的氣體以大約每小時120萬英里的速度高速旋轉。根據這個數據和牛頓定律,就可以計算出其中的天體質量為太陽的30億倍)

1993年12月,在哈勃望遠鏡的巨大缺陷被修復的六個月後,哈勃天文學家公佈了對距離地球約5000萬光年的一個活躍星系——M87——核心的開創性觀測。利用暗天體照相機,哈勃從M87核心處快速旋轉的氣體盤周圍五個位置捕捉到了光,從而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在這個星系的核心,擁有著一個質量在太陽30億倍左右的恐怖天體!如此狹窄的空間擁有如此高的質量,超大質量黑洞是唯一可能的答案。

從此,人類確定了宇宙中不止有恆星級黑洞,還有恐怖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質量最少也有太陽的100萬倍,最大的甚至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60億倍。而這個M87超大質量黑洞,也正是人類歷史上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主角。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這一觀測結果被譽為超大質量黑洞存在的 "教科書式 "證明,接下來越來越多的超大質量黑洞被發現。它們有一些形成於宇宙的最早期,隱藏著宇宙形成的秘密。科學家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觀測,才能瞭解這些神秘的天體。

拉近行星的距離

除了這些龐大的天體之外,哈勃望遠鏡也會“接接地氣”,拍攝一些“比較小”的天體,比如行星。

1994年,當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大漏洞剛剛被修復,太陽系就上演了最驚險的一幕——彗木相撞。所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剛剛恢復實力的哈勃馬上把目光對準了木星,見證了這百年不遇的奇觀。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圖片說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彗木相撞,左上角的黑斑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留下的疤痕)

同時,哈勃太空望遠鏡也會不定期地觀測金星的雲層和火星上的沙塵暴,研究木星和土星的洶湧的恐怖氣旋、行星環和極光,還會跟蹤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系統,並且在新視野號探測器抵達之前幫助天文學家觀測冥王星。

在太陽系內觀測行星還不算,2008年11月的時候,哈勃太空望遠鏡還對一顆系外行星——北落師門b進行了成像。

北落師門位於南魚座,距離地球大約25光年。2008年的時候,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它進行了觀測,發現了它附近的奇觀。很多人聯想到了電影《指環王》,於是給它起了個綽號——索倫之眼。當時天文學家推測,那裡應該有一顆行星,並命名為北落師門b。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大重要發現,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觀測有多難

不過,前幾天的時候,天文學家宣佈:北落師門b可能只是一個誤會,從2014年開始就觀測不到了,由此推測原本認為是北落師門b的天體可能是兩顆小行星碰撞後形成的塵埃雲。不過,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哈勃望遠鏡的這次觀測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我們研究太陽系和其他恆星系統的演化有著巨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