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

這幾天關於中行原油寶爆倉的話題不斷,根據財新報道:

從權威渠道獲悉,按協議結算價統計,中行“原油寶”客戶約有6萬,保證金42億元全部損失,還倒欠中行保證金超過58億元。2019年中行淨利潤1874.05億元,58億元的約佔去年淨利潤的3%。

財新報道


6萬投資者不但血本無歸,還倒欠超過58億元保證金——這得顛覆多少人的認知,感覺2020年真的啥也沒幹,咱們光顧著見證歷史了。

PART01

有老讀者私我,能不能寫篇文章分析下原油寶事件。其實事情發酵這麼多天,網絡上已經有不少深扒該事件的文章了,因為我本身不參與期貨投資,對期貨尤其是原油的瞭解很少,所以無甚可寫,我只說自己懂的東西。

原油寶事件中被負債的6萬投資者確實挺讓人同情的,他們得到的是“血淚教訓”,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該從這個驚天巨雷中得到警醒:

不懂的產品不要投!

投資的本質其實就是認知的變現,不要試圖去賺取超出自己認知以外的利潤。

這並不是“馬後炮”,之前已經反覆提醒過大家: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沒有看到過這段話的,今天我再貼一次,希望你們可以記住:

無論是屬於哪類風險偏好,想投什麼產品,投資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你投的產品,投資週期、收益率、資產投向、風險等級、費率、管理公司等等。有些在產品詳情中(或說明書)就能查到,你也可以到第三方平臺或者相關論壇查詢下相關資料做做功課。不懂的產品,不投。

原油寶的問題,當然有多方因素導致,如何歸因?

請記住: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產品本身如果違規的話,投資者當然有權利申訴維權,該由銀行承擔的責任必須承擔。

也不排除有的理財經理在兜售產品時誤導了投資者,這一點年輕人就必須提醒自個的爸媽,因為他們可能只是去銀行存個款,一不小心就買了銀行理財。

而原油寶的投資者裡,其實也不乏對產品不甚瞭解的人,在聽到原油價格大跌後想進場“抄個底”,純粹是跟風投——這次事件真的是血淚教訓。

當時特別提醒大家要注意甄別“真假銀行理財”,還要注意“仔細查看產品條款”。但可能有的人弄清楚了“真假銀行理財”該如何甄別,卻依然不清楚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

PART02

銀行理財有哪些風險等級?

通常銀行理財產品會按R1-R5劃分等級,風險依次由低到高,由產品資金的投向來決定。且風險分級是在滿足管理辦法的前提下由各銀行自己制定,不同銀行之間會存在一定差異。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在投資者購買之前,銀行會先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試,以評估投資者適合哪個等級的理財產品——這裡就要注意了,風險測試一定得按自己的真實信息評估,不要聽理財經理說選哪個就選哪個,更不要讓理財經理代填報。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實際上,現在投資機構給出的風險承受能力測試模板多是千篇一律的,在網上或者手機上一兩分鐘就能測完,測完後投資者依然不懂即將要買的產品究竟投的什麼、有何風險。

小丫更建議大家在做完風險測試後,具體的去了解想投資的產品知識,最基礎的方法就是先看產品說明書。

常見R1-R5分級是這樣的(非標準化分級):

  • R1(保守型)

風險程度非常低,本金安全性高,收益波動極小,可以理解為幾乎不可能虧損的理財產品。但後來監管不允承諾“保本保息”,所謂的保本理財退出市場,目前R1級的理財產品投的都是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貨幣市場工具,譬如國債、政府債、央行票據、同業存單等,可以理解為和貨幣基金差不多。

  • R2(穩健型)

風險程度中低,收益波動小,但不保證本金的完全償付,只是該等級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波動相對可控。所配置的資產主要為固收類,比如貨幣市場工具和債券,且除了國債、政府債外,還會配置一些高信用等級的企業債,配置相對分散。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某銀行的R2級理財產品信息

  • R3(平衡型)

風險等級適中,收益有一定波動,產品虧損的可能性不能忽視,主要配置的資產為固收類,此外還會配置部分權益類、金融衍生品類(比例一般在20%以內),該等級的銀行理財需要承擔一定風險。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某銀行的R3級理財產品信息

  • R4(成長型)

產品風險程度較高,收益波動較明顯,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高,所投資產種類多、複雜性高。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某銀行的R4級理財產品信息

  • R5(進取型)

產品風險高,收益波動顯著,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很高,甚至有可能全部虧損。

一般來說,買R1、R2等級的銀行理財,本金虧損的可能性較低,收益一般在3%-5.5%之間;買R3等級的銀行理財,需要承受中等程度的風險,本金有虧損的可能性,但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一般不超過30%。R1-R3的銀行理財,面向的是大多是普通投資者。

至於R4、R5,則是高風險銀行理財,這種產品的數量不多,一般面向高淨值或者私人銀行客戶,而且需要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才能參與。

PART03

這次暴雷的原油寶風險等級又如何呢?

我沒有檢索到產品說明書,所以無從得知中行將原油寶歸在哪個風險等級。

而根據其他媒體報道,中行的官微曾經在宣傳中把原油寶推薦給“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實際上,原油寶是“為境內個人客戶提供掛鉤境外原油期貨的交易服務”,且本質上是“紙原油”,這類產品的風險等級,怎麼看都不適合“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

R3級的產品雖然可投資金融衍生品,但比例一般會控制在30%以內,像原油寶這樣有倒欠銀行錢風險的類期貨產品,不可能是R3級。而且原油寶的風險警示中,並未提及該產品存在倒欠銀行錢的風險。

所以:

賣者盡責,銀行是否未盡適當性義務甚至存在違規操作?

買者自負,投資者是否清楚瞭解產品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

目前原油寶事件的投資者,已經在準備資料向銀保監會投訴,在這篇文章即將收尾時,我看到新浪財的一則新消息:

6萬投資者的血淚教訓,敲警鐘!

處理結果如何還需要時間,但這次原油寶事件確實給投資機構和投資者都敲了一記大警鐘。

最後以前段時間我在聊保險配置時所寫的一段話,作為收尾:

作為投資者,自己花(投)出去的每筆錢,如果想少踩坑少走彎路,勢必要花點心思和時間做做功課,而不只是依賴保顧、投顧,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決策負責。

現在互聯網工具那麼豐富,很容易檢索到相關資料。如果不願意花這點功夫,就不要指望所有的保顧、投顧、中介等都是道德高尚、職業素養很強的人,每個行業裡,總有濫竽充數的人(或機構)。儘管法律監管是日臻完善的,但很大程度上,法律是來給道德兜底的,而且每個人的道德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