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10月28號,浙江省擬定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新方案。這個方案一公佈,在家長中間掀起了一陣海嘯式的熱議。方案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沒有完成作業的,可由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1.真正減的不是正常作業,而是“暴力作業”

少數家長表示贊同。認為當下孩子的作業太多了,學習的科目也多,孩子經常做作業到晚上9點之後,有的晚上11點也完不成,而且平時除了作業就是作業,孩子根本沒有孩童的玩樂時間。這個政策真的太好了,可以教孩子一些課堂之外的東西了,感覺讓被作業壓迫的孩子看到了曙光。

同時,很多家長卻持反對意見。認為如果學校老師一再地減少作業,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導致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充分。

對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感到擔憂,擔心孩子變懶,變得沒有競爭力。他們認為這些年的減負矯枉過正了,該做的作業還是要做的。

其實,一些家長對晚9點以後,孩子可以不做作業的政策可能有些誤解。這裡所說的晚9點後不用做的作業叫“暴力作業”,並不是平時老師佈置的正常範圍內的作業。

2. 什麼是暴力作業?

兒童教育心理學家尹建莉說:“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她認為暴力作業對兒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極影響。它的壞作用,遠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點熱、多吃一個饅頭有點撐那樣簡單。

它能改變事情的整個狀態,讓孩子罹患一種“厭學”的慢性疾病,摧毀他們的上進心,吞噬他們的創造性,消磨他們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會損害他們的道德。

家長們總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正確的,對孩子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孩子必須按要求完成。實際上,孩子們寫了太多無效作業,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了負面的效果,所以必須反對佈置或做“暴力作業”。

暴力作業主要有3種:

01數量大的作業

數量多的作業是最常見的暴力作業。

一次,女兒回家就開始做作業,除了吃飯的時間,一直到晚上12.05才做完老師佈置的所有作業。我看了一下,上四年級女兒的作業,語文2張試卷,從頭抄寫,一字不漏地寫在本子上,數學練習冊10頁,背誦思品10道解答題答案。

這些大量重複性的勞動,不僅浪費了孩子的時間,而且讓孩子對做作業的體驗非常不好。

由此,有的家長跟老師發生了不愉快的爭議。

晚上12點,某學校家長群裡,一位家長因為孩子有太多作業,與老師發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家長被老師踢出家長群。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 家長:老師,睡了沒?
  • 老師:睡了,怎麼有事嗎?
  • 家長:你睡覺了,我閨女還沒睡呢?你睡什麼睡?你給孩子佈置那麼多作業,憑什麼你能睡覺?我孩子12點不睡覺?

我完全能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女兒那次作業讓她邊哭邊寫,手指磨起血泡,給她爸心疼的。

學習是一個特別需要自主性的腦力勞動,人可以被迫體力勞動,但不可以被迫腦力勞動。作為教育者,應該最大限度挖掘學習者的主動性,而不是讓學習者變成一個“複印機”。

02.懲罰性質的作業

我看到過一個初中8年級的孩子,因為考試不達標,試卷上錯題抄寫5遍,成語解釋錯誤的,抄寫20遍對的解釋。一個初中7年級孩子,英語單詞聽寫不及格,每個單詞被罰抄寫100遍。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這些帶有懲罰性質的作業,如同一個個小怪物,站在離孩子最近的地方,一遍一遍地嘲笑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打擊孩子幼小的心靈,帶孩子進入一個痛苦的模式裡。

孩子不會因為抄寫100遍單詞就把這個單詞記牢,反而容易對這個科目恨之入骨,再也不想去學習。

03惡意評價

朋友的女兒圓圓初中時,她的一位英語老師,每次單詞測驗時,只要學生寫錯一個單詞,就給打“0”分。圓圓也沒少得零分。老師可能是想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們知道,不想得零分就只能爭取得100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這種惡意評價,只能導致學生們在測驗中更不認真。學生們發現,這樣的測試,寫錯一個單詞和只寫對一個單詞得的分數一樣,大家也就不在乎對了幾個或錯了幾個了。

這3種暴力作業就像貪婪、自私和嫉妒相尾相隨,同時出現同時存在。它們給孩子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痛苦,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利於孩子學習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對孩子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兒童心理學專家強調暴力作業對兒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極影響。它的壞作用,遠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點熱、多吃一個饅頭有點撐那樣簡單。

它能改變事情的整個狀態,讓孩子罹患一種“厭學”的慢性疾病,摧毀他們的上進心,吞噬他們的創造力,消磨他們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會損害他們的道德品質。所以它不是小事,是“教育事故”。

3. 堅決對暴力作業說NO

部分老師和家長對暴力作業的偏愛是暴力作業長期存在的原因。

有的家長認為多寫多記就能多學知識。他們覺得一個字寫10遍就是比寫1遍好,一道題做5遍就是比做1遍好。他們把學習這件需要動腦力的事情硬生生簡化成了機械重複。

其實,我們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字寫3遍還好,寫30遍時越寫越不像,寫到100遍時幾乎不認識了。

他們不知道,大腦認知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自己的規律,其中的感情參與極其重要,作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當的才好。

有時,孩子遭遇了暴力作業,卻不對家長說,不敢請求家長的幫助,只能自己忍耐完成。孩子寧可受懲罰也不向家長說,這跟平時家長對暴力作業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做暴力作業,還暗自高興,認為孩子多抄寫了課文,比別的孩子多學習了。

這樣的孩子容易產生於厭學情緒,對學習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摧毀他們的上進心,吞噬他們的創造力,消磨他們的道德品質,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時,要及時跟老師溝通,找到真正能讓孩子進步的突破口,和孩子,老師一起把暴力作業拒在門外,堅決對暴力作業說NO.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4. 當遭遇暴力作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

遭遇暴力作業時,需要對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向老師做一個瞭解,電話或微信都可以。

瞭解是否孩子最近在學校表現不佳,或是成績有所下降又或是上課時犯了什麼錯誤。

瞭解清楚情況之後,真誠地跟老師交流,儘可能尋得老師的原諒和理解,並告知孩子此時的作業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請老師收回暴力作業要求,給出一個正常的作業要求。

請記住因為心疼孩子,將一腔怨氣都撒給老師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抱怨不能解決問題,當著孩子面抱怨,指責,攻擊老師,給老師難堪,孩子會對老師或該老師教的科目生出牴觸情緒,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

當孩子遭遇“暴力作業”,寫還是不寫?:浙江新規給你答案,不寫

在任何時候,家長和老師的目標是一致地,都希望孩子學有所成,但都會因人而異有所不足。雖然如此,家長和老師也要聯起手來消滅暴力作業這個小怪物,讓孩子輕鬆上陣,創造佳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