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羅志祥的前女友周揚青的一封分手信引爆全網。如果周揚青在文中說的是真的,那麼說明羅已經背叛過很多次了。而這封分手信裡透露的信息,也讓羅之前建立起來的人設徹底崩塌。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其實,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人設崩塌事件總是叢出不窮,時不時的出一些關於名人、政治家、教師或企業家的爆炸性新聞。

前有翟天臨學術造假,江一燕的人設崩塌,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錢某車內侵犯女學生,北大教授馮仁杰,因為個人作風問題,被北大除名......

近有發生在韓國的惡性集體性犯罪“N號房”事件的經營者,年僅25歲的趙周斌(音譯)在現實生活中甚至是一位被認為是很有愛心的人。以及最近發生的,作為公司高管的鮑毓明侵犯養女案。

為什麼這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功的人,或是表現的很有愛心的人,甚至是從事著自帶高品德光環的教師職業的人,卻會做出如此品德敗壞的事情呢?

除去他們本身的人品問題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因為“道德許可效應”。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01 何為“道德許可效應”?

道德許可效應: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貝努瓦·莫林和戴爾·米勒研究發現,當人們對某事有一個明確的道德標準之後,在做出與這項道德標準相關的行為和判斷時,反而更傾向於違背這項道德標準的行為,這種現象稱為“道德許可效應”。

當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會感覺良好,就此放鬆了警惕,然後更容易相信自己的衝動。然而衝動卻是常常允許你做壞事的。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具有高道德標準的人,也會出現嚴重的道德問題,並且還能認為是合情合理,可以原諒的。例如,前文中提到的這兩位高校教授,因為自己教師的工作以及學術上的成功會覺得自己品德高尚,繼而縱容自己做出這種不道德的事情。

此外,“道德許可效應”不僅會批准我們做壞事,也會讓我們錯失做善事的機會。

比如,你若是記起自己之前為他人捐過款,那麼你再次捐款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或是捐款額會變少。

“我已經這麼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是我們經常用的為自己辯解的理由。這種對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讓我們傾向於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使得我們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向誘惑屈服了。

人們在覺得自己品德高尚時,都不會質疑自己的衝動。而所有被我們道德化,具有“好”與“壞”評判標準的東西都會受到“道德許可效應”的影響,即只要我們的思想中存在正反兩方,好的行為就總是會允許我們做一點壞事。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02 “道德許可效應”的邏輯與危害

也許你會疑惑,這種“道德許可”的邏輯在哪裡?

其實,很多時候,許可並沒有邏輯可言,“好”行為和“壞”行為之間也並沒有聯繫。可以說,任何讓你感覺自己很有美德的事情,即便只是回想起自己曾做過的善事,都會允許我們尋求補償,衝動行事。甚至是當有些事我們有能力去做,但實際上還沒有做的時候,只是簡單的設想一下,就能夠讓我們覺得自己應該受到表揚。

簡單的說,我們內心的信念是:我一直是善良的,一直是個好人。我們堅信自己的直覺。

“道德許可”最糟糕的部分在於它會誘使我們做出背離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它讓我們相信,放棄節食、打破預算、多抽根菸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對自己的“款待”。這對大腦來說,有著可怕的誘惑力,能讓我們把“想做的事”變成“必須做的事”。

此外,最能給我們的持續行動帶來內在動力的事,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而並不是罪惡感和羞恥心。

而將某種行為道德化,有了好壞之分,比如,鍛鍊身體就是好的,不鍛鍊就是壞的,因為每個人都不想被控制,那麼,即使鍛鍊本身是好的,但如果只是為了做一件正確的事,也不太可能持之以恆的去做。

因此,要想避開“道德許可”的這一陷阱,就需要我們把真正的道德困境和普通的困難區分開來。

比如,出軌或者偷稅漏稅可能是道德缺陷,但沒能堅持鍛鍊顯然不是什麼道德問題。

總之,在實現目標面對意志力的挑戰時,不要從道德的角度來考量它,否則,我們容易失去自我判斷力,把實現目標的行為誤認為目標本身,而忘了自己本來的目標是什麼。

那麼,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道德許可效應”會在哪些方面阻礙我們前進呢?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03 “道德許可效應”的3種表現形式與應對策略

(1)“道德許可效應”表現之一:將“進步”道德化,導致“目標釋放”效應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所進步總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很多人會相當然的認為,取得進步有激勵作用,會刺激我們繼續努力來獲得更大的成功。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目標釋放‍”‍效應: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的教授阿耶萊特·費什巴赫和耶魯大學管理學教授拉維·多爾已經證明,在完成某個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刺激人們做出妨礙完成目標的行為。這是因為當你取得進步的時候,‍‍你的大腦就停止了思維進程,‍‍而這個進程正是推動你追求長遠目標的關鍵。然後‍‍你會轉而關注那些還沒有得到滿足的目標。這種現象稱為“目標釋放‍”‍效應。

“目標釋放‍”‍效應產生的原因在於進步給我們帶來的感覺,而不是進步本身。‍也就是說,進步後,我們傾向於沉浸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而無法做到再繼續堅持目標。因此,破除這一現象的關鍵在於要關注目標本身,把自己的行動當做努力完成目標的證據,而不是隻關注進步。

  • 拒絕誘惑,破解“目標釋放‍”效應的策略:

那麼,如何應對“目標釋放‍”效應,做到關注對自己的承諾,而不是隻關注進步呢?香港科技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在該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學生回憶一次拒絕誘惑的經歷,這給了他們道德許可。因此,70%的學生在實驗中選擇了放縱自己。但當他們讓被試者回憶為什麼當時拒絕誘惑時,“道德許可”就消失了,69%的學生抵制了下一次的誘惑。由此發現一個簡單易行的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即,記住我們為什麼會拒絕誘惑。

該方法有效的原因在於,面對自我放縱的誘惑,記起我們會拒絕誘惑的原因會改變我們的感覺。讓我們意識到屈服於誘惑會阻礙我們實現目標,如此便降低了誘惑的吸引力。此外,記住理由還有助於我們發現並抓住機遇,以便完成目標。

因此,下次再陷入道德效應中,想要用曾經的“善行”為屈服於誘惑做辯護時,停下來想一想,你當時之所以拒絕誘惑而選擇做“善行”的原因,而不是你應不應該得到獎勵。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2)“道德許可效應”表現之二:今天犯錯,明天補救

“道德許可效應”不但會讓我們因為之前做出了努力和善行而獎勵自己,還會因為看到未來,為我們計劃要去做的善行而提前獎賞自己,允許自己今天犯錯,明天再來補救。

比如,想到明天有一天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學習,那麼就會允許自己整個晚上都在看電視劇。又或者為了明天更有力氣減肥而在晚上暴飲暴食。

這是因為,我們總是樂觀的相信,明天的自己會做出與今天完全不同的選擇。想到之後可以彌補過錯,我們在放縱自己的時候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負罪感。正是這種“未來再好好表現”的想法,讓我們陷入了“今天放縱,明天改變”的怪圈。

此外,這種對未來會改變的樂觀精神,不光會影響我們當下放縱的決定,還會讓我們高估自己在未來的行動力。

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了,我們會錯誤的認為自己明天會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閒時間。

詹青雲曾在奇葩說的辯論中提到:“在精緻生活指南的指導下,我們都囤積了很多挪作他用的東西,我們的家裡都有一個用來蓋泡麵的kindle(電子書),都有一個用來躺著玩手機的瑜伽墊,都有一個擺在鞋櫃最高處的但一般不輕易穿的網紅跑鞋。”

顯然,當初我們之所以會購買這些物品,是因為相信自己會好好看書、堅持鍛鍊。然而,結果卻不是這樣。

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覺得將今天的事情拖到以後去做是理所應當的,相信未來我們不僅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還能做的更多,卻完全看不到今天所面臨的挑戰在未來也同樣會出現。

  • 通過減少行為的變化性,巧妙應對“今天犯錯,明天補救”的心理:

為了打破這種“今天放縱,明天改變”以及“明日復明日”的循環,行為經濟學家霍華德·拉克林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技巧:

當你想要改變某種行為的時候,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那種行為。並通過研究發現,如果讓菸民每天都抽同樣數量的香菸,那麼他們的總體吸菸量會呈下降趨勢。即便研究人員明確告訴他們,不用試著減少吸菸量,情況也是這樣。

拉克林認為,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會打破吸菸者通常會有的“明天會有所改變”的依賴心理。這不僅意味著今天抽了煙,還意味著明天會抽菸,後天會抽菸,以及每天都會抽菸。這就給每根菸增加了意義,也就讓人更難否認多吸一根菸帶來的危害。

因此,我們可以用這種減少行為的變化性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即把今天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看成是對未來每天的承諾。當晚上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看劇的衝動時,問自己“我想不想在一年裡的每天晚上都看電視劇?”而不是“我今晚想不想看電視劇?”當明知道自己該做一件事情卻拖延不做時,比如,拖著不寫稿,問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擔永遠拖著不寫稿的惡果”而不是“我是想今天寫稿還是明天寫稿?”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3)“道德許可效應”表現之三:美化誘惑對象,受控於“光環效應”,屈從於慾望

在我們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時,我們就會試圖說服自己,想要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壞,並用特定的語句來修飾誘惑我們的東西,通過加上道德標準,來減少我們在放縱自己時的負罪感。

光環效應:

這種當我們想要放縱,就會尋找任何一個美德的暗示,為自己放棄抵抗作辯護的現象,稱為“光環效應”。

比如,研究表明,選擇健康主食的人,通常會在飲料、配菜和甜點上縱容自己。雖然目標是保持健康,結果卻比那些點普通主菜的人攝入更多的卡路里。

又比如,一些神奇的詞語,比如,餅乾包裝上標註的“零脂肪”、“有機”、“全天然”等標識,也會產生光環效應,讓追求健康的人們毫無負罪感的吃掉一整盒高糖分食品。

而對於那些有省錢意識的顧客來說,超市裡的打折商品,通過折扣價與原價的對比,就使得顧客陷入“光環效應”,在不知不覺中多買了很多東西。

  • 用最具體的衡量標準,戳破“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之所以有效,原因在於,我們一般會認為,良好的選擇可以抵消放縱的行為。因為主食是健康的,所以足以抵消甜點帶來的負面作用。因為打折價錢便宜,所以可以多買一些商品。

通常情況下,只要使我們放縱的東西和使我們覺得品德高尚的東西同時出現,就會產生“光環效應”。

在這種時候,破解“光環效應”,提高自控力的有效策略為:找到最具體的衡量標準,比如,卡路里標準、支出限額,時間限定等,以此為標準判斷這個選擇是否和你的目標相符。

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小心“道德許可效應”

04 結語

當我們將自我控制的挑戰看成是衡量道德水平的標準時,善行就會允許我們屈服於誘惑,放縱自己做壞事。因此,為了做到更好的自控,我們需要忘掉美德,關注目標和價值觀。

同時,我們也要格外小心,當發現自己陷入“道德許可效應”時,要知道今天和明天毫無區別,試著通過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某種行為的方式,走出陷阱。

此外,以前做的“好”事並不能作為我們放縱自己的藉口。相反,我們要始終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做到始終如一。


參考資料: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