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难免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有的能改正过来,而有的错误更是难以挽回。

错票就是出现错误的邮票。这些错版邮票或者是设计内容出错,或者是印刷出错,但因为“物以稀为贵”,这些错版邮票反而因错得福,身价倍涨,成为邮票收藏界中炙手可热的收藏对象。

1956年发行的天安门放光芒是“首都名胜”特种邮票中的一枚,被集邮者称为“放光芒”。“首都名胜”全套5枚,分别以颐和园、北海、天安门、天坛、太和殿和图案。其中天安门图邮票图稿表现的是天安门早晨的景色,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但邮票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好,天安门上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这各刺眼的光芒令人极不舒服,在发行前有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收回此票。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前出售。虽经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约有六七百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补发了一枚“天安门”邮票。

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1962年12月1日发行的蔡伦邮票,错版部位是时间处,多加了一个”前“字,变成了“公元前”,真可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当错误被发现时,修版工人在印版前将“前”字,一个个修掉。但因漏刮一个邮局全张中第16号位置印版式上的“前”字,造成蔡伦像公元“前”字错版票。蔡伦“公元前”错版邮票,为新中国著名珍邮之一。该套邮票全套8枚,分别介绍了东汉蔡伦、唐代孙思邈、宋代沈括、元代郭守敬4位古代科学家。

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1968年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分为大小两款,“大一片红”但在送去有关部门审查时,因票幅太大而未批准。“大一片红”极为罕珍,除1987年在香港拍出1枚旧票外,多年来再未露面。直到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上得以再现真容。经过20余轮激烈竞价,这枚“大一片红”以730.25万人民币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由于“大一片红”未成功发行,1968年又发行了“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面值8分钱,因为邮票图案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台湾未被绘成大红色,而被停止发售。这是中国著名的错版邮票。

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1949年解放前期,华东邮电管理总局为了配合接管国民党统治区的邮政,迅速恢复邮政通信,设计了“山东二七建邮七周年纪念邮票”,并委托山东省邮电管理局于1949年5月1日起分批发行,“二七建邮”全套11枚,分有齿票和无齿票二种。

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邮票画面设计的是我军偷袭日本炮楼的场景,在最初设计稿上炮楼中间有一面日本国旗,由于旗子太小不易分辨,当时的监印负责人未经请示授意制图人员将日本国旗放大一些排版付印,首先印制的是面值5元票,由于邮票上日本国旗过分突出,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发现这个错误问题后当即决定停印,并向华东局汇报请示解决办法。当局立马决定除5元票以外的其余十种面值尚未付印的邮票,去掉日本旗重新制版印刷。但此时5元票已印出近二十万个全张,销毁损失过大,因此不得不在日本国旗上盖“邮”字进行遮盖。这枚邮票也就成为这套解放区邮票中,唯一因设计失误而采用加盖方式补救后继续使用的一枚票。开始先用宋体5号铅字加盖,后发现5号铅字字体太小不易将日本旗完全盖住,又改用3号黑体字,对加盖不到位的进行补盖,补盖一次不行的再次补盖,因此出现了多种加盖变异。

中国邮票历史中出现的错票,它却是唯一“补救”过后继续发行。


现在很多错版的票可谓是因错得福,有价无市。不过“山东二七建邮七周年纪念邮票5元加字”市面上还是可以找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