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霍去病將軍

今年冬天,許多壓了很久未播的劇終於與觀眾見面,慶餘年作為黑馬,雖然因為騰訊的不厚道點播(赤裸裸的搶錢)和會員觀眾來了一場互不相讓的battle,但並不妨礙這確實是一部觀感頗佳的下飯劇。主角範閒的扮演者張若昀也因此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而早在2016年,由張若昀擔任主角的電視劇霍去病就開始立項拍攝,同時劇本也大膽的虛構了女主角,預計2020開播,我雖然不抱期待,但未窺全貌,不予置評。

“小霍將軍名之由來”

史海浮沉,風流人物數不勝數,但要說到人名,有兩個名字最特別,也最“貪心”:霍去病和辛棄疾。一個祛病,一個棄疾,不可謂不奢侈。其實這兩個奢侈的名字也是有來頭的,據說,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帶著還是孩童的霍去病進宮探望妹妹衛子夫時,武帝正因重感冒生病在床,也因此宮人都異常安靜怕惹帝不快,但就在接近皇帝的寢宮時,霍去病突然大哭起來,衛少兒膽戰心驚,恐武帝怪罪,沒想到武帝因為這孩子的哭聲嚇出一聲冷汗,就此痊癒去除病症,因此漢武帝反而賜名“去病”,野史真相不可詳考,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霍去病真是上天派給用來給大漢朝去除匈奴這個沉痾宿疾的,只不過在功業未競之時,上天又帶走了這位少年將軍,只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辛棄疾的名字據說則是因為他的祖父希望孫兒像霍去病那樣建功立業才仿照“偶像”起了個名字,這也都是後人傳言,是否真實不可考,但辛棄疾一生多舛,為家國雪恥而鬱,是一位令人佩服的詞人和將軍。

“匈奴與河西走廊”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國又加大開放政策,重走絲綢之路,藉此與歐洲各國加強貿易經濟往來。我們現在說的絲綢之路,就是漢武帝時期使者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而後打通的河西走廊。早在秦末,始皇帝嬴政為了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就開始修築長城,這些戰力強悍的北方遊牧民族也就是我們所稱匈奴的祖先,楚漢之爭後,漢高祖劉邦登基後很快也迎來了與匈奴的正面交手。秦末戰亂和楚漢之爭,使得中原地區社會經濟凋敝,而在此期間,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打壓了其他周邊民族,兵力強盛。漢六年,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發兵圍攻馬邑(今山西朔州),次年又攻晉陽(今太原),漢高祖聞訊,率軍迎戰卻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後來用陳平計向單于閼氏行賄,才得脫險,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城之圍”。自此,漢高祖清楚的認識到國力貧弱的漢朝不是匈奴的對手,開始了與匈奴稱兄道弟的日子,決定採用和親政策,讓公主遠嫁到匈奴,並每年會向匈奴“贈送”金銀絲綢等珍品,以緩和與匈奴之間的關係。但即便如此,匈奴仍經常派遣騎兵襲擊掠奪西漢的邊疆地區,而漢朝經過文景之治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國力日益強盛,終於迎來了強硬的君主——漢武帝,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開始展現出了對匈奴的強硬態度。從地圖上看,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甘肅和新疆交界處古玉門關一帶,南臨祁連山,是一個東西長約 1000 公里的“夾縫通道”,從軍事邊防來說,匈奴在北虎視眈眈,西臨高原屏障下的羌族,要想取得絕對的優勢,打通西北方向勢在必行,張騫出使西域,也是為了聯合西域月氏,共同抵抗匈奴,雖然月氏早在匈奴的打壓下已經暫時失去了反抗精神,但這並未影響大漢朝的決心,並且上天送來了外掛——霍去病。

“初露鋒芒”

要知道霍去病可是真正上天賜來的少年英雄,說“外掛”絲毫不為過。在打擊匈奴的過程中,霍去病功不可沒,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位短暫出現卻做出巨大貢獻的傳奇將軍。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被任命為驃姚校尉(我17歲還在做作業!)跟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相當於今天的蒙古高原大沙漠,這位17歲的少年自己僅帶了輕騎八百直斬敵軍,斬獲敵人2000人,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下面筆者要說幾句:匈奴是遊牧民族,騎兵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這還是他們的老家地盤。李廣難封是有道理的,他在沙漠里老迷路啊!空有報國之心沒具體成績啊,衛青將軍厲害是吧,可是也在這樣的地形裡也很難得心應手啊,而霍去病17初出茅廬啊!不但沒迷路,自己帶著800人打著玩似的直接斬了單于祖父啊,真人型GPS啊!你這,別說漢武帝了,連匈奴都蒙了,小霍將軍不封候都說不過去。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又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兩次率兵出擊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直取祁連山。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對於此戰筆者要小小說明,此次活動是霍去病,公孫敖,李廣三支部隊共同制定方案進行,霍去病率軍繞到匈奴後方,李廣正面吸引注意,公孫敖小小的在旁路給匈奴來幾下騷擾,然後三方匯合一起迎擊。結果,你以為我霍去病GPS是吹的嗎,霍去病帶著部隊到達說好的匯合地點等了幾天後,是的,李廣和公孫敖又又又又迷路了…霍去病想了想也不能無功而返啊,算了我自己去一打五吧,果然是大大的秀了一波。玩笑歸玩笑,但至今也令人費解,在大漠裡沒有地圖,霍去病到底是怎麼精準行進直擊敵軍的,這也真的說明霍去病是難得的將才,他制定的閃電戰,靈活作戰等軍事戰略可見天賦。

也是同年秋,匈奴渾邪王要降漢了,我們小霍將軍奉命前去,在部分降眾叛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區,為以後打通了西域和中亞的貿易往來奠定了基礎。匈奴也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21歲)、衛青等又奉命和最後的匈奴主力一戰,“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意味著像天下表明這塊地以後是我霍去病打下的的漢朝地盤啦)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甚至一直逼至瀚海(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也就是此戰,成就了後世無數將才想要追逐的最高榮耀——封狼居胥。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漢武帝為此特設大司馬一職,霍去病自此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他的名字從此永遠被記載於漢朝和無數人的心中。

“英年早逝”

公元前117年,因為匈奴單于拒絕對漢稱臣,漢武帝再一次進行戰爭動員,決心殲滅單于最後主力。但霍去病在此途中因疾去世(據說是因為喝了染瘟疫病毒的水,想想都惋惜啊,小霍將軍我願意穿越過去給你送一支抗體!我們小霍將軍僅僅就差這一支病毒抗體啊)年僅23週歲,漢武帝因此被迫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作戰,霍去病陪葬茂陵,把墓修成了祁連山的形狀,諡“景桓侯”,取義“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這位少年將星的隕落讓漢武帝深深悲痛。我也常常在想,如果霍去病不是急症故去,憑他的軍事天賦和漢朝中期的強盛,中亞和貝加爾湖怕是都擋不住漢武帝的野心,但是那有那麼多如果呢…據說到現在還時不時很多人跳出來說霍去病死於陰謀,這是最不可取的說法,皇后衛子夫帶給了大漢朝兩個最強外戚,當時外戚並沒有後世那樣意味著危險,先不說漢武帝與衛青傳聞中的“屈尊下階”可見感情深厚,再說漢武帝對霍去病恐怕比對親生兒子還要寵愛,李敢之死就可推敲,這樣一位僅僅用幾年時間就解決匈奴這個沉痾宿疾的少年英才誰能不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