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急先鋒",不斷改變著空中戰場面貌

隨著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研製和裝備無人機,一場以無人機為主體的機器人戰爭將拉開序幕,無人機正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改變著戰場面貌。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XQ-58A

去年10月10日,美國空軍對外發布聲明,第三次試飛的XQ-58A隱形無人機在著陸期間損壞,雖然發生事故,但美國空軍仍計劃在安全調查結束後進行第四次試飛。9月27日,俄羅斯國防部對外發布消息,一架蘇-57戰鬥機與一架S70隱形重型攻擊無人機相互配合進行了聯合飛行訓練。

可以預見,無人機未來將在信息戰、精確打擊作戰、無人作戰和陸海空天電的五維一體化戰場中大顯身手,其用途由作為靶機、執行偵察任務擴展到執行多種打擊任務之後,演變成為一種高效費比、攻防兼備的新概念武器,並將引起軍隊作戰思想、作戰樣式和組織編制的一系列變革。

一、"集群作戰"初現鋒芒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無人機蜂群作戰

當前,無人機蜂群作戰是各國加緊研究的主要項目,它是指由大量同類型無人機組成的群體,協同開展搜索、干擾或攻擊等行動。此種作戰方式在提高作戰能力的同時很大程度上降低作戰成本,是未來無人機作戰的主要樣式。然而,此種作戰方式智能化要求極高,需要無人機形成一個集合體,共享一個分佈式大腦,進行自主判斷、自主規劃和自主決策,當前科技水平難以滿足。雖然蜂群作戰尚需時日,但是無人機集群作戰已顯露端倪,開始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遭受襲擊後的油田

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一座油田遭到襲擊。空襲前,也門胡塞武裝已使用無人機對該油田多次偵察拍照。在空襲中,3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攜帶精確制導炸彈和電子壓制設備,從也門不同地點起飛,滲透抵近目標,最終完成空襲任務。不同於蜂群作戰,無人機集群作戰是把多種功能的無人機組合在一起,"一窩蜂"式地向目標發起攻擊,重在以數量優勢取勝。這種作戰方式具有傷亡小、操作簡單、造價低廉等明顯優勢,目前已經成為武裝衝突中弱勢一方對抗強勢一方的便利手段。

當然,無人機集群作戰的缺點也十分明顯,因為智能化程度不足、裝備性能較差,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攔截。2018年1月5日晚,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防空系統發現13個未經識別的小型空中目標意圖襲擊其軍事基地。最終,俄軍控制了6架無人機,其中3架在基地外著陸,還有3架落地後爆炸,其餘7架無人機被俄軍防空火炮摧毀。由此可見,無人機集群作戰仍有諸多環節需要改進加強,但不可否認的是無人機作戰已經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並將在未來戰場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忠誠僚機"發展迅猛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S-70無人機

前不久,俄羅斯首款隱形重型攻擊無人機S-70,首次與俄第五代戰鬥機蘇-57共同接受飛行測試,檢驗了兩者協同雷達觀測、目標指示等性能。S-70本身具有雷達隱身能力,一旦它和蘇57戰鬥機配對成功就可以全面壓制傳統的空防體系,使傳統雷達難以發現。同時,S-70安裝多種傳感器設備,也可裝載精確制導武器,大幅提升蘇-57戰鬥機的作戰性能。在作戰中,無人機實時向蘇-57飛行員提供信息,以生成戰場的動態圖像,飛行員根據戰場態勢,遠程操控無人機發動攻擊,同時保持遠離敵方空域,並且有人機與無人機之間通過衛星鏈路進行通信,有效消除距離和視線限制,基本實現防區外打擊目的。

早在2016年3月,美國國防部向外界闡述了"忠誠僚機"概念,旨在通過為戰鬥機設計和研製一種人工智能模塊,增加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通過有人-無人編隊協同作戰,有效摧毀空中和地面目標。在此種作戰概念下,在高危險作戰中,具備自主功能的無人機可在有人機前面扮演突防的角色,承擔發現、摧毀目標的任務,而有人機可在敵方防空火力打擊範圍之外進行指揮控制。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XQ-58A無人機

今年4月,美軍耗時3年、耗費巨大財力物力研製的XQ-58A隱形無人機已經達到實用化階段,並開始大批量生產。XQ-58A隱形無人機是"忠誠僚機"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用途是伴隨著美軍F-22和F-35戰鬥機一同作戰。按照美軍設想,在作戰中,每架F-35戰鬥機可以一次性控制6架XQ-58A隱形無人機,而每架XQ-58A隱形無人機本身自帶一個內部彈倉,用來攜帶對地攻擊武器。同時,因為較為低廉的造價,一旦F-35戰鬥機被敵方鎖定後,XQ-58A隱形無人機可以進行"自殺式擋槍",而當彈藥耗盡後,也可以採取"自殺式撞擊"的方式,摧毀目標。然而該機第三次試飛發生意外事故,無疑給美軍"忠誠僚機"項目蒙上一層陰影。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各國"忠誠僚機"項目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當前無人機難以實現超音速飛行,勢必拖緩有人機的飛行速度。同時,當有人機做出機動時,無人機必須緊緊跟隨,否則就有可能跟丟,甚至雙機還會發生相撞。相信未來隨著技術不斷髮展成熟,"忠誠僚機"必然會出現,並且改變未來空中戰場的作戰形態。

三、"集群智能"大勢所趨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美軍正在操作無人機

當前無人機必須依靠人工操控,它的每一個動作都要由人下達指令,而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這個局面將會徹底改變。"集群智能"式無人機將會實現自主尋找識別目標、自主制定戰術發起攻擊、自主評估打擊效果等功能,這種超越"人腦"的計算速度將極大提升無人機作戰能力。

無人機"集群智能"作戰指的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鏈以及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對數十乃至上百架無人機進行集群化指揮,並在智能分工的情況下,無人機自行進行精準編隊、精確分工,同時執行多種任務和多目標打擊的集群化智能作戰方式。雖然個體簡單、控制分散,但無人機能夠在實時變化的戰場中通過自主協同配合組成強大的戰鬥集群,共同實施目標打擊。

2017年1月,美軍對外公佈的一項測試中顯示,美海軍3架F/A-18戰鬥機以0.6馬赫速度投放103架"山鶉"無人機,演示集體決策、自我修復以及適應性編隊飛行等高級群體行為,充分表明無人機"集群智能"作戰是可以實現的。

無人機,逐漸成為未來空戰

F/A-18戰機

無人機"集群智能"作戰的最顯著特點是可以在複雜的戰場態勢中執行情報收集、監視偵察、多目標攻擊等任務,按照分配收益最大、損耗最小的原則進行分配,極大提高任務執行成功率和效率,降低風險和成本,體現集群協同作戰優勢。由此可見,在"集群智能"支配下,無人機作戰運用智能化程度高,在未來戰場環境日趨複雜,敵方目標規避機動能力不斷增強、防禦生存能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有助於增強整體作戰能力,最大限度消耗敵方防禦體系,獲得最大作戰效益。

然而,戰爭永遠不可能完全讓人"走開",隨著無人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平臺無人、系統有人"將成為主流趨勢,通過人機系統智能融合和集群自適應學習,實現"集群智能"和有人系統的高效協同作戰,以此在未來空戰中發揮不可小覷的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