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殊金融危機:錢存不進銀行了!“擠兌”對互聯網金融

01 銀行擠兌

“擠兌”是壓倒銀行的最後一根稻草。

先來了解一下銀行擠兌:銀行擠兌,是指大量的銀行客戶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的現象。銀行擠兌往往是由信用度下降、傳聞破產等原因導致儲戶對在銀行內的存款信心不足造成的。當擠兌現象出現時,若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不足以支付,則有可能會使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進而破產倒閉。


2020年特殊金融危機:錢存不進銀行了!“擠兌”對互聯網金融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因擠兌而倒閉的銀行。“擠兌”最早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1984年芝加哥伊利諾伊國民銀行倒閉案是最為嚴重的案例,短短60天之內該銀行失去了100億美金的存款。最終,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國有化”了該銀行。該銀行主要的錯誤在於商業貸款的過度擴張,其中很多貸款其後變為不良貸款,增速過快導致銀行不得不依賴於“熱錢”,如貨幣市場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和非儲蓄型借款來融資。

當金融風暴來臨時,同樣擁有158年曆史的雷曼銀行,也未能逃脫由於擠兌造成的倒閉結局,可見金融擠兌的危害性有多大。銀行擠兌來至於存款投資者失去信心,不相信銀行再安全了,根本原因來至於銀行的現金流中斷,放出的貸款壞帳太多無法收回。

02 反向擠兌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於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念崩塌而瘋狂擠兌,導致美國幾乎僅次於現金流動性的貨幣基金都快爆了。而2020年這次,銀行煩惱似乎恰恰相反:存錢太多,存不下了啊。怎麼辦?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很多銀行普遍的具有較高的槓桿,並且持有更多流動性較低的資產,但在許多銀行由於金融危機破產後,銀行提高了資本準備金,並且限制了銀行的槓桿率。

這看上去其實無可厚非,似乎挺好,畢竟足夠的股本和不高的槓桿率能夠大大提高銀行的應對風險的能力,哪怕市場變得很差——直到來到了魔幻的2020年。

仔細想想,其實限制槓桿,也會限制人們在銀行的存款能力:因為你在銀行存的錢,對銀行來說是負債;而額外增加的負債,則需要額外的股本對應,來使得銀行的槓桿率不會過高。當然其實通常情況下問題不大,銀行嘛,最會玩兒資本那一套—— 通過一頓神操作(調整自己的業務)來優化資本結構。但如果在2020年,人們手頭上突然有大量的現金,怎麼辦?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線上生活微刊。

在2020年全球大疫影響下,我們可以看到什麼資產價格幾乎都在跌,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拿比現金風險高一丟丟的資產了。這時候如果他們都拿著錢往銀行存,行情不好銀行短期又無法增加股本等,反向擠兌就發生了 ——

錢存不進銀行了。


2020年特殊金融危機:錢存不進銀行了!“擠兌”對互聯網金融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裡,我們認為金融危機是人們全部跑到銀行把存款提取出來,而不是瘋狂增加存款:但是今年確實似乎非常奇怪,由於役情帶來的衝擊,現實可能會發生這樣一種奇怪的金融危機,還是挺有意思的。

03 擠兌:給金融平臺帶來的一些提示

金融的風險產生於現金流中斷,只要現金流一中斷,對於金融項目方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緊接著就是大量投資者因恐慌而前來提現,於是擠兌狂潮便產生了,很少有哪個平臺能逃得過這一劫。

而針對於今天琳琅滿目的互聯網金融項目來說,我們投資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投資風險。其實,金融投資是雙向行為,做的是雙向運動,而不是單項運動。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不應該是高風險的融資平臺,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參與的交易大盤。

2020年特殊金融危機:錢存不進銀行了!“擠兌”對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本質和主流金融並無太大差別,投資互聯網金融依然要遵循金融的基本規律。我們在投資一個互聯網金融之前,必須要考慮後期提現擠兌這個因素。你必須要了解一個金融項目,從開始籌劃到運作的整個過程中,他們是如何來規避擠兌這個風險的,根據目前所瞭解到的金融成功案例,有這幾點啟示供您參考:

1、資金進場排隊、分批進場,按次序有條不紊的進行,後期才能有序出場,這樣有利於平臺規避後期擠兌風險的出現。

2、前期投資資金量必須控制,前期小單進場,先做會員基數,等會員基數做大、做穩定後,形成平臺內循環,再逐步開放大單,這樣也有效控制大玩家大資金進場砸盤。

3、資金出場不受限制,可以隨時提現,讓平臺的誠信深入每個玩家腦海中,從而建立一個非常健康的現金流,有效規避後期出現的擠兌。

4、平臺經過一段時間運營,形成強大的內循環系統,打造了一個強大的誠信體系,平臺的玩家都能自覺來維護平臺的向前發展,不斷推薦新人,並且家發自內心來維護平臺的安全性,從而帶動平臺的良性循環。

2020年特殊金融危機:錢存不進銀行了!“擠兌”對互聯網金融

因為人性都是貪婪的,在進入一個金融平臺後,前期進入的人基本都會賺錢,而這個時候真正提現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數人都是在做復投,利滾利產生更大的價值,當達到一定價值時,再想提現時,這時卻有更多的人要提現,於是便出現了擠兌現象,平臺立即陷入危機。

當然,有時候平臺會產生一種防護機制,制定一系列的控盤措施來保護平臺以及玩家的利益。所以你會發現,

好的平臺表面上看是運轉慢了,其實是在利用人性的心理在做一些優勝劣汰的篩選工作。有序的“擠兌”,其實是在“大換血”,是為了促進更強大的內部循環,為了消化人為產生的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