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廣:眾“智”成城,助力PPP行穩致遠

2020年1月5日,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中國通廣所屬集團戰略支持的“第四屆中國PPP投資論壇”在京圓滿落下帷幕。論壇彙集了多位業界重量級嘉賓學者為我國PPP發展獻計獻策。

論壇召開期間,山東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李學春、PPP雙庫專家李成林、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建設工程與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袁華之、國投信達集團執行副總裁邱鷹、中國通廣副總裁孔慶銘就PPP發展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30日,全國已經入庫的PPP項目共計9388個,總投資14多萬億元。其中,城市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社會事業、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等領域,佔項目總數和總投資比重均接近90%。

論壇上國投信達集團執行副總裁邱鷹表達了對2020年PPP發展的願景,對基建投資在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他指出2020年國家在穩投資方面將重點發力,包括基建投資勢必會迎來新一輪高潮。他認為,企業作為PPP參與主體,應當樹立規範的底線思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範化和市場化運作,努力為地方政府、企業和政府提供合作範本。

山東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李學春告訴記者,PPP模式有效節省了政府投資,提高了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解決了部分財力困難地區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民生難題,民生短板得以補齊,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論壇上多位專家均表示PPP在穩投資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針對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如何更好撬動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問題。

中國通廣:眾“智”成城,助力PPP行穩致遠

中國通廣副總裁孔慶銘

中國通廣副總裁孔慶銘表示,穩投資、防風險是2020年經濟工作中的重點。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急需政策發力,中西部的基建設施投資潛力還很大,PPP有望成為拉動基建投資的重要工具。

他指出,推動PPP模式的發展,要著眼於優化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加強政府信用體系的建設,建立新型的政企合作關係。他以中國通廣與380個區縣對接的經驗舉例,認為社會資本方應該心態更加平和,目前國家經濟發展正從高增長髮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對於投資回報的預期也應有所調整;同時也建議地方政府加強項目前期的策劃和頂層設計工作,明確政府所能提供的盈利有效邊界。

最後,孔慶銘強調在政府主導下,金融機構以及行業智庫應該眾‘智’成城,幫助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為中國PPP穩健發展貢獻光和熱,才能更好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到PPP項目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