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撞上畢業季,在澳中國留學生求職實錄:不敢返鄉的武漢人

面試開始前1小時,嘉嘉(化名)才不慌不忙地化妝和挑選衣服,在屋裡光線最好的地方落座,打開面試官發來的視頻面試鏈接。

或許是因為已經拿到了滿意的offer,嘉嘉的內心不再像前幾次那麼緊張,面對戴著口罩的中國企業面試官,她表現得落落大方。

“撇開疫情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在面試上,我覺得比以前方便很多。”嘉嘉告訴今日記者。

疫情撞上畢業季,在澳中國留學生求職實錄:不敢返鄉的武漢人


新冠疫情解鎖了不一樣的2020,恰好又遇上了中國“史上最多畢業生季”,874萬畢業生即將踏入社會,但等待他們的職位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少。

對於在澳中國畢業生而言,留在澳洲面對是複雜的國情;

回國則將與874萬畢業生一同競爭。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他們又是怎麼想的呢?

武漢畢業生不敢返鄉,在墨爾本苦等秋招

“工作不好找,好難啊。”

畢業於麥考瑞大學金融專業的研究生馬沙(化名)發出這樣的感慨,2個月以來,他經歷了從自信到自卑,再到自閉的過程。

馬沙現在和朋友租住在墨爾本郊區的一棟House裡,有的室友畢業了,在City有穩定的工作,有的室友還在學習,每天悶在家裡上網課。

相比他們,馬沙覺得自己是最慘的。

“讀書多好,沒有壓力,現在找不到工作,就是失業狀態,簡歷空白。”

年初,馬沙在悉尼有一份銷售的工作,由於受疫情影響,沒辦法和客戶見面,工作也無法開展。

無奈之下,他來到墨爾本投奔朋友。

目前,馬沙找工作全部瞄準了國內企業。談到“找工難”,馬沙覺得和疫情下企業縮招有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太水了”。

“面試好幾輪,最後告訴你不行,真的很打擊人。”馬沙自侃學渣,“如果我是個人才,人家也會要我。”

很少發朋友圈的他,最近的狀態幾乎都和找工作相關。


目前有一個北京的教育類公司已經給他發了offer,底薪7000人民幣,但他不想去。

原因是專業不對口。

“學了6、7年金融,現在轉行去做教育,那不白學了?以後轉行也困難。”

另外,由於馬沙是武漢人,在沒有確定工作地址之前,他不想回武漢。

回到武漢要隔離14天,從武漢去其他城市又要再隔離14天,這樣一個月就沒了。

除了不想重複隔離,馬沙還擔心會被用人單位歧視。

由於國內面試目前也大多采用視頻面試的方式,在沒有確定去哪座城市工作之前,留在墨爾本或許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他也曾想過去Uber eats做送餐員,但是由於自己的澳洲駕照未滿一年,不夠申請資格。

目前馬沙還在墨爾本苦苦等待,等面試,等秋招,等機票便宜了就飛回去。

昆大學霸回國就業,“我可能要感激疫情”

嘉嘉去年12月以優異的成績從昆士蘭大學金融數學專業畢業,是大家眼中公認的學霸,可在澳洲找工作也同樣遇阻。

前段時間,她連續投了一個月的簡歷,期間反覆修改,精心編輯,但一律石沉大海。由於澳洲許多名企都要求PR或是公民,她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得到。

因為語言和文化不同,企業培養人才,當然是希望越穩定越好,臨時簽證不確定性很大,她表示對此也可以理解。

恰好國內春招開始了,根據“前程無憂”發佈的《2020復工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月末,有34%受訪的僱主暫緩校園招聘。

嘉嘉發現,雖然四大會計事務所今年也取消了春招,但還是有不少大企業在招人。

談到找工作,她認為,中澳企業側重的方面略有不同:澳洲更看重能力,而國內更看重學歷(成績)。

“可能由於國內畢業生比較多,大企業會先篩選985、211高校的學生,非重點高校的畢業生比較吃虧。”

本科就讀於國內985院校的嘉嘉,具備了與國內840萬應屆畢業生競爭的優勢。

疫情撞上畢業季,在澳中國留學生求職實錄:不敢返鄉的武漢人


另外,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國內大企業春招往往需要現場面試,嘉嘉從澳洲飛回中國後,可能還要幾個城市來回飛。

但是目前大多企業採用視頻面試的方式, “撇開疫情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在面試上,我還是要‘感激’疫情。”

嘉嘉分析,路上花費的時間少了,因為迷路而遲到的情況也不會發生,所以可以減輕內心的緊張感。

現在,嘉嘉只要提前一個小時化好妝換好衣服,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面試。

但是如果是以往,算上出門時間,怎麼著也要提前3-4小時準備。

她之所以選擇回國就業,和國內市場更大、機會更多也有關。

據一項調查顯示,82.5%的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採取了傾斜性待遇。50%的國企表示會讓海歸員工進入更核心的崗位。

而布里斯班雖然作為澳洲第三大城市,但對於嘉嘉的專業來說,市場需求較少,如果是去悉尼或墨爾本工作,她感覺還不如回國。

“反正都是異地,不如選國內。國內同學多,朋友多,更讓人有安全感,也不會感到孤獨。”

可是,回國就意味著,要和相戀13年的男友展開“異國戀”了。

大三黨幸福Gap,也有人決定留澳“闖一闖”

原本應該在今年年底畢業的小N,暫停了自己的學業,目前正在國內淡定地等開學。

小N就讀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工程類專業,在網課和Gap之間,他果斷選擇了後者。

他告訴今日澳洲App記者,對於工程專業來說,課業壓力較大,繁重的課程硬是壓縮成了三學期,如果在這個時候選擇網課,壓力更大。

小N申請的Gap從2月中一直持續到5月底。隨著澳洲疫情放緩,已經有學校開放,如果澳洲政府繼續放寬對華旅行禁令,他說不定還能趕上下一學期的課程。

小N向記者表示,由於準備讀研,延期畢業對他來說沒有影響,他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會吐槽,但並未因此懈怠學業。

疫情撞上畢業季,在澳中國留學生求職實錄:不敢返鄉的武漢人


墨爾本某留學生曬網課日常(圖片來源:微博)

另一位剛從旅遊專業畢業的小郭,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後,決定留澳工作,面對疫情,她決定“闖一闖”。遠在萬里之外的父母自然是希望女兒回國工作,但他們選擇尊重女兒的決定。

“家永遠是她堅實的後盾,女兒隨時可以回來。”

疫情撞上畢業季,這顯然不是個適合畢業的時期。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1月份為5.3%,2月份為6.2%。

而澳洲數據統計局顯示,2、3月份的失業率為5.2%。

中澳就業環境同樣面臨挑戰,至於在哪裡就業,政府決策對畢業生的友好度也很重要。

疫情撞上畢業季,在澳中國留學生求職實錄:不敢返鄉的武漢人


據The Conversation報導,澳洲目前有9萬持臨時畢業簽證的國際留學生,政府提供的$1300億澳元JobKeeper補助計劃並不適用於他們。

目前全澳僅有Tasmania政府對包括485簽證在內的臨時簽證人群提供$300萬澳元支持計劃。

而擁有20萬名國際留學生的墨爾本,也在嘗試一些可能性:

如調研設立包括免費簡歷修改、增加學生網上社交生活的機會、擴大與國際學生的溝通交流,並通過NexStar提供特別的實習項目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