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複利”變成“負利”,如何留住財富?

文本來自少數派投資 王立威

當“複利”變成“負利”,如何留住財富?

相信你一定在不同的場合,或多或少地接觸過關於“複利”的故事。說的就是隻要你能長期保持正收益率,時間越長,你的收益就會越大。因此有人說,複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

但是這句話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前提,那就是這個利率長期是正數。想象一下 ,如果這個利率變成了負數,那麼“複利”就會變成“負利”,時間越長,虧損越大。

為什麼我要提這樣一個,看似反常的話題呢?

因為在全球的金融體系當中,越來越多地在出現“負利率”的現象,比如日本,丹麥,瑞典,瑞士,還有歐盟區。它對我們未來的投資,工作和生活,可能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可惜網上的很多內容,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簡單。

所以今天我想用通俗而不失專業的方式,來給你介紹什麼是負利率,它為什麼會產生,對你可能有什麼影響,以及最重要的,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投資選擇。

“負利率”其實很好理解

在傳統的觀念裡,把錢存在銀行,銀行應該支付利息給你。“負利率”意味著,銀行不僅不支付你利息,反而要向你收取一筆錢。就好像是你在付費,請銀行來幫助你保管這筆錢。

跟銀行存款情況類似的,還有國債。

理論上來講,你持有債券期間可以獲得利息收入,債券到期可以拿回本金。當然在持有期間你也可以用不同的價格,賣出債券。“負利率”就意味,你買一支債券持有到期,是鐵定虧錢的。

老話說“虧本的買賣沒人做”。但是在日本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這種會虧錢的國債,卻被投資人搶購。那這是為什麼呢?

保證虧錢”的債券,為什麼有人買?

首先,這裡的保證虧錢,指的是虧利息。在投資人對全球經濟下行的悲觀預期中,只虧利息,已經是壞事中的好事了,至少這個損失是有確定性的。

其次,由於市場裡有大量悲觀的投資人都在搶購高信用度的債券資產,這就造成一些國債的價格快速上漲。在債券票面價格漲幅中賺到的錢,就可以覆蓋在利息中虧掉的錢。這些投資者預期市場利率還會繼續下行,因此產生了交易的需求。

另外,有的國家對金融機構有強制購買國債的要求,無論利率是正還是負。這一點,也推升了負利率國債的購買量。

為什麼會產生負利率?

很多專家,對負利率的產生有不同的解釋。

有的人認為是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希望通過降低利率,來鼓勵市場多投資,多消費,以此帶動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出現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低,未來能創造財富的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降低利率就成為了央行刺激經濟的工具。

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市場裡沒有足夠的投資需求,但是有很多08年後各國央行量化寬鬆帶來的資金供給。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小於資金的供給量,從而導致讓利率不斷下行,一直到了負數。畢竟,很少有人會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還去支付高額利息,借錢投資。

市場上還有其它對負利率形成原因的解釋。不過,就像橡樹資本的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在最新的文章裡說的那樣:

“沒有人可以徹底地理解負利率形成的原因。”

可能有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負利率形成的原因並不是那麼的清晰,那至少我們應該知道負利率可能會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和投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對於大型金融機構而言,比如養老金和保險資金,在負利率的環境下,可能會“不得不”提高風險偏好。因為把錢存在銀行會虧錢,買國債也會虧錢,那麼通過提高風險來獲得回報的動力就會提高。

對於依靠存款儲蓄收入來養老的退休人員,可能就會面臨賬戶裡養老的資金越來越少的情況。

對於企業來說,以前我們認為企業手握現金是好事。但是當手握現金反而要支付利息的時候,這個企業是否還會急於催收應收賬款,是否還願意持有大量現金這些問題,可能都要重新考慮。

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測和遐想而已。我們做投資的時候,並不希望去預測市場,因為市場變化是無法預測的。

你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如何投資?

我們認為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能穩定提供高股息的股票資產,會越來越有吸引力,比如我們一直在佈局的優質藍籌股。

更重要的是,市場上大多數人,對這一類的資產還有很多誤區,還沒有意識到它們的稀缺性。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閱讀我們往期的文章《負利率時代捲土重來,擁抱高股息率資產》。

“負利率現象”目前在世界金融體系中,還是隻一個局部的現象。我們並不能肯定地說未來所有國家都會進入負利率。但是它確實提高了投資中的不確定性,而我們過往的經驗,未必能夠應對。因此,我們應該要謹慎地面對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