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内心一次又一次生产真理,否则他就会枯萎了。——卡夫卡

当我不堪枯萎的时候,总会想到一个词:太虚幻境。在《红楼梦》中,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幻化到人间便是大观园。汪洋情海,儿女小态,人生浮沉,迷思神游,来不知所以来,去不知何处去。如此,视为红尘梦境。我也有自己的太虚幻境,它位于蓝天的蓝之上,碧海的碧之中,黑土的黑之下,入世在中国东北地区,一路神游到上海,难为鲲,亦不是鹏,只幻化成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中的打工一族。出世去处从不挑剔,可为室内,床边,窗前,街道,花间,树下,或者草原,比如,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些奇怪的念头,是我在游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旅游巴士上想到的。当时,我正“背弓屈膝”地坐在巴士椅子上,腰间横着安全带,头发拧成麻花辫,双眼斜望着窗外。窗外,山脉连绵,碧草彤云,雾迷原野,雨水正浇打车窗,而我眉头紧锁,相由心生。

巴士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隐隐颠簸,如同走过的人生。在那样一个漂泊不定的时刻,我内心忽然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真理。恍恍惚,茫茫然,禅定成一片混沌。我想,所有参加过跟团游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我这种心境:瞬间禅定,快速清醒,在虚实之间闪电转换。累了,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思考人生: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醒了,听到孩子的哭声,睡觉的呼噜,兴奋的尖叫,以及悄悄的密谈,于是,狠掐一下自己大腿,对自己说:笨蛋,这还用思考,我是我,我从东北来,将回上海去啊!再抬头看一眼天空,阴雨绵绵的呼伦贝尔,此时气温低至体温舒适度以下,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和我心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意境相比,我承认,现实更让我印象深刻。

我甚至在神秘且封闭的巴士空间里随意幻想,幻想如果在我的太虚幻境里,有一个专属于我的灵魂向导,用一个无形的高科技产品定位着我,看到我那几天移动的轨迹如同家猫一般,复杂而多变,一定会感叹:哇,原来人类这么能走路!

所以,我不只是来说笑和思考的,我还要与天地融,与日月合,与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起高歌。歌颂我心中的金戈铁马、浴血沙场,歌颂大草原上游牧生活的波澜壮阔。

阴冷的海拉尔飘着雨

我们从哈尔滨登上火车,经过一夜颠簸,早上抵达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火车站。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地级市,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和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与俄罗斯、蒙古国两国交界。海拉尔市下辖14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个市辖区,海拉尔便是其中之一个市辖区,还有5个县级市、4个旗、3个自治旗。呼伦贝尔市的草原面积10万平方公里,湿地有2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当天早上的海拉尔,天空飘着冷森森的细雨,空气凝结成一股难以名状的寒流。听说过八月下雨的内蒙古冷,却不知这般冷,已穿上最厚的衣服,仍然体如筛糠。我们在瑟瑟发抖中快速走入当地餐馆,吃过早饭,喝下奶茶,心满意足地离开。与地接导游汇合后,导游为每个人献上象征着蓝天的蓝色哈达,送上一句祝福的蒙语,众人在一片祥和寒冷的空气中登上巴士,正式开启为期几天的团游行程。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影视拍摄地之莫日格勒河畔

根据行程,我们第一个景点要前往《爸爸去哪儿》和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的拍摄地——莫日格勒河畔。想到是影视拍摄地,那可要好好仔细看一番,郑重打个卡。

心中怀有期待,天色依然灰,雨一直下。阴冷潮湿的空气,错综复杂的心情,才有了我上面的思考。蒙古的山,不似家乡的山,东北的山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树,而呼伦贝尔地区的山几乎没有树,偶尔一面坡上有零星些许几颗,或者几排。这是天然的草场,适合牛马羊生活。远远望去,它们成群结队,或稀疏漫布,静静地在雨中吃草,它们有它们的打算。而这里短短的碱草,是最有营养的草,冬天可以剪来出口到国外。所以,呼伦贝尔草原的草,风是吹不动的,风吹不动,草就不会低下头,所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歌美景是不存在的。若要看,就要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内蒙古西面的敕勒川去。但呼伦贝尔草原仍然是与天地连在一起的,高远辽阔,苍茫无垠,极富艺术张力和生命力。想来一无所遮的大草原,浑然天成,一定孕育出许许多多骁勇善战、豪迈朴素的草原儿女。

我正沉浸在抽象叠沓的思索中,巴士突然停了。导游用手一指车外:到了,大家下车参观吧,二十分钟后上车。我们下车了,并没有一窝蜂。有老人不愿下去,天太冷了。我很震惊,第一站居然就有人放弃。导游说,正常,前些天三十几度高温,也有人不愿下车。我自然是随大流的,喜欢与民为伍。下车后,手搭凉棚,举目四望,半天发现前方有一条河。于是,在风雨中踉踉跄跄跑过去,站在河边哆哆嗦嗦拍了几张照片。景色是波澜壮阔的,可惜冷的是天气,冻得牙齿直打架,落荒而逃。据说,这是一股少有的提前到来的寒流,当地人也少见,甚至有人穿上羽绒服。我又震惊了,心想,完了,这几天,蓝天白云怕是无缘了。

可我依然充满期待。哪怕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期待比以往更期待。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俄罗斯家庭之二毛子三毛子

小时候,常听东北人说起老毛子,知道是在说俄罗斯人。老毛子,虽然听上去掺杂着当年东北人对俄罗斯入侵和屠杀的抱怨,但也颇为生动形象,顾名思义,谁让他们体毛多而密呢。后来,一些俄罗斯人和当地人通婚,中俄混血儿则被称为二毛子。以此类推,还有三毛子,四毛子。至于五毛子就算了,出五福就六亲别认了。

至今,俄罗斯人仍被我们调侃为战斗民族,战斗力和脾气一起火爆。在天寒地冻的地区,人们大部分时间要用来与天地斗,脾气和耐心自然少些。而且,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中俄混血的二毛子及三毛子们,身上仍保留着那份彪悍和率真,同时还能载歌载舞。我们在访问俄罗斯家庭的时候,除了喝奶茶,吃点心,还听主人拉手风琴弹唱了“喀秋莎”、“俄罗斯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在东北,许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俄语,什么“兹德拉斯特维杰(你好)”、“达思维达尼亚(再见)”。掐头去尾后,我们对“二毛子”的访问就结束了。

中国最冷的地方是根河

后来,我们坐上大篷车,直达私人牧场腹地。大篷车像是一个拖拉机,缓慢行驶在雨水搅拌的泥泞土路上。车上,蒙古族小伙子一路为大家引吭高歌,歌声悠悠。有老人竖起大拇指,建议他去参加星光大道,那是他们喜爱的节目。看完了白桦林,了解蒙古包的搭建,至于畅游森林,沐浴花海,抓鱼比赛,是不可能的,天冷的要命,雨一直狂下,差点把我们浇成落汤鸡。当时只有我们几个年轻人下了大篷车,鞋子深陷在泥潭中无法自拔,惨不忍睹。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经过导游介绍,我们才知道,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不是漠河,而是呼伦贝尔根河市。根河在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历史最低气温是零下58摄氏度,也被称为“驯鹿之乡”。我们在途径室韦小镇时,大家下了车,爬上高高的土堆,遥望一水之隔的俄罗斯村庄。村子看上去闲适宁静,但是否充满异域风情,主要是天阴看不清。接下来,我们到达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到达恩和的制高点《断片儿》拍摄地——可汗山。我们是乘坐越野车上去的。司机将车开得如同苍蝇乱飞,惊险刺激,车技过关。我们在山上顶着冷风乱吼乱叫乱跳,正赶上了航拍,就又乱吼乱叫乱跳一番,再乘坐越野车下山。下山后,我们打死也不坐马车了,恨不得一步钻进酒店,否则真要冻出人命了。于是,巴士载着我们来到中国最冷的地方——根河市,入住当地特色主题酒店——木刻楞。当晚,大家都插上电热毯,在停电和来电不断交替之中,迷迷糊糊度过了难忘而又寒冷的一夜,体验怪奇特的。我们甚至在逛街的时候,想买一件羽绒服。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一代天骄铁木真的动人故事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心中却有同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同一个蒙古民族英雄——铁木真。在巴士上,我们被导游讲的铁木真故事深深打动了。这是我认为去内蒙古最精彩的部分。试问,谁人不爱真正的大英雄呢。

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162年出生于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民族有抢亲的传统,盛行抢婚,认为抢来的女人是最好的。铁木真的父亲叫也速该,成年后一心要找寻一位美女,于是半路上抢了出身于弘吉刺部,和蔑儿乞人赤列都结亲的新娘,也就是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据说诃额仑是一位美女,成了也速该的妻子。次年,也速该生擒了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恰逢这时儿子出生,为庆祝胜利,就给儿子取名叫铁木真。这就是铁木真名字的来历。

铁木真9岁的时候,父亲也速该给他定了亲。也速该带领一随从来到内蒙古,送铁木真到岳父的部落里住,根据蒙古习俗,男方定亲后要到女方家住满一年。也速该回去的时候,途经仇人部落塔塔尔部,由于蒙古人生性豪迈,胸襟宽广,面对邀请,也速该欣然赴约,不料却被铁木真兀格的儿子下毒,算是给死去的父亲铁木真兀格报仇雪恨。也速该后将铁木真接回,便毒发而死。也速该死后,铁木真和母亲被自己部落赶了出来,从此颠沛流离,吃尽苦头。

铁木真小时候曾结拜过一个兄弟(兄弟的蒙语是安达),叫扎木合。扎木合是抢来的女人肚里所带的孩子,自出生起便不被认可,认为他不具备部落纯正的血统,因此一直备受排挤。扎木合从小聪明过人,有勇有谋,铁木真的一个亲弟弟曾嘲笑扎木合出身,被铁木真一箭射死,可见他同扎木合的感情有多深。扎木合在铁木真的成长中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铁木真18岁时,他的妻子被昔日仇敌蔑儿乞部抢走,铁木真母亲就是铁木真父亲从蔑儿乞人手中抢来的。铁木真为夺回妻子,找到兄弟扎木合,扎木合这时已经整合了父亲手下的部落,扎木合慷慨地借给铁木真3万骑兵,铁木真发起了一场闪电战,偷袭了蔑儿乞部,以少胜多,打赢了这场战争,并夺回妻子,从此奠定了自己的地位。随着力量不断壮大,扎木合手下部落有不少是铁木真父亲手下的人,他们重新回到铁木真身边。

铁木真的才华和野心遭到扎木合忌恨,看到往日兄弟威望超过自己,扎木合坐不住了,他利用和亲的理由将铁木真骗来,想用毒酒毒死铁木真。铁木真的大老婆(铁木真有四个老婆)是一个聪颖过人的女人,她在铁木真的戎马生涯和政治生涯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为铁木真出谋划策,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由于她早早看出扎木合的不轨之心,不断提醒丈夫,铁木真在去会见扎木合时有了戒备心。当扎木合把酒倒给铁木真时,铁木真用银器试酒,发现银子变黑了,知道酒中有毒,因此将第一杯酒洒向天空,说是敬天。谁知扎木合又倒下第二杯酒,铁木真只好将酒洒向大地,说是敬地。扎木合又倒了第三杯酒,这时铁木真已忍无可忍,雷霆大发,当场怒斥扎木合居心叵测,兄弟二人从此正式决裂。据说,蒙古族的下马酒风俗也正来源于此。客人下马后,接过主人斟满的酒,先用无名指沾一下酒,弹向天空,视为敬天,再用无名指沾一下酒,弹向大地,视为敬地,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些习俗正源于铁木真和扎木合的这次会面。

扎木合和铁木真正式决裂后,便集合了塔塔尔等13个部落,向铁木真发动了一场“十三翼之战”,结果铁木真战败,这也是铁木真一生经历60余场战争中唯一的一次失败。待铁木真后面再次壮大力量后,便向杀父仇人报仇,击败了蔑儿乞部,杀死首领。因为惧怕铁木真真正崛起,草原各部落便联合推举扎木合为古儿汗,意为众汗之汗,正式与铁木真为敌,他们发起了一场“阔亦田”之战,结果扎木合战败。扎木合投降,后死,各部落也土崩瓦解。

随后,铁木真进一步铲除了其他草原部落,为统一蒙古扫清障碍。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强大的克烈部落,占领了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1206年,蒙古贵族们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汗,相当于古代皇帝的尊称。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并没有就此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纵横天下,四处远征。成吉思汗在位的二十年间,开疆拓土,战功赫赫,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北至北冰洋,南到东南亚,西至欧洲腹地,东到韩国,国土面积超3300万平方公里。成吉思汗征战期间,发明了两种作战方法,一种是闪电战,顾名思义,就是快、准、狠;一种是包围战,像狼群一样包围敌人,据说这也是受到蒙古草原上狼群觅食的启发。据当地人介绍,狼是一种凶残而且善良的动物,狼从来不吃小孩,所以当地都是让孩子来放牧。成吉思汗在东征西剿时,就采取这两种战术,常常让敌人闻风丧胆,屡战屡胜。同时,成吉思汗也是一位心有大爱的人,每次征讨一个国家前,先力劝该国投降,如果该国不投秀,时间一到,便开始屠城,杀得城内血流成河,这又展现了成吉思汗心狠手辣的一面。因此,每当各个国家闻听成吉思汗要来攻城时,无不胆战心惊,常常在成吉思汗到来之前便弃城逃跑了,这也是成吉思汗常胜的一个原因。再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成吉思汗率领部队征战期间,蒙古士兵每人都随身携带一包牛肉干,据说,这块牛肉干是一整只牛做成的。吃饭时间到了,士兵便切下一点肉干,用水一冲,当做肉汤来喝,喝完继续上马,接着打仗,这一整只牛肉干,足够支撑士兵几个月时间。当时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能够像蒙古人这样彻底解决军粮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汉人,常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给持续作战带来极大挑战。可见,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蒙古士兵可以随身携带自己的军粮,这也是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兵荒马乱,战争不断,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带领蒙古士兵东奔西走,无暇顾及草原,因此,草原上的生产和发展任务,就落在了女人的身上。那时女人留守在草原上,一方面养牛养马喂羊,为士兵提供物资支撑;另一方面还得拼命生育,要生许许多多的孩子,为士兵打仗培养接班人。当时,孩子自出生之日起,每个母亲必须要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他们普及打仗的知识。因此,在蒙古草原上,母亲在人们心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时年66岁。成吉思汗死后,将汗位传给自己的三儿子,据说,不传给大儿子,是因为他妻子曾被抢亲,大儿子的身世说不清楚,在扎木合的不断挑拨下,铁木真对大儿子始终心存芥蒂,不愿重用,导致大儿子四十多岁便抑郁而死。而我们熟知的元世祖忽必烈,则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据说,成吉思汗死后,采用了蒙古族传统的野葬。所谓野葬,即尸体用皮草包裹后,放入一辆马车,有人挥鞭将马车赶走,马车于路上漫无目的的颠簸,尸体在哪里掉下去,人就葬在哪里,等待狼群鸟兽来吃,重新回馈大自然。

以上,就是铁木真的传奇故事。我们听完,无不被铁木真跌宕起伏的草原人生和他驰骋沙场的热血豪情所打动。每个人几乎眼含热泪,深深动容,为蒙古草原能出生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民族英雄而感到骄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许放在今天的文明社会,觉得有些残忍,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拳头就是话语权,他结束了游牧民族长期混战不堪的局面,智勇双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细想一下,曾经,文明不就是在拳头里不断更替的吗,非暴力过度的文明是极少的。但文明的发展是长期的,且润物无声。每一场革命都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而每一场革命过后,依旧风平浪静,好似什么都没发生。功过是非,只有后人在评说。

蒙古人的银饰真的很重要

听完热情澎湃的铁木真故事,我们马上就来到了铁木真大汗行营。铁木真大汗行营是由许多个蒙古包组成,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练过兵,也是存放兵器的地方。我们在讲解员的热情欢迎下,步入蒙古包,听这个蒙古族姑娘继续为我们讲述铁木真的故事。蒙古包里正中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可见铁木真的确是草原人民的骄傲。当然,这也是最能打动游子心的部分。

所以,当蒙古族讲解员姑娘问我们:“你们说,银子有什么作用?”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异口同声说:“银子可以测毒。”讲解员听完点点头说:“没错,银子也可以用来测试身体好坏,戴银首饰时,银子变黑了,就说明身体生病了。”

接着,蒙古族讲解员姑娘继续问:“你们说,女人为什么比男人长寿?”我们听完集体陷入沉思,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答案。讲解员说:“因为女人喜欢梳头发。”梳头?对呀!我们听完长舒一口气,居然没想到这点,好像很有道理。

据说,在蒙古草原上,银器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即便最贫穷的人家,也会精心准备两个银碗。当地水质不好,老人和孩子吃饭时使用银碗,白银可以在水中形成微量的银离子,吸附细菌,起到杀菌作用,这样可以保护老人和孩子的肠胃。另外,白银首饰也是蒙古族姑娘日常佩戴的东西。在过去,一个女孩自出生之日起,母亲便会亲手为她缝制嫁衣,这件嫁衣一直要缝到女儿出嫁那日才竣工,嫁衣上缝满了白银首饰,这些首饰是父母送给女儿的嫁妆。而且,而在平时,每户人家的牛马羊变卖来的钱,都要换成银饰,戴到女人头上和身上,这样当有强盗来抢女人时,男人打不过对方,便把自己媳妇往马上一抱,带着媳妇一块跑路,财产也就保住了。当然,许多人并不能成功逃走,男人被杀死,媳妇被抢走,到头来人财两空。女人没有办法,作为弱势群体,在茫茫大草原上,必须依附于一个男人才能活下去,所以只能认命,和强盗继续过下去。

当然,这不是最心酸的,最让人心酸的是,在过去,草原上一个女儿出嫁,意味着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了。由于草原地广人稀,有时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女孩出嫁后和父母家本就相距甚远,由于游牧民族生活不固定,大约一周就要迁徙一次,也许父母的迁徙方向,和女儿的迁徙方向,是相反的,这样一旦他们启程,就意味着此生永不再相见。哎,听起来真让人难受。当然,现代交通和通信条件已大大改善,早不存在这样的人间悲剧了。

“可是,你们知道吗,北京为什么会有雾霾?”讲解员姑娘突然问我们。这个难不住我们,大家七嘴八舌回答起来。“沙尘暴!因为沙尘暴!”讲解员继续说:“因为我们蒙古草原长期放牧,导致草原环境恶化了,很容易引起沙尘暴。所以,政府不让我们放牧了,让我们改为发展旅游。我们这个地区是个扶贫点,所以,待会你们需要银子饰品的,可以买一些带回去,就当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啦!”讲解员姑娘说的情真意切,我们当然义不容辞。

于是,我们从蒙古包里一窝蜂挤出来,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瑟发抖,然后,又一窝蜂钻进另一个蒙古包,开始精心挑选银饰。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身能力,支援了一下当地经济。因为,我们真的觉得讲解员说的没错呀,如果草原牧民不能放牧了,那么,他们还能干什么呢?

呼伦湖畔的小马,满洲里的夜景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奔驰在草原的深处。我愿与你展翅飞翔,遨游在蓝天的穹谷。”这是歌曲“天边”里唱的,也是我出发前的梦想。试问,谁不想在蓝天白云下,在绿色的大草原上,快马加鞭,纵横驰骋?

然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骑马,是不能纵马飞驰的。当地景点的马匹,专为游客准备,经过严格的训练,性情十分温顺,动作也是极其缓慢的。而且,那几天一直下雨,骑马项目根本就不存在,路过黑山头的时候,雨下得很大,我们根本就没有下车。但是,我在某景点玩了滑草项目,沿着几百米的滑草轨道冲下去,雨水疯狂浇打在脸上,根本睁不开眼睛,什么都没看见,只有呼呼的风声。裤子也湿透了,惨不忍睹。但仍觉得很兴奋,因为,我在风雨中滑草了,那可是呼伦贝尔的草!

终于,当我们到达呼伦湖的时候,我骑上了心心念念的小马。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叫达赉湖(蒙语是海的意思)。幸运的是,当时天没有下雨,远远望去,呼伦湖辽远无际,碧波荡漾,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又像一块不被打扰的寒冰,有某种科幻大片的既视感。在呼伦湖湖畔,我们在敖包(蒙语是石堆的意思)旁进行了祈福,然后就可以骑马了。小马是私人喂养的,骑一次五分钟,走到湖边再回来,一百块钱,由驯马师骑马在前面领着。所以,策马奔腾、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的场景是不存在的,小马缓慢地走着,低着头,哒哒哒,它在数拍子,想象着一天没完没了的拉人,也是很烦。驯马师嫌我的小马走得太慢,只好用鞭子抽它,我很心疼,对驯马师大喊:“别抽我的马,它很累了!”驯马师根本不搭理我,因为,明明是他更累呀。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滑了草,骑了马,我突然觉得来草原了无遗憾了。接下来,我们便乘坐巴士前往与俄罗斯接壤的百年历史口岸城市——素有“北疆明珠”之称的满洲里。

路上,我们的巴士顺着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一路飞奔。广袤的草原,湿地的静谧,边界的铁丝网,以及远远的俄罗斯村庄,都让我们深深感慨,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一带特殊的地理位置,秀美的自然风光,却孕育出无数草原儿女金戈铁马、浴血沙场的爱恨情仇。

进入满洲里后,我们远远观望了满洲里的国门,是一个高30米、宽40米的乳白色建筑,雄浑厚重,庄严肃穆,门上有七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知为什么,在广袤的边疆地区看到这七个字,内心的感受是十分强烈的,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想起那些默默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他们日复一日伫立在这片土地上,目睹来来往往的行人,不为所动,因为对家人怀有无限思念,从而对“和平”二字的感受会更强烈吧。无数个平常的日子,因为有他们的站岗放哨,我们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而他们做这一切,从不要求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满洲里的夜景是极其美丽而别致的。到了满洲里,一定要在夜里走一走,领略一下这里的异域风情。满洲里的建筑极具俄罗斯特点,俄罗斯套娃,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各种建筑风格既迥然不同,又整齐划一。最美的是灯光,和街道两旁的商铺的牌匾。远远望去,深夜的满洲里,像一个古老而现代、静谧而喧哗的人间天堂,独具魅力。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晚上,我们在满洲里的友谊酒店,和无数个外来的旅游团汇聚在一起,五六百人共同吃了一顿西餐,场面相当震撼,从未有过的体验。同时,观看了中、俄、蒙三国精彩的艺术演出。中国大鼓、沙画,蒙古族的马头琴、长调,俄罗斯的载歌载舞、杂技表演,以及所有歌手高亢嘹亮的嗓音,都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那些为了梦想四处漂泊,长期从事艰苦卓绝艺术工作的人,充满敬意,他们为中、俄、蒙三国民间艺术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你还想去呼伦贝尔草原吗

以上,就是我此次游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我们还参观了186彩带河、额尔古纳湿地、额尔古纳博物馆,以及扎赉诺尔猛犸旅游区等景点,并且远观了弘吉刺部,还吃了烤全羊、行军大铁锅、奶贝、蓝莓干等特色名吃,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介绍了。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重温铁木真传奇

本来,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不想写什么。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又想起铁木真的故事,仔细琢磨一下,依然为他的英雄事迹动容。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记录一下这次旅行。

如果你问我:“呼伦贝尔草原到底好不好玩?”我不会回答。我只告诉你:“去看看吧,去看看我们的大草原,去感受我们的一代天骄。草原,和你想象的一定不一样。”

出行前,记得查一下天气预报。如果在蓝天悠悠、白云舒卷的天气里畅游草原,沐浴花海,我想,定是另一番天地豪情吧。可惜,我没赶上这种体验。

所以,去吧,当你快要枯萎时,别犹豫,毕竟那里是一代天骄铁木真停留的地方。像是一个奇迹,像是一种召唤,像是我们每次旅游回来后,都应该继承和传播点什么。

“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内心一次又一次生产真理,否则他就会枯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