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礎 優服務 聚合力 創品牌 禮泉縣項目化推進黨建十大重點工程

本報訊(記者 符備戰 通訊員 郭創 郭超)4月29日,禮泉縣在西張堡鎮白村新型農村社區召開2020年“黨建十大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進一步明晰責任,凝聚合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水平、創品牌、促發展。這也標誌著禮泉黨建項目建設按下了“快車鍵”。

今年以來,禮泉縣圍繞省、市委2020年組織工作要點,精心組織謀劃、創新推進方式,突出在帶頭人隊伍、活動陣地、黨建機制、基層治理等方面對標對錶、改革創新,在強基礎、優服務、聚合力、創品牌上下功夫,通過聚集領導力量、聚集資源資金、聚集人力精力,運用項目化管理理念,採取定事項、定目標、定責任、定時限的方式,實行縣委書記親自掛帥,縣委常委具體包抓,各鎮、各相關部門抓推進、抓落實,舉全縣之力,實施基層“黨建十大重點項目”,確保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出成績、出亮點、求實效。

在帶頭人隊伍建設方面,實施規範“一肩挑”運行管理、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儲備等3個項目。重點對“一肩挑”後村級黨組織書記在職權責任、教育培訓、村級運行、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進行規範管理,建立村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管理檔案,實行“任免情況”和“履職情況”縣委組織部“雙備案”,成立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實行村財鎮管,推動“一肩挑”村級黨組織書記擔當作為,實現由“挑得起”到“挑得好”轉變。規範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選拔、培養、管理、使用機制,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隨時頂得上、幹得好的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形成村黨組織書記從選任到履職、從儲備到選任的閉環教育管理機制,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在活動陣地建設方面,實施村級活動陣地達標提升和黨員黨性體檢制度建設2個項目。結合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化“151示範創建”工程,財政列支700萬元,到年底前實現所有村級活動陣地面積全部達標覆蓋。投資100萬元,新建3處黨性體檢中心,實現黨員黨性體檢中心滿足城區和東、西、南、北等鎮村區域黨員黨性體檢全覆蓋的要求,同時將黨員黨性體檢納入各類幹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探索建立黨員教育回爐制度,每半年將全縣受到處分的黨員納入黨員教育回爐班,組織其參加一次黨性體檢活動,增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黨建機制建設方面,實施抓黨建引領推動穩定脫貧、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整頓、機關黨建規範提升等3個項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抓實“四支隊伍”管理、強化駐村隊伍激勵保障等方面強化措施,落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獎補1至3萬元的激勵政策,推動形成“一村一業”的集體經濟發展態勢,實現長久穩定脫貧。實行“四個一”包抓整頓機制,採取“五治”工作法,一村一策,持續推進軟弱渙散村整頓,確保村級黨組織全面過硬。立足解決機關黨建“燈下黑”的問題,堅持問題導向,以機關黨建“1234”工程為抓手,推動機關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使機關黨組織成為凝聚力量、服務全局、服務群眾的中堅力量。

在基層治理方面,實施城市社區治理創新、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2個項目。在社區治理創新上,以省市深化街道體制改革為契機,優化18個社區居委會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高標準打造2至3個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真正把社區打造成為黨建引領、深度融合、互聯共建、基層治理、服務居民的堅強陣地。在農村治理上,建立“村級小微權力事項清單”“村級班子主要負責人責任清單”兩個清單,規範村級民主決策“四議兩公開”程序,推動農村基層民主管理運行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撐。

強基礎 優服務 聚合力 創品牌 禮泉縣項目化推進黨建十大重點工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