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前言

  • 複利,常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鼓吹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他們將複利奉為價值投資的圭臬,以此引誘無知小白入局交易。

複利公式如下:

F=P(1+i)ⁿ

其中:P=本金;i=比率;n=持有期限

  • 按照這個邏輯,理論上只要比率越高,複利時間越長,能產生驚人的回報。

舉例,若年均收益率為20%,10年後為6.2倍,20年後為38.3倍,30年後為237.4倍。以此類推,小資金也可以滾成大雪球,下一個巴菲特指日可待。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如果說,投資只是這般單純的線性思維或順暢的數學計算,那麼,交易也太簡單了。

投機交易的世界,實則充滿了不確定性,交易機會和獲利回報都是不均等的,甚至沒有穩定盈利一說。

<code>當光景好的時候,牛市井噴,你可以輕鬆獲得遠超往年的投資收益;若光景不好,熊市來臨,投資者走背字,再高超的操盤技藝也無濟於事。/<code>

在我們國家的股市,牛短熊長是常態,是客觀事實。這一點,無人可以否認。

所以,正確的投資邏輯就是:

  • 得意時,儘可能抓住一擊必勝、賺大錢的機會,毫不設限地讓利潤盡情、充分奔跑;
  • 失意時,堅決保持縮手不動,減少交易機會,降低風險敞口,以期躲過本金大幅虧損所帶來的人生致命打擊。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金融投機領域的發跡,靠的就是那一夜暴富的歷史性機遇。

從國運、大行情等這些宏觀層面來看:

A股市場上,真正波瀾壯闊、十年一遇的大行情只有兩次,2007年一次,2015年一次。

在整個大盤股指都在筆直地、一柱擎天似地飆漲行情中,本金翻倍已是最低的要求,不乏有些操盤高手和市場老鳥翻個10倍收益。他們滿倉進,滿倉出,滾動式操作,大手筆地吃進每一筆大利潤,掙得盆滿缽滿。

類似於5·19這樣的波段式小牛行情,雖然維持時間也只有一個半月,僅憑指數也漲了近70%,可見個股會有多麼瘋狂。

所以,一旦錯過了這些火箭式噴發的高速增長期,你的投資業績,無疑將會變得非常平庸。

<code>國內投機圈,向來有“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說法,牛市的瘋狂期後,註定是漫漫陰跌的陣痛期。這時候,想賺錢,門都沒有。/<code>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在微觀領域,就個人的時運,也有類似的說法:

小一點的,如買福彩,以2元博500萬,是最常見、也最經典的經濟學案例。雖然幾率渺茫,但正是這一夜暴富的夢想支撐著彩民心甘情願地購買彩票,注入資金。

  • 這也是國內彩票事業長盛不衰的根源所在,於他們而言,買的不是彩票,而是夢想!

大一點的,如國內那些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大佬、房產大亨和新貴階層,無一不是因為抓住了改革主義的浪潮,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才一戰功成,大富特富的。

在我們國家,單是一家賣醬油的公司尚能鑄就千億市值,百億富豪,遑論其他。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做過A股的股民,或多或少都有似曾相識的經歷:

不論你對基本面把握的如何透徹,技術分析運用的如何嫻熟,均沒有一紙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來得刺激,那連續十幾個漲停板的高光時刻,瞬間感到走向了人生的巔峰。前幾年,如南北車合併,分眾傳媒的迴歸,360的借殼上市,遵循的都是同樣的交易思維:

  • 個股的基本面越爛,盤子越小,愈是無人問津,反而易受某位大佬的青睞。只需畫個大餅、再整點想象力爆棚的宏偉藍圖,後期的爆發力越強,股價一飛沖天也指日可待。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 在商品期貨等高槓杆投機領域,遵循的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盈利模式。

雖說期貨可多可空,熊市照樣能賺錢。

  • 照理,市場的牛熊轉換,對投機者交易生涯的影響應當不大,但對單一個體來說,也只有在特定交易條件下他才能盈利。

因為沒人可以抓住所有波動,吃透所有盈利。如果答案為“是”,那麼,不消一兩年,全世界的財富都是他的,想想可能嗎?

國內那些成名的期貨大佬,如傅海棠、葉慶均、林廣茂之流,其財富的爆發期,無不與歷史上那場著名的“四萬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code>那時候,螺紋鋼5000點,棉花33000點,橡膠43000點,行情是如此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再看看這些品種當前的價格,一個個跌破了認知下限,慘不忍睹。以油價為例,竟然會出現負值(最低-37美元)——整個金融史不遇的千古奇觀。/<code>
  • 這是時代的饋贈,抓住了,就抓住了;錯過了,也就永遠地丟掉了,再也回不來了。
時間複利:投資圈最大的謊言,你被巴菲特騙了

一空論道:

<code>換而言之,當你順風順水的時候,交易賺錢,好似在地上撿金子一樣輕鬆、容易;
反之,則背運當頭,喝涼水都塞牙。/<code>

穩穩當當的時間複利,或許只適用於美國人,適用於巴菲特那樣的投資邏輯。

  • 在本輪疫情爆發前,納斯達克、道瓊斯等指數年均上揚5%,奠定了美股的長期牛市,這是可以穩定回報、價值投資的大前提。

然“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樣的賺錢邏輯或許根本不適合國內的投資土壤。韶光易逝,機遇難得。

如同毛主席他老人家所告誡的那樣: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