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張建鋒:數據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生產要素

12月3日,在2019阿里雲廣東峰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生產要素,雲智能是新基礎設施。

以前傳統經濟是勞動力、資本、土地,第二階段是知識、技術、管理,而今天數據是一種新的生產要素。

數據顯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對中國GDP的貢獻率超過67.9%。


阿里雲張建鋒:數據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生產要素


每一次社會經濟的變革都伴隨基礎設施的創新。以前,淘寶讓幾千萬企業從單純的製造能力變成擁有直面消費者的能力;在數字經濟時代,阿里巴巴希望幫助企業建設雲計算、數據智能、智聯網和移動協同技術組成的新基礎設施。

張建鋒表示,阿里巴巴一直是數字經濟的堅定實踐者、推動者和創新者,早在2007年就提出要打通經濟體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向技術要生產力。2015年,阿里巴巴開啟中臺戰略,其中重點就是數據中臺的建設,這些技術能力都將通過阿里雲成為社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