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理中更新心意

【個人成長·蛻變】

春天是象徵著希望的季節。每年“立春”的哨聲一響,冰雪開始消融,柳枝在臘梅的暗香中抽出新芽,迎春花在一夜之間就會染上點點嫩黃……生命的靈動與活力,就在於不斷地更新變化。人也是如此。容顏會老,心意卻可以更新。這樣的成長會讓內心一天新似一天。在真理中不斷的變化可以讓人一直擁有鮮活的生命。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讓心意更新。

在真理中更新心意

認識真理,改變行為

再好的藥物都無法治癒一個不肯服藥的人。同樣的,真理是救治靈魂的良藥,但前提是我們要謹守遵行。我們知道曼德拉總統饒恕虐待自己的獄卒的美事,但如果只是震撼感動,卻對得罪自己的親人耿耿於懷,“饒恕”對我們的生命就沒有任何功效;我們聽過特蕾莎修女用4億美金幫助窮人,自己的遺產只有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粗布紗麗的故事,但如果不去反思自己的自私冷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憐憫溫柔的人。無論是被真理吸引還是責備,只有付出行動才能有所改變。

同時,真理是無限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認識學習。芝諾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與哲學家。一次,學生問他說:“老師,您掌握的知識數倍於我們,您回答的問題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麼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懷疑呢?”芝諾在桌子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說:“大圓是我學到的知識,小圓是你學到的知識。我學到的知識比你學到的知識多。在這兩個圓的外面,就是你我沒學到的知識。大圓的周長比小圓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範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學習知識是這樣,認識真理更是如此。越認識真理,你就越會發現自己的渺小與真理的無限,也就越願意謙卑下來順服真理。

在認識與遵行真理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很多失敗。你不能總是明白真理的要求,你可能想做卻做不到,甚至你可能連改變的意願都沒有。要帶著這些失敗去尋求憐憫,因為沒有人可以憑著自己循行真理。我們需要幫助,需要替代,需要慈愛。

在真理中更新心意

我不再一樣

有一個小故事:一個馬戲團裡有一頭大象,每次表演完,馴獸師都把它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樁上。以大象的力氣,可以輕而易舉地拔起木樁逃走,然而它從未嘗試掙扎。

好奇的觀眾向馴象員詢問原因。馴象員回答:“象很小的時候,就被拴在樹樁上,這些被束縛了自由的小象們通常會驚惶失措,不斷掙扎。然而憑它們之力,是無法捍動樹樁的。久而久之,小象們就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擺脫這束縛。當小象長成大象後,人們往往只需要一根小木樁就可以把大象拴住,因為它們已經習慣了這種不可擺脫的束縛,並且也習慣了接受這種挫折。”

人總是會被過去限制住。比如,一個人曾經暴躁多疑,在接受了真理的話語,學習了控制自己的脾氣之後,卻仍然不敢與人交往,他怕自己生氣,也怕別人會厭惡自己。認識真理的目的不是潔身自好、閉關修行,而是為了改變自己,併發揮積極的影響力。被過去限制住的人,即使有了能力也無法發揮,心中的“我不行”就像一聲禁令,使其停在原地。

有一個方法就是:活在當下,專注前行。你有真理的新道路,你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你會得到憐憫的幫助;你有了新的情感與思想,可以去勝過以前無法接受的,比如別人的嘲笑與諷刺。把目光專注在你能做的事情上然後盡力做好。心裡的暗示與過往的失敗只能抓住一個凝望它們的人,卻無法吸引一個心無旁騖的勇士。

在真理中更新心意

重新開始的機會

另一個需要更新的是你與別人的關係。過往的歲月裡,我們都會經歷傷害:父母的嚴苛、兄弟的冷漠、親戚的嘲諷、朋友的指責……我們揹負著這沉重的過去,總想讓當事人來承擔後果,然後徹底疏離。但是,美好不在承擔後果裡,而在共建未來中。再好的承擔也不過是修建一座華美的墓地,漂亮地裝飾著死亡。憤怒與痛苦需要被表達和被傾聽。心裡的重擔卸下之後,你可以給自己和對方一個機會,重新認識、重新相處、重新建立關係。

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就是,我們需要放下成見,用新的眼光、變化的視角去看待你面前的這個人,而不要用過去的觀點去論斷他。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就會發現,成見真的是一種咒詛。假如你以前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現在你開始學著考慮別人。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你總有考慮不到的方面。可你的愛人把你的“考慮不到”說成“不去考慮”,你的父母在你做不好的時候對你說:“我就知道你會這樣,你一直是一個自私的人。”你會有什麼反應呢?剛開始你可能會灰心失落,慢慢地你會產生懷疑:我真的改變不了嗎?當你徹底接受了“沒有改變”的定論時,你會覺得,反正不管我怎麼努力你們都看不見,我都不會變好,不如就這樣吧!

看,這就是“你不會改變”對一個人的捆綁。一個有智慧、有洞見的人,可以敏銳地捕捉到微小的變化,清楚地洞見到這變化背後的力量與未來的趨勢。他會積極地參與到鼓勵與建設中,滿有信心地栽培希望。當你開始放下論斷,拒絕成見,敢於對心裡的懷疑說“不”的時候,就是在否定自己,迎接智慧。

盼望從這個最美好的季節開始,我們能夠在真理中更新心意,擁有鮮活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