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1、《端午即事》

[宋]謝薖

卯飲緣佳節,昌陽薦一巵。

兒諮射團事,妻誦賜衣詩。

懶檢三閭傳,爭纏五彩絲。

平生幾端午,隨分作兒嬉。

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謝薖是上一首詩作者謝逸的堂弟,兩人俱有詩名。端午佳節的早上,悠閒地飲一杯健身驅邪的昌陽酒;孩子已經焦急地詢問何時能玩射團的遊戲,想要趕快品嚐美味的粉團與粽子;妻子則不緊不慢地讀起了杜甫的詩句。在這樣輕鬆愉快的節日裡,不願再去翻檢屈原不幸的生平故事,只想給家人都戴上祝福長壽的絲帶。一生中能有幾個端午節呢?放鬆一些陪孩子們嬉笑玩樂就是最好的了。

2、《午陰小飲》

[宋]袁說友

草樹澗邊青,人稀自掩扃。

陰沉端午水,晴映半天星。

倦枕敷橫榻,枯藜傍小亭。

誰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

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此詩第二聯寫初夏之景十分特出,水是森森夏木掩翳下“陰沉”的水,星是如明鏡之水面反射穿透密葉的陽光呈現的視覺效果,而“半天”之“星”光閃耀則是詩人午後小飲後,詩興與酒興融入眼前景象所激發的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詩人何以有此體驗?端午節的午後,無俗客盈門,有杯酒對影佐歡;無絲竹亂耳,有水木清華豁目;無雜念縈心,有橫榻倦枕堪眠。人生此刻,自當非醉非醒,亦醉亦醒,以留駐此難得清歡。

3、《甲子端陽日哭屈子》

[清]李柏

不喜田文生,但惜屈原死。

原生楚有國,原死楚滅祀。

秦王方按劍,楚子疏國士。

楚人壞方城,秦人渡漢水。

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端午節最易想到的古人無疑是屈原,從漢代開始,這一天就成了屈原專有的紀念日。本詩亦不例外,通過“原生”與“原死”、“秦王”與“楚子”、“楚人”與“秦人”的三組對比,表達了對這位楚國先賢深切的尊崇與同情。

4、《五月端午》

[明]黃淳耀

三年端午日,兩度客中過。

酒憶金陵美,山看彭澤多。

枕欹書斷續,囊久艾消磨。

莫笑鄉心勇,黃魚壓子鵝。

4首經典五言律詩,記憶中的端午,回不去的童趣

端午節飲食除了蒲酒、粽子外,各地還有自己的特產,比如江西流行吃燒鵝,嘉定人必吃黃魚等。從小吃慣的美味,是不容易忘卻的,對嘉定人黃淳耀來說,燒鵝是永遠不及黃魚的,一個“壓”字定格了兩者在其心目中的懸殊地位。我們無需為燒鵝鳴不平,假如換個江西人來評說,也許就“子鵝壓黃魚”了。所以鵝和魚之間的較量結果,只能表明詩人“鄉心勇”,與食物本身的優劣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