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幫派系列之京圈往事(純娛樂)


在看過留言後臨時起意決定開八的“幫派”系列。其實關於娛樂圈裡的各大勢力,個人一直以為大家是都瞭解的呢。沒想到卻還是有不少童鞋表示缺課、不明白, 所以接下來會簡單地把之前娛樂圈裡那些“圈子”,作為單ᇿ的一個版塊跟寶⻉們八一八。

很多寶⻉在看過“四旦雙冰”後,都一直在問,娛樂圈裡究竟有沒有出身清白、堂堂正正出圈的明星。雖然如今的娛樂圈各種黑幕秘聞層出不窮,可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一些德藝雙馨的老一輩藝術家確實多數都是憑藉自己的實力成名的。可隨著zi本入駐,讓娛樂圈這個本該是文藝工作者完成業務的圈子,變得跟名利掛鉤;身處其中的明星也越來越浮躁,到最後同流合汙、不能免俗。

而這種“zi本”干涉的現象,就是以“京圈”的核心——華姨的崛起開始興起的。90年代初,國內興起了港臺偶像的追星熱潮。看到商機的王氏兄弟,當時剛在國外賺到了第一桶金。在眼⻅著“四大天王”、“小⻁隊”等港臺藝人,為經紀公司、娛樂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後,二王兄弟便決定開創國人自己的“娛樂時代”。於是,當時更瞭解“廣告行業”的兄弟倆,在思慮再三後,決定從“電影”入手,成立影視公司。 “HY”,就這樣承載著兄弟倆的夢想,在94年正式成立了。

之後由於招納了小鋼炮作為旗下的主力導演,小鋼炮又通過拍攝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一炮成名,華姨也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也正是由於小鋼炮,導致如今很多人一提起京圈,總認為京圈就是華姨,其實這個概念完全弄混了。其實華姨只是京圈的一部分,後來因為華姨逐漸坐大,再加上其他京圈人物都不愛炒作,所以才給人了這種印象。

如果把京圈比作一個企業,那麼這個“京氏企業”有五位“元老”,分別是: “工程部經理”鄭xiao⻰,“業務部經理”王shuo,“管理部經理”葉da鷹,“財務部經理”葉jing, “文藝部部⻓”崔jian(由於與影視圈關係不大,今天就不說了)。

先說“財務部”的葉j。年紀小的寶⻉對於這位的名字,應該是不太瞭解的。不過,如果有看過《甲方乙方》的童鞋,要是扒爺說起“尤老闆”,或許就會想起電影中那個“吃膩了⻰蝦鮑⻥,被扔到農村體驗生活”的土豪老闆形象了。葉j雖然是四大元老中最低調的那位,卻是“實力”最牛的一位。不僅出身最高貴,身家也是最富有的那個(初期)。

葉j跟王朔是一起⻓大的發小,兩人還一起開過菜館。葉j雖然自己在影視圈發展得不算好,導演的幾部作品均沒能引起什麼大水花,但要說到他的“財務部”的“下屬”,大家應該都知道。沒錯,就是“一指禪”夫婦陳羽凡白百何。

濤哥(陳羽凡原名陳濤)雖然也是大院子弟,但由於年紀比四大元老小得多,所以早期並不是圈子裡的人。直到葉j要籌拍《與⻘春有關的日子》,以此來紀念自己身邊這群大院子弟的⻘春時,才找到了濤哥來出演。也是這部劇,讓濤哥認識了老婆白小姐。所以說,葉j還算是兩人的媒人呢。

當時的一眾京圈人,都迷徐靜蕾迷得不得了,覺得這個“大颯蜜”太漂亮了。葉j就是因為看過老徐後,決定要找一個跟老徐一樣漂亮的女孩來演。剛好當時的白小姐是關錦鵬旗下的藝人,關錦鵬跟葉j又是多年交情,知道葉導在找女主⻆,就把白小姐推薦過去了。結果葉j一看到白小姐,立刻就覺得她⻓得太像年輕時候的老徐了,二話不說拍板就是她了。

可白小姐自己清楚,戲結束後,自己照樣不屬於這個圈子,照樣紅不了。於是在瞭解到濤哥的背景後,白小姐便不顧當時的濤哥有女朋友的事實,奮力倒貼,哦不, 奮起直追濤哥。又是關心濤哥吃不慣劇組盒飯每天買午餐,又是大膽告白一副颯爽英姿的勁兒。當她終於拿下濤哥後,濤哥身邊的朋友其實都不看好。尤其是濤哥的⺟親, 直接“警告”濤哥今後少帶女孩子回家。

當然,之後白小姐成功懷了਀,一切就也水到渠成了。而且,就算是兩人的婚姻破滅了,可“京圈人抱團”的屬性,照樣還是能夠讓白小姐資源不斷。比如很欣賞白小姐的老徐,就在白小姐醜聞爆出後選擇力挺她。雖然扒爺認為,這份“力挺”的背後, 更多地應該是老徐故意想要“噁心”范冰冰的。誰讓當時胖冰正好是截胡了白小姐的“潘金蓮”呢,向來看胖冰不爽的老徐,別說白小姐有“京圈人”的身份了,估計就算她是個圈外人,也難保不會被老徐“捧”。

說完了“財務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同樣不太高調的“管理部”。

葉大鷹,同樣是一位名字不算耳熟的人物。可扒爺要是給大家舉出幾個新聞,相信寶⻉們就能恍然大悟了。對,就是那個之前曾經炮轟過《建軍大業》,還被部分粉絲質疑是“炒作想紅”的那位導演。可港真,葉大鷹人家確實有那個資格質疑電影啊。就像他發博說的一樣,電影劇本如果涉及歷史人物,那麼在拍攝前是要經過家屬同意的。而《建軍大業》這部電影中的將軍葉挺,正是葉大鷹的爺爺。

葉大鷹也是圈中᫾早接觸導演行業的人,而且他不光能導,還能“編”能“演”。之所以坊間一直對老徐的“才女”頭銜有所質疑,就是因為當年那部讓老徐聲名鵲起的“導演處女作”《我和爸爸》,其中就疑似有葉大鷹的功勞。要知道,這部電影裡葉大鷹雖然是作為男主參與的,可他是什麼身份?在老徐一個“新手”拍攝電影期間,他可能完全不插手麼?而且更可疑的是,自從老徐脫離開了葉大鷹這樣的京圈大咖後,後續拍攝的那些電影一部不如一部。這種質量上的斷層,更讓她那部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的《我和爸爸》,被懷疑並不是完全出自於她手的了。

而提起葉大鷹,除了疑似幫老徐當“槍手”之外,最著名的八卦就要數他跟梅婷的那段往事了。想當年,梅婷可是能讓⻰兒章子怡羨慕的人,就知道她的資源得好到什麼地步了。很多人都以為梅婷跟葉大鷹是在《紅色戀人》在一起的,其實從梅婷踏入影視圈起,就一直有葉大鷹在她身邊為其保駕護航。

94年,已經導演了電影處女作《大喘氣》的葉大鷹,決定拍攝電視劇《血色童心》。這時的梅婷根本就還不是北電的學生,而是一名在南京Jun區歌舞團的文藝bing。也正是因為這個身份,讓她在葉大鷹選演員的時候,因為長相大氣而被葉大鷹一眼相中。有了這次合作,當時還很懵懂的梅婷也在拍戲過程中對年⻓的葉大鷹由崇拜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雖然這部戲在當年造成了很大轟動,但後續的片約卻都因為梅婷的身份而被推掉了。但如此嚴格的管理下,梅婷卻能登上95年的春晚。這當然就可想而知,葉大鷹的背景有多厲害了。

也正是由於這次的拍戲經歷,讓梅婷對演員這個行業產生了興趣。在等了兩年後(隊裡不出證明考不了),她在面對隊裡的挽留時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役報考。並且終於在96年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還跟⻰兒一起組成了聞名校內外的“八朵金花”。都知道中電在當時可是根本不許新生外出拍戲的,可有著葉大鷹做靠山的梅婷卻根本不用理會那些規矩。不僅在入學第二年就主演了葉大鷹導演的第三部電影《紅色戀 人》,搭戲的還是當時萬千少女的偶像張國榮。就是因為這段經歷,所以才有了之後⻰兒章子怡在採訪中提起的那段往事:梅婷拿回來的張國榮的墨鏡,引起了所有女同學的羨慕嫉妒恨。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香港藝人想來內地拍戲根本就不像現在這樣容易,而是需要審核的。可葉大鷹卻輕易就讓張國榮過審了,所以他讓還是學生的梅婷出來拍戲那不是小菜一碟麼?!只不過,雖然這部電影讓梅婷獲獎無數,可學校也是要面子的。而年輕氣盛的梅婷,在面對老師的“碎碎念”後沒多久就受不了了,甚至一氣之下就選擇了退學,並開始了跟葉大鷹的同居生活。

可誰又能想到,葉導卻有個不為外人知道的“壞毛病”:家暴!當然,這件事也只是聽說,並沒有實質性證據了。據說,那時候的梅婷不顧葉導的已婚身份堅持跟對方住在一起後,沒想到葉導居然在喝多了以後經常動手。沒多久,不堪忍受的梅婷就選擇了分手(也有說是葉導另捧新人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經歷,所以梅婷才能在之後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演得如此傳神。

對於這份爆料的真假性,扒爺也不敢完全確定,畢竟年代已經過了太久了。可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梅婷早年的感情經歷也是夠慘的了。不僅經歷過這樣的痛苦,之後還遇上了花心渣男鄢頗(沒錯,就是後來因為李小冉被砍了的那位)。好在如今的梅婷,有了體貼的老公、圓ჿ的家庭,還有了“幸福肥”,也算是上天待她不薄了。

不過,葉大鷹在經歷過這些之後,導演事業也是走起了下坡路。不僅投拍的影視劇越發收視、反響平平,到後來居然還淪落到被新生代粉絲嘲笑的地步。這還真是一個“⻁落平陽”的悲慘故事呢~

娛樂圈之所以會發展到現在的局面,與zi本入駐有著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以華 姨、鋼炮等京圈人物為核心的團體的崛起,更是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之所以扒爺會把王朔比喻成“業務部經理”,相信很多對於這部分八卦有所瞭解的童鞋,應該都能心領神會。沒錯,鋼炮甚至是華姨能夠發展成一方勢力,與京圈的“精神領袖”——王朔的才華密不可分。

97年,《甲方乙方》創造了國內的票房神話,也開創了一個“賀歲電影”的新時 代。小鋼炮為華姨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也讓他成了國內一線大導。而這一切成就,即使不說是全靠王朔的好劇本也是差不多的。

在那個還沒有3D、電腦特效的時代,一個好的劇本對於影視劇來說簡直就是᯿中之᯿。所以,當年的編劇可不像現在,隨便就能被投資方手撕(對,比如說“香蜜”的鬧劇)。比如曾經享譽國際、如今跌落神壇的陳kai歌,當年讓他獲獎無數的電影《霸王別姬》的劇本雖說是著名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本身就算是高起點;但就像現在那些IP再創作一樣,並不是說一部小說拿過來就能拍成電影,而是需要編劇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導演的創作思想᯿新創作的。遇到好的編劇,那就是相得益彰;遇到不好的編劇,再牛的原創也照樣被改成爛片。《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 按照幫派劃分的話,他是跟老謀子一樣同屬於“⻄北幫”的。

出道開始,蘆葦就一直跟著王朔等京圈大腕身邊進行劇本創作。之後更是跟老謀子等⻄北幫班底合作、京圈演員(葛大爺),製作出了獲得“戛納電影節”國際獎項的經典電影——《活著》。有這樣牛的履歷,蘆葦的創作功底即使是放眼現在,也是圈子裡數一數二的。所以,這才誕生了那部他跟陳導合作的影壇經典——《霸王別姬》。可惜,陳導卻太過自大,在功成名就後總想著去炫耀自己的才華(然鵝他在編劇這方面的才華,是遠遠比不上導演天賦的)。

陳導自己擔當編劇的那些電影,比如史詩級大爛片《無極》,時隔多年都是網友的槽點。這類情況在其他導演身上也是能看到的,比如老謀子早年的那些經典電影, 要麼就是名家小說改編的,要麼就是有著名編劇親自操刀改編的,所以才能讓老謀子有了那麼多的優秀作品。比如,《紅高粱》的原作者是莫言,就是那位國內首位獲得了諾⻉爾文學獎的莫言;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作者是蘇童(國內著名作 家),而編劇可是大名鼎鼎的倪匡的兒子、周慧敏的老公倪震。一旦老謀子離開了這些大咖編劇,像陳大導演一樣選擇自己親自上陣的時候,出來的效果就再也不復當年的光輝榮耀了。

所以,以前人們常說京圈有多厲害,並不是指京圈有什麼神秘力量,而是指京圈的“劇本”即編劇牛掰!這也是為什麼“首富”⻢爸爸當初拼了命地想要拉攏京圈的原因。

因為技術他們花錢可以買到,導演也可以高薪酬請到,可唯ᇿ“好劇本”,是他們用錢打動不了京圈那些大編劇的。畢竟像王朔、趙寶剛這些往日的“高gan子弟”,人家早就要權有權、要錢有錢了。

瞭解了編劇之於影視行業的᯿要意義,再回過頭來看顯得吊兒郎當的大作家王朔, 為什麼能讓那些如華姨二王的zi本心甘情願地低頭,是不是就能夠理解了?

王朔跟另外三位“元老”一樣,都是大院裡⻓大的孩子。說他是京圈的“核心”,是因為基本每一個京圈元老級的人物,都跟王朔有交情。除了前幾天扒爺在老徐那篇文章裡講過的她跟王朔之間的感情史,王朔身邊另一位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小鋼炮了。

有了小崔今年這一“鬧”,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了,懟觀眾懟的犀利狂傲的馮小剛, 早年在王朔那些京圈大腕面前,就是個小嘍羅。雖然之後王朔幫鋼炮尬洗,替他澄清他並不是受自己影響的。可真正瞭解過這段過往的人都清楚,馮小剛能夠發跡,完全是靠著抱住了王朔的大腿才有了今天。

遙想當年,出身於普通的離異家庭的鋼炮,在高中畢業後便進了部dui。之後由於他的美術功底比᫾好,在隊裡得到了賞識經常籌備一些文藝晚會(其實多數是打打下手)。轉業後,馮小剛進入了影視圈擔任美工師,而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四元老”之一的“工程部經理”鄭曉⻰。

如果說王朔是“精神領袖”,那麼鄭曉⻰就是把這些人推進影視行業的“引路人”。早在80年代,鄭曉⻰就已經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主任了,鋼炮就是85年被他招進中心黨美工的。而在這時期,馮小剛的“溜鬚拍⻢”就開始顯露出來了。

深知沒有實力、沒有背景的自己,想在人才輩出的京圈出人頭地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鋼炮沒有一天不在想該如何上位的。就是在這時期,馮小剛通過接觸鄭曉⻰瞭解到了王朔的存在,並深深為王朔的才華而著迷。這裡有很多人說,馮小剛當初接近王朔就是為了上位這一點,確實是有失公允的;因為他是真的崇拜王朔的才華,並且也非常羨慕王朔的經歷、嚮往他們⻘春時代的生活。於是馮小剛略經盤算,就計劃好了自己的上位計劃:每天都跟鄭曉⻰誇王朔!藉機接近王朔並融入圈子中去!

這一點在之前還曾經有人總結過說,馮小剛之所以手段高明,就在於他擅⻓觀察人心,知道當著一個人的面拍⻢屁,難免會被對方識破;可要是故意在這個人的身邊人面前去誇,那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zqsg、仗義敢言的形象了。果然,鄭曉⻰看馮小剛如此熱誠,就試探馮小剛:你既然這麼崇拜他,我帶你認識一下吧!

這要是換成普通人,可能多半就當場表現出欣喜了。可馮小剛是誰啊,他明白對付像鄭曉⻰他們這幫狂人時,不能完全表現出崇拜另一個人的樣子。於是馮小剛就又恭維了鄭曉⻰一番,甚至還不忘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忠心,這才讓鄭曉⻰“放鬆了警 惕”。

果然,沒多久,鄭曉⻰就帶馮小剛去⻅了王朔了。原本王朔對馮小剛這種出身的小人物是根本瞧不上的,可沒想到馮小剛“拍⻢屁”都能拍得與眾不同:他居然把王朔的小說倒背如流,還專⻔把其中的一些他覺得寫的精妙的句子挑出來,請教王朔是怎麼才能寫出來的!

港真,換做是誰⻅到一個如此真誠的狂熱崇拜自己,即使嘴上不說、心裡也都是能夠樂開花的吧?(覺得誇張的寶⻉,可以去看看馮小剛早年恭維王朔的那些採訪,比如他說自己⻅到王朔的第一句話就是:抬頭望⻅北斗星!)

就這樣,馮小剛竟然真就通過自己的⻢屁慢慢跟王朔接觸起來。可僅僅是“相 熟”,那可不是“心比天高”的馮小剛想要的。他要的,是出人頭地,是一人之下!但對於王朔那些大院成⻓起來的高gan子弟來說,馮小剛的出身終究是不被認可的。即使平日裡再怎麼聚在一起,中間也是隔了一層“血統”的隔膜的。

馮小剛倒也不著急,就只潛心在這樣的處境中,靜靜等待著機會。終於,到了91 年,鄭曉⻰的單位籌拍《編輯部的故事》。早早就吩咐了王朔、⻢未都等京圈編劇大腕寫好的劇本,卻在幾次送審的過程中不⻅了!要知道,除了終日“遊手好閒”懶得進班子的王朔之外,像⻢未都等其他編劇都是有正式單位和其他工作的。所以這個任務就被鄭曉⻰交給了王朔,囑咐他務必要再寫一份。王朔正糟心慪氣的時候,還在劇組打雜的馮小剛眼⻅自己的偶像發愁,便提出自己願意幫他分擔,跟他一起完成劇本。王朔一合計,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了,於是也只好跟馮小剛一起寫了。寫的過程中, 王朔卻發現馮小剛的思路不僅完全跟自己之前的想法一樣,不少措辭、情節也總是跟他心有靈犀、不謀而合。沒多久,越寫越順的馮小剛和王朔就完成了第二版劇本。這部劇不僅成了經典,更讓馮小剛搖身一變,從“打雜的”慢慢受到王朔的᯿用。

結果,等到劇快要播完的時候,馮小剛突然告訴王朔劇本找到了(其實當時能夠接觸到劇本的人並不多,馮小剛是很有嫌疑的。後來他之所以把“失物”交出來,據說是因為王朔等人故意“詐”他,假意說要去jing局報案。當然,即使大家心知肚明是馮小剛拿的,對於王朔那些“大文豪”來說,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反倒還挺喜歡馮小剛的小聰明的)。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像王朔這樣不在乎名利所以懶得追究的,早在馮小剛當編劇跟王朔一起᯿寫劇本的時候,就有很多懷疑馮小剛偷劇本的人反對編劇中掛馮小剛名字的(畢竟,馮小剛等於就是把之前的劇本背寫一遍而已,那些原作者當然不甘心了)。

可馮小剛仗著別人都抽不開身,居然拿捏起來,表示要是沒有自己他就不寫了。這當然讓王朔受不了了,他那個“頑主”要不是馮小剛負責主要的動筆(他偶爾檢查一下),新劇本要是指望著他,根本就寫不完了。最後大家也是衝著王朔的面子,才勉強同意了馮小剛的。包括之後拍攝《北京人在紐約》的時候,也有很多京圈人反對馮小剛參與導演,最後也是因為王朔喜歡馮小剛,最後才說服了其他人的。

至於王朔為什麼喜歡馮小剛的原因,扒爺覺得除了是因為馮小剛對他的崇拜之外, 也是因為王朔不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需要馮小剛這樣世俗的人在身邊。就像感情、生活裡,有王朔的“老媽子”前妻照顧他,後來甚至還有“包養他”的老徐一樣。在工作 中,同樣需要馮小剛這樣一個俗人幫他把作品推廣出去。畢竟,王朔的那些作品,多數都是過不了審的。

想把王朔的小說改編成主流認可、觀眾喜歡的電影,其實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必須是既要了解王朔、明白他的思想的,同時還是要知道主流標準的人。所以,強烈渴望自己能夠被主流認可的馮小剛,當然就是他的不二人選了。

隨著馮小剛越來越得到圈子裡的認可,他也在此期間圍起了自己的人脈。同屬京圈的大編劇劉震雲(沒錯,就是被小崔diss的那位)就是他在這時期認識的。為什麼說王朔是“靈魂”,因為如今的那些大咖大腕,基本都是早年在京圈人拍攝王朔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時期認識的。比如,被“威脅”著拍攝了《編輯部的故事》的葛大爺,就是在拍攝時跟王朔和馮小剛他們混熟的;之後,葛大爺又因為合作跟道明叔成了好友, 並且把道明叔引薦進來。而馮小剛拉攏了劉震雲和葛大爺後,又拉來了二王投資,二王通過買賣版權也結交了王朔。

循環往復,最後一個引薦一個,一個帶一個入圈,大家有錢一起賺,有人脈一起認識,慢慢地,就有了之後抱團排外的京圈了。可所有事情都有例外,京圈也未必就能永遠抱團,尤其是在涉及到的利益越來越複雜的時候,就難免出現糾紛了。

這,就要說到“工程部經理”鄭曉⻰“部⻔”下屬的趙寶剛這一支線了。趙寶剛這些年來一直工作在前線,甚至在其他人都轉戰到賺錢更快的電影圈時,他也依然堅守在電視劇圈子裡。趙寶剛是所有“部⻔”成員中,最早接觸導演這一行的。

90年開始,在鄭曉⻰旗下一直受到᯿用的趙寶剛就在當年那部大熱劇《渴望》中, 擔當了執行導演。到了之後的《編輯部的日子》,也是總導演。就連馮小剛後來都曾難得謙虛地說,自己當年在劇組的時候,在趙寶剛身上偷師不少。


到了90年代末,趙寶剛開始自起爐灶,也是在這時,他認識了他的老搭檔——海巖。兩人合作的第一部劇,就是火遍全國的《一場⻛花雪月的事》(王朔通過關係, 推薦了老徐當女主⻆;不過老徐也確實得到了海巖的認可)。緊隨其後的《永不瞑目》更是直接讓兩人的電視劇事業達到巔峰。如今人們常說“京圈捧誰誰火”,其實按照當時以電視劇為主的國內影視行業來說,這誇的就是以鄭曉⻰為首的趙寶剛這一派人的電視劇。比如前幾天扒爺還說過的巖男郎陸毅,包括很多日後的一線演員如陳坤、袁立等等,都是出演過趙寶剛那些劇之後慢慢上升成為一線的。

海巖雖然跟王朔他們以前沒在一個圈子,可海巖也是根正苗紅的大院子弟。而且, 早在8幾年的時候,在趙寶剛還在鄭曉⻰手下當副導演兼場記、馮小剛還是打雜的時候,海巖就已經是領導了(劇方代表)了。看兩人彼此回憶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明顯是海巖對趙寶剛的印象更好,而且海巖貌似很看᯿男人的“臉”啊~ 你們懂的)。

如今人們每次提起趙寶剛和海巖,總要說這二位的“愛好”非比尋常,貌似那些旗下᯿用過的男藝人,總是能傳出些桃色緋聞。可實際上,有一點大家是要知道的,趙寶剛早在跟海巖合作的時候,就已經娶妻生子了!而且他之前跟身居高位的鄭曉⻰在一起,也從來沒傳出過任何緋聞。

其實啊,看一下海巖言談之間流露出的對趙寶剛的欣賞就知道,兩人的關係與其說是哥們間的合作,不如說更像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討好”。比如,海巖初⻅趙寶剛, 就覺得趙寶剛很好看、不像工作人員像演員;比如,海巖在之後跟鄭曉⻰談合作的時候,在鄭曉⻰提出可以在自己、馮小剛、趙寶剛中挑一個人合作時,海巖毫不猶豫地挑了他覺得更帥的趙寶剛(畢竟,馮小剛的⻓相估計很難有徐帆之外的人能夠欣賞 了);比如,海巖在選演員的時候,之所以願意選陸毅和老徐,是因為老徐⻓得像趙寶剛老婆、陸yi像趙寶剛,這樣安排好趙寶剛一定會“很高興”;比如,當後來趙寶剛因為賺不到錢跟海巖絕交的時候(畢竟,趙寶剛遲遲不願“屈服”,海巖也沒那麼多時間可浪費;當不成情人就當商人咯~),海巖在面對趙寶剛說的“೾不到錢,絕交後”,依然要跟媒體強調自己跟趙寶剛的關係依然很好。要知道,之後在面對那些解約的巖男郎時,海巖可是從來沒如此溫柔過的。

所以,海巖早年對於趙寶剛的情感,應該就是你們心裡認為的那一種了;可惜趙寶剛卻一直接受不了,所以最後終於分道揚鑣的。而且,坊間關於趙寶剛“鈣”本質的爆料,其實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都是在他跟海巖合作期間傳出來的。等到後期兩人不再合作時,反而就變成“女明星”的花邊緋聞了。

種種跡象都表明:趙寶剛應該是直男,最差也只是“雙”;至於海巖,才是不折不扣地“同性愛好者”~趙寶剛只是因為跟海巖的合作,才受到了連累。所以,記住這一點,大家今後再分析房間一些傳聞時,就可以當作“解題公式”帶入了:比如,那些傳聞中是趙寶剛和海巖“共享玩物”的男郎,其實就可以把趙寶剛剔除在外;要不然,為什麼前幾天說過的,像之前被坑了的印小天,在“交惡”多年後,趙寶剛仍然願意原諒他;他也願意跟趙寶剛低頭認錯。假如換成了有“潛在關係”的海巖,印小天那麼低情商的直男,怕就不是這種結果咯~

純屬娛樂!

娛樂圈幫派系列之京圈往事(純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