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特朗普炮轟後,美媒發文揭露白宮抗疫“失敗的背後”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魏輝 柳玉鵬】繼“甩鍋”世衛組織、指責“美國之音”“為中國做宣傳”後,白宮將矛頭指向又一個靶子——《紐約時報》。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激烈指責該報“將新冠病毒的源頭追溯到歐洲,而不是中國”。日前,《紐約時報》援引多名醫學專家的研究報告稱,紐約地區的病毒“主要是歐洲旅行者帶來的,而不是來自亞洲”。這引起一直誇耀自己“很早就對中國實施旅行禁令”的特朗普的強烈不滿。《紐約時報》也不示弱,當天刊髮長文,通過大量內幕披露和詳細的時間線佐證特朗普政府“應對新冠病毒的失敗”。兩者激烈互撕的同一天,美國迎來一個“可怕的里程碑”——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2萬,美國超過意大利成為累計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美國50個州全部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華盛頓郵報》感嘆道,意大利的局面現在已有所緩和,而美國仍處於疫情曲線的“爬坡”階段,新增病例幾乎每天都在上升。

遭受特朗普辱罵的《紐約時報》不甘示弱,11日發表長篇深度報道,題為“他本可以預見會發生什麼:特朗普在病毒上失敗的背後”。文章仔細梳理了白宮在應對疫情上錯失的時間線,其中早期的關鍵點包括:1.負責追蹤流行病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在1月初收到情報報告,預測病毒將蔓延到美國,並在幾周內提出了讓美國人留在家裡不上班、關閉芝加哥等城市的選項,特朗普直到3月才採取這些措施。2.儘管如今特朗普否認,但當時確有人告訴他,他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在1月29日提交的一份備忘錄中,詳細列出了病毒大流行的潛在風險:多達50萬人死亡,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3.1月30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紮在電話交談中直接警告特朗普,說可能會暴發大流行,這是他兩週內第二次就該病毒向總統發出警告,特朗普回應稱,阿扎是在危言聳聽……

報道還披露了一些內幕。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頂級應災官員羅伯特·卡德萊克2月21日召集白宮新冠病毒工作組會議,會上工作組對疫情蔓延進行推演,預測疫情將造成1.1億人感染,770萬人入院,58.6萬人死亡。工作組的結論是,儘管可能衝擊國民經濟,對億萬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但仍應強力實施“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不過,直到3個多星期後特朗普才於3月16日下令實施“保持社交距離”措施。

此後,美國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森尼爾在2月25日向公眾作出比以往都嚴重的預警,並呼籲企業、學校和社區為可能出現的疫情暴發做好準備。但是特朗普2月26日從印度訪問歸來後,對此感到非常憤怒。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只好親自出面滅火,稱梅森尼爾的那番話是口誤。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當天晚些時候作出完全相反的預測,他說:“情況已得到控制。我不會說無懈可擊,但相當接近無懈可擊。”

《紐約時報》日前還刊發題為“特朗普還有人性嗎”的評論文章,指責特朗普在成千上萬美國人死去之際仍在“洋洋得意地吹噓”。除了一些新的內幕,《紐約時報》披露的時間線與《華盛頓郵報》本月4日發表的題為“當冠狀病毒肆虐時,美國陷入了否認和功能失調困境”的長篇調查基本一致,後者的報道當時細數了被美國政府浪費的70天。

美聯社12日也發佈類似調查,揭露特朗普政府是如何忽視警告,最終導致疫情在全美大暴發的。文章提到,除了早期受彈劾案拖累,特朗普一直不願承認疫情嚴重性的重要原因是擔心衝擊經濟——這是他認為自己能否成功連任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