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前兩天收到順午老師的信息,《母親的廚房》獲西北電力職工徵文散文類獎項,並編入中國電力出版社《夢想榮光》作品集。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看著通知,眼淚控制不住奪眶而出。

一路走來,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以及環境,形成的過程好像打翻的調料瓶,五味雜陳,唯有自知。

回想最初只是一次普通的投稿,自己並沒有將這篇文章放入參賽範圍內,但是文章卻傾注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是順午老師在閱讀後,給我提了建議,讓我在原稿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後,可參加徵文大賽。自5月8日至7月20日終稿期間,經過老師不斷的耐心指導,共修改五次。在這些修改中,不乏一次只改一句話的情況,在老師的精益求精中,由最初的1747字的內容增加到2615字。

至今還記得,最後的終稿是在外地,坐在搖晃的大巴車上完成的。

有同事說,希望你成為哈密公司的楊梅瑩。楊梅瑩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力,而我終將只能欽佩卻永遠都成為不了她,輟筆多年,再次提筆只要寫好自己的文字就好。

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

依然記得最早和建軍學習攝影,至今,仍然是略知皮毛,多年來止步不前。也是賦有才華的建軍介紹我認識了順午老師,和順午老師兩、個多小時的短暫交流中,卻讓我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人生旅程。並且在這之後不乏兩位老師在攝影和文學創作方面給予地探討和指導,並受益終生。

一個人,身邊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一個人身邊有多少良師益友,就會有多少不去後悔走過的路。

在這條路上,我們照見自己,然後彼此照見。

週末,旭和寧約我吃飯,一個是有著卓越商業頭腦的成功女企業家,一個是敢於走南創北打拼生活的佛系女,兩個獨立自主的女人有著獨立的思想。

我們仨兒面對熬著的火鍋湯,更多的,會聊到生活中的失去和擁有……

浩在朋友圈發文《假如明國也有朋友圈》,旭點贊,我留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希望我們即是好看的皮囊,也能成為有趣的靈魂。

文近期反覆閱讀《曾國藩家書》,他希望我也讀讀,告訴我說:“ 我近期長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在為人方面透過他給弟弟們字裡行間的指點中,我總結了一下,他是“有重點的面面俱到”,它的“重點”是比他強或者相當的人 ,在他的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個所處的環境,他都能通過同鄉、同學、同事等各種渠道結交各行各業、各地的精英,更為重要的和他們有精神上、思想上的定期交流溝通,而不是簡單的攀附,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自己也是一座獨立的山峰。”

我回復:“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有一場很好的約定,因為每個人,不同的束縛和不得已,讓我們與果洛失之交臂,或許正如所說,一切隨緣。細細想來,應該是我們與它的緣分還有著距離 ,就像馮唐說:接受甚至欣賞失去和不完美是某種接近終極的修煉,就在內心開始修煉起來:“留得殘荷聽雨聲”,殘花敗柳完勝花紅柳綠;“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衣服上的破損就是時間的痕跡和閱世的見識。

面對清晨6點的果洛,有一種震撼人心、肅穆的美。待到山花盛開,一切會隨緣而來。

時間像沙漏,給我們留下了優秀的人,幫助我們在路上思考、沉澱,成為彼此靈魂的那個擺渡人。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願我們獨立、謙遜、理性,這樣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